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突然改口,願意割地求和?俄烏沖突或上演大結局

3號觀察室 2024-04-01 13:52:02

俄烏沖突的停火線,到底在哪裏?過去兩年多,這一直是一個萦繞在很多人心頭的問題,隨著莫斯科恐襲案發,俄軍對烏克蘭的襲擊再次升級,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一番話,或許意味著結局,已經近在眼前。

澤連斯基的原話是這樣,他說,我們不必通過軍事手段奪回所有領土,我相信,當普京失去他從2022年起奪走的東西時,他就願意對話了。這句話應該怎麽理解呢?兩層意思,首先澤連斯基依然在展示強硬,宣稱烏軍可以拿回戰爭爆發後,被俄軍奪走的東西,這裏的東西當然是指已經被納入俄羅斯版圖的烏東四州。其次,澤連斯基也是在暗示,只要把烏東四州還給我,那我們不要克裏米亞,也能談。

他說完這話,各國媒體的普遍看法是,這是澤連斯基首次提出,可以在不尋求恢複1991年邊界的前提下,跟俄羅斯和談,是個好消息。但實際上,它更像是澤連斯基的無奈之舉,因爲回顧俄烏沖突的全過程,即使是最激進支持澤連斯基的人,也不得不承認,僅憑現在的烏克蘭,已經無法在任何層面上戰勝俄軍了。

約翰-米爾斯海默,美國知名政治學家,教授。他在最近提出一個觀點,即:如果俄烏沖突持續下去,那麽,未來的烏克蘭能否作爲一個功能正常的政權存在,都將成爲一個問題。什麽意思呢?就是說,現在的俄烏沖突啊,本質上已經演變爲,北約和俄羅斯的沖突前沿,澤連斯基政權把俄羅斯拖進戰爭泥潭的任務,已經完成,他在美西方眼中的價值,已經不複存在了。

大家應該還記得,俄烏沖突爆發之初,美國有多位議員,包括希拉裏-克林頓都說過,要和俄羅斯戰鬥到最後一個烏克蘭人。烏克蘭戰爭是一筆劃算的生意。在當時,俄烏沖突被美國政治精英看做是一個攪動俄羅斯內部局勢的外因,他們因爲缺乏對俄羅斯的了解,認爲戰爭一爆發,俄羅斯經濟就會崩潰,反戰情緒將席卷全俄羅斯,普京政權會在一系列的示威遊行中黯然倒台。

這是美國政府基于他們自身的經驗,得出的一個,極度脫離現實的結論。但這兩年多發生的一系列事實,以及前段時間普京高票連任,已經讓美西方的政治圖謀徹底落空。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俄烏沖突繼續下去的必要性,就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如果澤連斯基正在打一場必定會輸,而且對西方沒有任何好處的戰爭,那它還有必要維持嗎?

當然我們也要意識到,俄烏沖突的結局跟拜登能否連任直接相關,至少今年內,美國不會允許澤連斯基投降,但澤連斯基很清楚,提前舉白旗,和被俄軍打到基輔城下再投降,完全是兩個概念。如今,俄軍正在前線猛攻,缺兵少將,沒有彈藥的烏軍完全無力抵擋,如果今年夏天,俄軍真的發起渡河戰,在第聶伯河沿岸站穩腳跟,那烏克蘭將要失去的,就不止是烏東四州了。

所以現在,澤連斯基才會提前釋放緩和的信號,既是讓普京看到談判的基礎,暫緩攻勢。也是對美國施壓,你再不給錢,我真投了啊。可悲的是,俄烏沖突進行到現在,主動權已經不在澤連斯基手裏,2022年3月的談判窗口錯過了,烏克蘭和澤連斯基的悲劇也就成了必然。

0 阅读:8

3號觀察室

簡介:關注社會時事,聚焦新聞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