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正:公衆號原創文的下限字數不是1個字,而是0個字

養貓人 2024-04-24 12:59:37

本文的兩篇前文分別是:

20240410:《公衆號的革新和掙紮:取消了原創最低300字限制,甚至1個字都能標原創了》;

20240415:《幾乎無人知道的公衆號平台新規:1個字就可標原創,10個字及以上受原創保護》。

本文是上述兩篇文章的續集,是該系列的(3)。在前文(1)裏,主要談的是我的一個最近發現:微信的公衆號平台從2024年4月開始取消了原創文最低300字的限制,甚至1個字都可以標原創了。在前文(2)裏,談的是我對這個發現的進一步發現:雖然1個字都可以標成原創文,但是需要10個及以上的字數才受公衆號平台的原創保護。本文作爲該系列的第3篇,則是要糾正上述兩篇文章中的一個小錯誤:現在公衆號原創文的下限字數不是1個字,而是0個字。我之前沒有想到公衆號平台已經降到連這個下線都沒有了,默認爲一篇文章的最少字數是1個字。事實上,以前在公衆號發文時,沒有文字的文章是發不出去的:即使你貼了很多照片、視頻,也仍然需要寫幾個字——至少1個字,不然系統默認爲這不是一篇文章,不會讓你發出去的。而當我突然想到公衆號平台是否連這個下線也取消了的時候,當即就做了一個試驗,發現真的是:一篇0文字0圖片0視頻的0內容“文章”也可以在公衆號平台上標爲“原創文”發送出去,如圖。

至此,公衆號“原創文”的下限終于已經降低到沒有“下線”了。曾經耀武揚威傲視互聯網所有平台的公衆號平台如今已經卑微到土裏了。如上述前文裏所提到的,公衆號最近一段時間做出的一系列調整,比如包括:1)由一個號一日只能發一次文調整到一日發文次數不限;2)由私域向公域轉型,引入智能推送機制;3)降低原創文的標准,從最低300字降低到0個字;4)文章底部重新增加了“關注、分享”功能。等等。做出的這些調整,都是源于對公衆號流量流失的焦慮。公衆號流量的大幅流失,一方面是時代變化的客觀性導致。互聯網的進程已經從圖文時代全方位地進入了視頻時代。以抖音爲代表的短視頻平台對以微信公衆號爲代表的圖文平台的吸流效應是空前的、革命性的。這是所有圖文平台難以抵抗的。以前的所有圖文平台,比如百度的百家號、阿裏的大魚號、搜狐的搜狐號、網易的網易號,以及一點號、大風號等等,都已頹勢早現,逐漸走向沒落。相對而言,可能公衆號平台還算瘦下來的駱駝,畢竟有微信作爲底層支撐,而微信在國內暫時還沒有競品替代,所以公衆號平台不至于很快消亡。但流量焦慮是一定有的。公衆號平台從私欲平台轉向公域平台(你所被推送的訂閱號文章並不全是你自己訂閱的,你訂閱的公衆號文章並不一定向你推送),尤其是引入了“流量池”智能推送機制就更顯示了這一點。在以往,公衆號文章是依靠人與人之間的社交互動進行傳播的,如今則更多地依賴系統推送了:如果沒有系統推送的話,多數公衆號文章的閱讀量是慘不忍睹的。但智能推送有一個極高的弊端:人將逐漸被系統控制、奴役。這一變化是在疫情後時代出現的:人們在微信上進行互動的社交欲望顯著降低;人們每天在微信上停留的時間顯著降低。這固然與短視頻平台的吸流效應有關,但不可忽視的現象是:即使都仍然留在微信裏的人,越來越多的人退出微信群聊,或者在微信群裏不再發言不再轉文;越來越多的人不再發朋友圈,或者朋友圈只是三天可見,三天可見還只有一根橫杠。

這個現象都在說明:人們在微信平台上的社交欲望降低。于是必然地,基于社交傳播的公衆號流量也就急劇降低。這背後當然有深層的社會性原因。但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是,在疫情四年中,騰訊微信平台所進行的嚴厲的言論封鎖導致人們對微信平台的逐漸剝離、逐漸脫離依賴性。上述兩點,是從公衆號的需求方來談的。那麽從供給方來看,則無疑有這麽一個現象:越來越多的公衆號主開始停更,開始抛棄公衆號。這也有兩個至關重要的原因在內。其一是:隨著流量的降低,公衆號的收益越來越慘淡,不具有任何吸引力,于是很多號主主動地停更和抛棄了公衆號。比如,以前的一個萬人用戶的公衆號每天的流量主收入大約能有一二十元錢,現在的流量主收入可能只有一二元甚至幾毛錢,並且缺乏有效的變現手段,所以曾經一哄而上的公衆號主們如今已經大幅退潮,並將有越來越多的公衆號自媒體號主退出該領域,轉型到短視頻平台,這是一個必然趨勢。其次必須要再次強調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微信公衆號平台在最近幾年針對公衆號、公衆號文章的大肆殺戮導致優質號主的大幅流失。比如我曾關注的五十多個有質量的公衆號早已全部陣亡,比如本號前身的幾個公衆號早已全部陣亡。這些優質號和有一定質量的優質文章的流失,在公衆號平台産生一種逆淘汰,使公衆號平台的産出內容平均水准持續下降,自然越來越失去吸引力。上述供需雙方的持續流失又是彼此加強的:需方的流量降低,導致供方的供給降低;供方的供給降低,導致需方的流量進一步流失。從公衆號主的流失角度來說,根據我個人的體感與觀察,我覺得大體符合6:3:1的比例關系:6成流失的號主是被騰訊封死了;3成流失的號主是因爲沒有收益自行離開了;1成流失的號主是其他原因。至于像我這樣被騰訊弄死了好幾個號、被刪文幾百篇後,沒有流量沒有收益的情況下,還在持續更新公衆號的人,其實並不多,是很少的。當然也不保證會一直更新下去,哪一天也戛然而止相忘于江湖也是說不准的事。那時它耀武揚威殺伐果斷,嘁哩喀喳一頓揮刀,血流成河屍橫遍野。然而刀瘾不停,最後一刀咔嚓一下砍向了自己,如漆般的黑血立即湧出。好在砍的不是它的脖子,還不至于當即喪命,而只是把它自己給閹割了。漆黑的血流了一地,淹了騰訊的腳,腳踝,小腿,甚至要到膝蓋那裏了。再淹下去,就要到大腿,腰胯,肚擠眼,胸,脖子,沒頂了。騰訊公衆號平台現在弄出了這麽多包括“0字原創文”的“創新”手段,就是在試圖給自己包紮傷口了。

前文:

公衆號的革新和掙紮:取消了原創最低300字限制,甚至1個字都能標原創了幾乎無人知道的公衆號平台新規:1個字就可標原創,10個字及以上受原創保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