爲了削弱中國太空競爭優勢,美國推日本宇航員成爲第二個登月國

花開四季呀 2024-05-05 15:40:29

在最近的報道中,4月上旬,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訪問華盛頓,並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雙方就一系列合作議題達成一致,特別是在太空探索領域的合作。簡言之,目標是實現日本宇航員登月的壯舉。拜登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美國將在未來的月球任務中包括兩名日本宇航員,希望其中一人能成爲首位登月的非美國宇航員。岸田對此表示歡迎,並強調日本與美國在太空合作上擁有深厚的曆史基礎,日本已爲月球車研發及新材料和定位系統的開發提供資助。

此計劃實際上早在2022年就已提出。當時,有媒體對日本在載人航天領域的能力提出了疑問。在這種背景下,美國承擔主導角色,不同之處在于參與者的國籍。美國的阿波羅計劃和中國的月球探索計劃幾乎同時進行,但在特朗普政府期間,美國卻決定提前實施登月計劃,計劃推遲至2025年。顯然,美國在與中國競爭登月先機,雖然早在上個世紀已成功登月,但此次美國不願落後于中國。

《南華早報》于4月27日報導,美國領導的日本登月計劃,出于戰略考慮,旨在讓日本宇航員先于中國踏足月球,從而在這場“宣傳戰”中取勝。日本學者Suzuki指出,美國擔心中國成爲第二個登月的國家,這將增強中國人的太空自豪感,使他們感到與美國平起平坐。因此,美國意在打擊中國宇航員的士氣。盡管如此,Suzuki對日本在此計劃中的角色表示高度評價,認爲這是美日合作的成果。

分析家指出,日本獨自登月幾乎不可能,他們至少還需要20年的時間才能實施載人航天。美國急于提前實施計劃,並包含日本宇航員,很可能是意圖將中國置于“第三個登月國家”的位置,以此遏制中國的宣傳影響。然而,這種做法並不足以說明日本具備登月能力,這種行爲更多是出于對中國“自豪感”的打擊,這種策略令人困惑。

美國媒體對該計劃的實現持保留態度。近兩年,美國的月球研究處于停滯狀態,NASA宣布阿耳忒彌斯2號載人登月計劃將推遲到2025年,其它載人航天計劃也將推遲到2026年。評論人士指出,美國在分析中國心態時越來越傾向于采用極端和荒謬的視角,顯得缺乏自信。如果美國在登月競賽中輸給中國,那麽美國的宣傳將成爲笑柄,無需誇大其詞。

隨著全球太空競賽的再次升溫,美國與日本的合作顯得尤爲關鍵。此次合作不僅是技術層面的互補,更是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的戰略布局。盡管面臨諸多挑戰和批評,兩國似乎都明白,太空探索不僅關乎科技的邊界擴展,也關乎國家榮譽與地位的象征。

在全球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積極推進自己的太空計劃之際,美日聯手顯然有著深遠的意圖。除了技術上的合作,美國還在尋求通過這種高調的國際合作來重新確立其在太空探索領域的領導地位。此外,美國也在試圖通過增加盟友,尤其是像日本這樣的技術先進國家,來構建一個更廣泛的國際太空合作網絡,這不僅能提升任務的成功率,也有助于共享高昂的太空探索成本。

對日本而言,雖然短期內可能無法獨立完成載人登月任務,但通過與美國的合作,日本能夠借此機會提升自身的航天技術和國際地位。更重要的是,這種合作能夠爲日本帶來技術的積累和人才的培養,爲未來的獨立太空任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同時,這種合作也引來了其它國家的關注。歐洲航天局(ESA)及俄羅斯也表達了與美日合作的興趣,意圖在月球探索等項目中發揮角色。這種國際合作模式可能預示著未來太空探索的新趨勢,即多國合作成爲常態,共同應對太空探索中的技術挑戰和高風險投資。

然而,這種廣泛的國際合作並不意味著挑戰的消失。技術標准的統一、合作中的資金分配、任務規劃的一致性等問題仍需各國智慧和談判的藝術來解決。每個國家都需要平衡自身的國家利益與國際合作的需求,這在太空領域尤爲複雜和敏感。

總之,隨著美國和日本等國加速推進月球和其他太空探索計劃,未來的太空競賽將更多地體現爲技術合作與國際策略的雙重比賽。太空不再僅是科學家的夢想,更成爲國家間競爭與合作的新前線。

0 阅读:374
评论列表
  • 2024-05-05 17:27

    中國按照自己的腳步前進,就算是日本第二個上月球又怎樣呢?也不見得是削弱中國優勢吧。

  • 2024-05-06 11:05

    沒工夫理你,咖喱三的一百零四星還晾一邊呢。

  • 2024-05-05 16:47

    目前老美選的登月人都是外籍的,沒一個是美籍本土人,說明老美心虛,先拿別人做試驗[笑著哭]

  • 2024-05-05 16:34

    腳盆雞靠的是黴鬼的技術,而我大中華是靠自己的技術!!哪是腳盆雞能比擬的!

  • 2024-05-05 16:55

    中國登月的本質是衛星探測,黴國是花日本的錢給自己裝逼[笑著哭]

  • 2024-05-05 18:41

    這是要小日子上供啊[笑著哭]

花開四季呀

簡介:資深自媒體運營,感覺您的關注與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