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父母過世之後,兄弟姐妹做到:一拜、二算、三留

AGINightingale 2024-04-19 09:48:56

當家裏的老頂梁柱倒下,剩下的不只是悲傷和回憶,還有一堆爛攤子需要處理。

面對父母過世的現實,大多數人都是默默地承擔,默默地忍受,試圖在父母留下的混亂中找到一絲秩序。

人生如棋,步步行棋,稍有不慎,滿盤皆輸。

這時候,每個人的言行舉止都會被放大,特別是在親朋故舊面前,但凡有一丁點的不得體行爲,都會被說成不孝順,所以,要做到小心謹慎。

01

一拜,是擔子。

在我們的老家,“一拜”不僅僅是個形式,是要你肩負起來父母留下的一切,好的壞的,不管他們生前是賺了一大堆錢還是欠了一屁股債,這擔子,一拜下去,就得你接著扛。

很多時候,父母終于撒手人寰,留下的除了幾張舊照片、幾件舊物,還有未了的債務和一大堆糟心事。

靈堂前的這“一拜”,就是告訴他們:“放心去吧,後面的事我來處理。”

前幾年,我家裏叔公駕鶴西遊,但有一家小店留了下來,當然,還有他那不停找茬的親戚們需要應付。

叔公的脾氣特別暴躁,生前跟哪些人樹敵了,又和哪些人有經濟糾紛,這些爛攤子現在都得堂叔來收拾。

這“一拜”的份量,沉甸甸的,不僅是情感的傳遞,還有生活的接力棒。

這一拜的時候,每個人心裏都挺不是滋味的。

俗話說得好,“父債子還”,這話聽著有點狠,但也說明了這一拜的意義。

你這一拜,代表著願意接受這一切,無論是風光還是挫敗。

它不只是對過去的一種交代,也是對未來的一種承諾。

這一拜,拜的是父母,不管未來路有多難,這個家,這份責任,都扛了。

這一拜,拜的不是父母,拜的是已故的先人,拜的是那家族傳承。

02

二算,是爲人子。

現在的家庭,老人一走,剩下的兄弟姐妹就要明白,拜完,生活還得繼續,擔子既然扛起來了,那就要走下去。

而算,是走下去的第一步,算的是人子的孝行,更算的是家庭傳承。

父母走後,留下的不只是一堆雜七雜八的遺物,還有那看不見摸不著的各種恩怨情仇和人情世故。

這時候的就得查賬本,訪親戚,還人情、收舊數,清舊賬,清債權。

1、清算父母的舊賬,不管是欠的還是借出,都清算了

父母走後,生前的舊賬很多人都會賴賬,說是人死債消,說是死無對證,各種說法都有。

但是有一點就是,父母走後,如果父母生前確實是有舊賬,不管是借的還是出借的,都要清算。

特別是父母生前借錢是爲了子孫,而子孫卻在父母死後選擇賴賬,那比靈堂兄弟姐妹大鬧天宮還要被人不齒。

靈堂前打架最多說是父母屍骨未寒,子女不孝,如果是賴賬不還,那就是,父母死有余辜,子孫都這樣,難怪......,各種汙言穢語不堪入耳的咒罵都有,這比掘了祖墳還離譜。

雖然確實也有很多父母是不負責任的,生前吃喝嫖賭,死後背了一身爛賬,卻還要那倒黴子孫去背。

如果是不負責任的父母,那麽在父母生前,子女就要主動和他們的債主說清楚,他們的債是他們的債,與子孫無關。

畢竟,那不負責任父母借債的時候,也沒有花到子孫身上,都是花自個兒身上了。

那麽這樣的父母死後的債,自然追不到子孫的頭上。

如果父母借錢是爲了子女或兒孫的事情,那麽父債子償,天經地義。

說了這欠的,父母借出的也一樣要去討要,這是爲了以後可以更好的把父母的遺産清理了,也是防人之心要警惕。

很多人以爲債權人去世了,錢就不用還了的心思特別多,只不過有的人演得好,還可以擠出幾滴眼淚,有的人演都不演,直接不還了。

這時候,要盡快清理父母借出的舊賬,免得夜長夢多,日子長了,人家不認數了,說你父母都沒了,你怎麽證明我借了呢?這是父母故意僞造的......等等這類的話搪塞。

本是一件普通的借債,日子久了,再去要,不得不訴諸于公堂上,勞神費力,最後拿回來的代價比本金還大。

所以,一定要清理好父母的舊賬,不管是借出的還是借入的,都要一一清算。

日子久了,這賬就變了,本來借出1W,變成了借出1千,本來借入1W,變成借入10W,豈不是冤死?

2、清算父母的恩怨,不管是人情還是仇怨,都清算了

舊賬終歸是有根有據,而這恩怨情仇人情世故,才是最爲繁瑣糾纏的。

父母生前借錢走了誰的門路?誰又給父母牽了線搭了橋治好了病?誰又走了父母的門路獲得貴人的青睐?誰又天天老是給父母下絆子?.........等等這些,才是最爲麻煩的。

這些如果不處理,那之後天天找上門的,就不是債主了,而是各種各樣的人情世故和數不盡的麻煩。

所以,這時候,要跟親朋好友打聽父母的一些過往,一一記下來。

找個時間,請客送禮,答謝賠禮,都要一一做了。

這筆賬可不像錢的賬那麽好算,人家可也不會像借錢一樣那麽好說話,也不會管你與父母是否生前有矛盾或者已經被趕出家門,人家只算的是,你是子,不是別的。

到時候,如果這些沒清算了,就不是什麽上門了,而是你工作可能會有些不順,你還不知道是誰下的手,不會讓你跌倒,但天天惡心你,還才是最可怕的。

雖然都說仇恨不到下一代,但這句話是對君子,對家裏說的,那不是對小人和外人說的。

這世界還有君子嗎?或者說,君子是不是教科書的道德最低標准?而不是生活的爲人處事最低的標准?

這種無底線的事情,我見過最離譜的就是,小三帶著孩子來靈堂鬧。

這是我一個前公司領導去世時候,他人品較佳,但有一樁陳年舊事,就是年輕時候,不懂事,留情留成種。

讓最傻眼的地方,就是那小三帶著孩子來靈堂鬧,親戚朋友也不知道怎麽處理,這連TM比家事都家事了。

如果是兄弟姐妹爭遺産,族裏長輩還可以調解,這種,連長輩都沒見過,都傻眼了,還怎麽調解?

所以,父母的恩怨情仇一定要盡快清了,不然,這二算會變成算自己的賬。

03

三留,是留傳承。

拜完,算完,最後就是留了。

1、留祖屋:家的根

這事爲什麽這麽重要?

因爲這不光是塊地方,這是家族的根基。

你看,就好比那些老榕樹,根深葉茂,砍了根,啥也不剩。

祖屋是世代先人從此處起家,方有今日子孫,所以,祖屋是根,是最後的退路。

2、留遺囑:明確意願

很多人以爲父母去世了,遺囑也執行了,就不管。

但還是要留著,要防止今後,如果有人說,當初分家産的時候,沒看到過遺囑,這才是最冤的。

這種事太多了,事後翻舊賬,說父母太偏心了,說有人改了遺囑,說當時太傷心沒心思仔細處理,這些話太多了,所以才留遺囑,明確了意願,防一手事後翻賬。

3、留家風:精神傳承

最後,留家風,這個重中之重。

家風不好,再多的錢財也留不住福氣。

家教不嚴,子女無規矩,最後雖然手裏握著金銀,但過的是怨天尤人的日子。

家長要以身作則,家教家風要明確傳達給下一代,這樣家族才能長治久安,不然啥都是白搭。

所以啊,這“三留”,是確保父母走後的日子安穩的走下去。

立好家規,寫好遺囑,保護好老宅,這家才能真正的豐厚和穩固。

04

當家裏的老頂梁柱倒下,剩下的不只是哀傷和回憶,還有一地雞毛的現實問題要處理。

一拜、二算、三留,就是過渡父母走後那段既讓人悲傷又不得不面對的時光。

拜的是讓父母安心,子孫會接過擔子繼續走下去。

算的是父母舊賬,讓父母哪怕下輩子都不用像今世一樣,背著賬走這一生。

留的是父母傳承,父母成了先人後,他們的精神依然會傳承下去,福澤子孫。

百年後,你我已是一杯黃土,而我們的子孫,依然爲我一拜、二算、三留。

作者:AGINightingale;

關注我,讓文字的音律譜寫出生命的樂章;

"夜莺在月光下跳躍,羽毛閃爍著銀色的光芒。它的歌聲像一陣美妙的音樂,深深地打動了我的靈魂。"

1 阅读:118

AGINightingale

簡介:夜莺的歌聲像一陣美妙的音樂,深深地打動了我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