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唯一一次拜谒中山陵親筆書寫花圈感歎人民才是曆史真正動力

愛曆史 2024-05-09 13:20:57

1953年2月23日春寒料峭的南京,毛主席在陳毅、譚震林、柯慶施、羅瑞卿等人的陪同下,前往中山陵憑吊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

毛主席的車隊在中山陵的“天下爲公”石牌坊前停下。當時負責警衛的同志考慮南京曾經作爲國民政府的首都。國民黨在撤離大陸時留下了許多特務組織,爲了毛主席的安全,曾計劃從旁邊的一條小路進入陵園。毛主席聽到後,哈哈大笑,風趣的說道:“堂堂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前來祭奠革命先輩,走小道成何體統嘛!我就要走大道!大道才是正道!”

進入陵園後,毛主席精神飽滿的拾階而上,因爲走得急促,不禁打了個踉跄,陳毅趕緊上前攙扶,毛主席揮揮手說:“不用不用,我走得還是蠻好的嘛!”毛主席還不時的站立向四周觀看,整個中山陵墓道兩旁,雪松參天,漫山翠綠。

下午14時50分左右,毛主席一行來到墓頂平台的中央祭堂。進入祭堂後,毛主席神情凝重的肅立在孫中山先生坐像前,向孫中山先生坐像三鞠躬,並向孫中山先生坐像敬獻了花圈。花圈上的飄帶是由毛主席親筆題寫的,上款爲“孫中山先生靈右”,下款爲“毛澤東敬挽”。獻完花圈後,毛主席對著孫中山先生坐像默哀三分鍾。隨後又認真的看了四周牆壁上刻寫的《建國大綱》。主席表情嚴肅,半天不語。許久以後,毛主席向柯慶施問到“中山先生的遺體安放在哪裏?”

柯慶施向毛主席指著圓形墓穴中的孫中山臥像說:“這是由捷克雕塑家高崎按照遺體形象雕刻制作的。孫中山先生的紫金棺就在這下面五米,外面用鋼筋水泥密封。”

毛主席久久的望著孫中山先生的臥像,長歎了一口氣,背著手,繞著墓穴轉了一圈。

參觀完祭堂,來到外面,毛主席站在平台說:“中山陵這個地方選得好,陵堂雄偉,環境幽靜,三面靠山,陵前開闊。”毛主席舉目遠眺,感慨道:“它對我們來說,是有某種特殊意義的。”

這時楊尚昆走到毛主席身邊勸道“山上涼,我們回去吧。”當毛主席走下台階時,前來參觀中山陵的群衆發現了毛主席,越來越多的群衆開始向這邊湧來。現場負責安保的公安同志和工作人員趕緊站在道路兩邊維持秩序,群衆在現場不斷地鼓掌歡呼,高喊“毛主席萬歲!”毛主席迎面走向歡呼的人群,熱情的與伸出手的群衆握手,並摘下他的帽子不停地向群衆致意。看著現場熱情的群衆,毛主席感歎道“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曆史的真正動力。”

好不容易毛主席才在工作人員的圍護下進入汽車,在車上陳毅向主席感歎:“群衆真的太熱情了!都想多看看你!根本不聽我的勸阻,把我都擠得滿頭大汗。主席你也被擠出了汗喲。”

毛主席笑道:“群衆熱情嘛,擠出汗好哇!促進新陳代謝嘛!我們指揮幾十萬大軍作戰的陳老總,今天對群衆有些指揮不靈了呢!”車廂內充滿了歡聲笑語和溫馨的氣氛。

2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