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早成材。

小小溪學堂 2024-01-10 06:09:18

在中國的曆史長河中,有一位名叫王守仁的學者,他生活在明朝的中葉,不僅是哲學家,更是教育家。

笨鳥先飛

他的父親官至兵部尚書,聰明非凡,然而王守仁似乎並沒有繼承到父親的聰明才智。

在他年幼的時候,王守仁曾遭受過一場大病,導致他無法說話。那時,周圍的人都以爲他是個啞巴,甚至有人猜測他可能永遠無法開口說話。然而,他的父親並不這麽看。他堅信自己的兒子只是需要找到一位名醫來治療。

經過四處的尋訪和打聽,終于在王守仁六歲那年,他們找到了一位名醫,成功地治好了他的病。病愈之後,王守仁的體格並沒有像其他孩子一樣強壯,他的體力顯得較爲一般。由于他曾在病痛中掙紮,錯過了學習說話的最佳時期,因此在開始說話時比其他孩子慢了一些。這使得他在與其他孩子玩耍時顯得有些笨拙。

然而,他的父親一直鼓勵他,告訴他不要在乎別人的嘲笑,只要自己努力,總會有出息的。在父親的激勵下,王守仁重拾信心。他記得父親曾給他講過“笨鳥先飛”的故事,這讓他時刻提醒自己要更加努力。

在讀書時,別人讀一遍,他就讀兩三遍,甚至十遍。他把別人玩耍的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白天他認真聽從先生的教導,放學後或飯前飯後,他總是獨自一人跑到父親的書房認真閱讀,直到家人催促他休息。這種習慣他堅持了三年,從未間斷。

看到王守仁如此用功,他的父親心中無比欣慰。他親自輔導兒子的功課,並請來大學者爲其輔導。家裏來了客人,談論天下大事的時候,也讓王守仁站在一邊學習。母親也很高興看到他的進步,爲他整理出一間書房,並十分照顧他,不允許別人打擾他讀書。

在父母的支持和他自己的不懈努力下,王守仁的學習成績突飛猛進。無論是先生的提問還是考試,他都能夠應對自如。

此外,王守仁還通過一些巧妙的手段化解了一些危機。

平定宸濠之亂

宸濠是明朝的甯王,他自立爲帝,起兵叛亂,占據了江西北部及南直隸西南一帶。叛亂發生後,僅42天,王守仁采取了巧妙的戰術和策略,成功地擊敗了宸濠的軍隊,平定了宸濠的叛亂。

在平定宸濠之亂後,他曾擒獲甯王朱宸濠的捷報傳抵京城時,命百姓在城中舉行祭典超渡亡魂。此舉一方面安撫了人心,另一方面也讓他獲得了更大的政治影響力。

甯王之亂平定後,聖駕忽又出巡,奸宦的心意難測,王守仁感到非常憂慮。正好京師有兩位宦官來到浙江,王守仁設宴于鎮海樓款待他們。酒喝到一半,王守仁把旁人斥退,又移走樓梯,拿出兩箱書簡,都是兩人交往甯王的證據,王守仁全數交給了他們。

兩個宦官感謝不已。王守仁始終未遭禍害,多得自這兩個宦官維護之力。假使此時王守仁持書簡來挾制他們,那麽仇怨便更深,而禍害也將無窮。

巧避災禍

明朝是一個特殊的封建王朝,這個朝代自朱元璋建國以後,太監橫行,甚至有人戲稱明朝爲“太監王朝”。明朝的大太監和其他朝代有所不同,他們有實權,甚至控制著東廠、西廠、錦衣衛、內行廠,掌控了國家的偵察特務體系,官員和百姓的生死都攥在他們的手心裏。

明朝統治者建立廠衛本是想監察所有官員,不料後期成爲太監爭奪鞏固自己權力的屠刀,導致無數賢臣忠良慘死廠衛刀下,其中心學大師王陽明也曾險遭廠衛的暗殺,幸好王陽明早有察覺,靠智慧躲過一劫。

當時有一個太監名叫劉瑾,他是派廠衛刺殺王陽明的幕後主使。

在劉瑾掌權時期,他因爲上疏救援其他官員而觸怒了劉瑾,被貶谪到貴州龍場驿。在途中,他意識到自己可能遭到劉瑾爪牙的暗殺,于是故意在浙江留下自己的絕命詩,讓人們誤以爲他已經自殺。然後他秘密地化裝成平民,躲入武夷山,從而成功地避開了劉瑾的追殺。

綜上所述,面對複雜的政治環境,王守仁能夠巧妙的化解危機並獲得更大的政治影響力,顯示了他的智慧和機敏。

最終,他成爲了一位傑出的哲學家和教育家,爲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思想和智慧。

他的努力最終換來了巨大的成就,他不僅成爲了一位傑出的哲學家,還是一位備受尊敬的教育家。

他的人生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我們有遠大的志向和堅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

0 阅读:12

小小溪學堂

簡介:致力于分享小學教育教學心得,與您見證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