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希望中國“武統”台灣的兩個國家:一個大國,一個“小國”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4-05-08 03:13:34

近幾年,以美國爲首的國家,多次在台灣問題上“鬧事”,不斷向台灣兜售過一些武器裝備,變相支持台獨勢力,讓我們頭痛不已。

雖然美國這麽作妖,卻不敢和中國開戰,同樣也不願意看到中國“武統”台灣,對中國的統一是抱著“能拖一天是一天”的態度。

但也不是所有國家都和美國一樣,還是有兩個國家希望中國“武統”的。他們分別是俄羅斯和

日本。

他們爲什麽這麽想?又能從中獲得什麽好處呢?

文本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文章部分細節存在藝術加工請注意甄別

«——【·俄國的“小心思”·】——»

每每想起俄羅斯這個曾經的超級大國,總會浮現出一幕幕讓人難忘的畫面。

那遊蕩在北國雪原上的鋼鐵洪流,無論是在二戰中抗擊納粹,還是後來同西方國家的冷戰對峙,都曾令世界無不恐懼,是名副其實的紅色巨人。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俄羅斯早已經不複當年的強大。自從2022年2月24日對烏克蘭發動了“特別軍事行動”,導致俄烏之間爆發戰爭以來,俄羅斯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內憂外患的境地。

一方面,美國和北約國家對俄羅斯實施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制裁,導致俄羅斯經濟直線下滑;另一方面,烏克蘭的頑強抵抗也讓俄羅斯付出了不輕的代價。

雖然俄羅斯在這之中獲得了更多的優勢,但也無暇顧及其他地區局勢了。正是在這樣一個節骨眼上,一向支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俄羅斯,開始暗暗期盼中國能夠武統台灣。

因爲一旦台海局勢升級,美國和西方國家將不得不把主要注意力轉移到亞太地區,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它們在歐洲事務上對俄羅斯的壓力。

更有分析人士認爲,如果台海一旦爆發戰爭,中美兩個超級大國對壘在所難免,這很可能會引發一場新的冷戰格局。屆時作爲中國最重要的盟友,俄羅斯必然成爲這場新冷戰的主要博弈方之一,在未來的較量中獲益匪淺。

同時,台海戰事一旦白熱化,全世界的目光都將集中在那裏,這必將大大分散國際社會對俄烏戰爭的關注度,這一點在巴以沖突之後的當下也得到了佐證。對于陷入膠著狀態的俄軍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喘息機會,能讓他們在烏克蘭戰場上更加輕松。

因此,不難理解爲什麽俄羅斯會希望中國可以盡快出手武統台灣。一旦台海戰雲密布,美西方國家就會被這個"世紀舞台"所吸引,而俄羅斯也能在未來的新冷戰格局中分得一杯羹。

俄羅斯的戰略部署也已經爲此做好了准備。近幾年,俄軍艦隊就曾多次現身公海,和中國組織海上聯合軍演,向美日台三方釋放出一個明確信號:只要中國需要,他們隨時可以武力介入台海局勢。

這些戰略展示無疑是俄方已爲即將到來的台海沖突蓄勢待發的最好注腳。從這些細節來看,俄羅斯對于中國武統台灣的期望就不難窺見了。

它希望借助台海局勢的惡化來轉移國際視線,爲俄軍在烏克蘭戰場創造喘息空間;它也希望抓住中美對壘的契機重新卷土重來,在新的冷戰格局中東山再起。

而作爲中國最重要的大國夥伴,俄羅斯自然希望中方能夠狠狠地掃蕩一番,削弱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從實質上打擊美國的霸權主義。

«——【·日本的“野心”·】——»

在期盼中國武統台灣的國家中,除了俄羅斯這個受益匪淺的大國外,還有一個"小國"同樣暗藏著不可告人的野心——日本。

作爲上世紀曾經的東亞霸主,日本對于重振昔日輝煌的欲望從未停止過,只不過這一次,他們將希望寄托在了台海沖突之上。因爲只要一旦台海戰火陷入白熱化,日本就能很好地利用這個機會來推進其軍國主義的複興大業。

長期以來,日本政府一直跟隨美西方的腳步,在國內外大肆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論”,其用意就是爲了制造出有利于修改和平憲法、解除軍事力量限制的輿論環境。

如果台海真的爆發戰爭,日本就能借機推行所謂“有事自衛權”,重振曾經作爲正常國家應有的軍事力量。屆時,長期束縛日本軍隊的和平憲法條款將可能被徹底廢除,我們將看到一支新的日本軍隊再次出現在東亞地區。

除了軍事上的野心,日本推行擴軍的另一個原因則是爲了加大軍費開支。在最新的《防衛白皮書》中,日方公然將軍費開支的目標提高到占GDP 2%以上的水平,而且不僅將矛頭對准中國,甚至還將俄羅斯列爲潛在的軍事威脅對象。

從這一系列動作來看,日本極有可能借助台海戰爭的爆發,大肆增加軍費開支、擴充軍隊規模,爲其漸進式的恢複日本軍隊的實力,更有可能致使軍國主義複活。

日本政府暗渴望台海戰爭的另一重大原因,還在于它有插手這一地緣戰略要沖的經濟企圖。作爲曾經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對外貿易高度依賴台灣海峽這一海上通道。

據統計,日本進出口物資中有高達75%要經過台灣海峽運輸,台灣海峽及周邊的海域,一直是日本向南亞及附近出口的捷徑,在如今日元貶值的現狀下,這種需求比以往更甚。

而一旦台海爆發戰爭,日本就將獲得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借機插手並試圖控制這一重要的海運通道。屆時,日本將可能以“確保航行安全”爲由,派遣海上自衛隊的驅逐艦和護衛艦在當地海域巡邏,對通過台灣海峽的貨物和船只實施檢查、管制。

更有甚者,如果台海戰爭能夠重創中國的工業體系和經濟實力,日本肯定不會放過乘虛而入的良機。屆時,其試圖再次掌控華東地區的港口、碼頭等經濟命脈,藉此影響甚至主導亞太地區事務的走向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可以說,日本之所以如此渴望中國武統台灣,完全是出于推進軍隊正常化、控制經貿命脈的私心。在這個“機遇”面前,日本政府對未來的發展路徑是心懷非分之想的。

對于東亞這片充滿戰火硝煙的熱土而言,這種野心或許並不新鮮。然而令人擔憂的是,如果武統戰爭真的遲遲不能結束,在內外壓力的雙重夾擊下,日本複興軍國主義的危險或許就會成爲現實。

«——【·中國的定力·】——»

各國都有著自己的小九九,我們自然也看在眼中,不會給敵對勢力一點甜頭。當代中國正身處一個前所未有的曆史關頭,在民族複興的壯闊征程上,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已成爲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對于台海統一這個沉甸甸的國家大計,中國政府的立場始終如一、原則堅定。多年來,中國奉行“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政策基調從未動搖,對台工作注重漸進、穩妥、有序的原則,將和平統一作爲重要方針。

在中國政府看來,武力對峙從來都不是解決台海問題的首選。相比之下,和平談判才是實現國家統一的不二法門,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智慧所在。

習近平主席曾多次重申,“兩岸同胞都是養育于祖國江河的血脈相連的骨肉兄弟”,只有和平統一,才能避免發生同胞相殘的悲劇。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在台灣省島內的當局卻一而再、再而三地挑釁中國大陸,公然鼓吹“台獨”言論,漠視台灣同胞渴望統一的意願,對統一大業予以百般阻撓。連年來,美國也在台海問題上一而再、再而三地插手幹涉,妄圖從中漁利。

面對這一複雜嚴峻的形勢,中國政府也清醒地認識到,台海統一鬥爭決不會一帆風頃。在因應錯綜複雜的局勢時,中國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和足夠的定力,有可能不得不做出一些艱難抉擇。

盡管武力統一的代價確實高昂、風險有損國家利益和民生福祉,但當面對台灣分裂分子的不斷挑釁、外部勢力長期幹預時,保留武統選項也是中國政府應對的有限度選擇。中國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企圖阻撓中國統一的行徑都必將受到有力的還擊。

我們完全有信心、有決心、有能力實現國家完全統一的莊嚴承諾。誰也阻擋不了中華民族實現偉大複興的腳步。即使步履維艱,中國也一定會沿著和平統一的道路堅定前行,直至奪取台海統一鬥爭的徹底勝利。

中國不是好戰的民族,但任何企圖遏阻祖國統一進程的勢力,都將受到無情打擊。中國政府所珍視的,不僅是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更是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和根本福祉。因此,只要台灣不放棄“台獨”禍端,武力選項就始終被擺在那裏。

無論台海風雲如何變幻,無論遇到任何艱難險阻,實現國家統一的曆史責任都必將不移不渝地落到實處。只要民族大義還在,中國就必將滾滾向前,繼續前行。

參考文獻

8 阅读:9830

朝史暮今天下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