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文沖鋒槍:一個大男孩的發明,一個從麻袋裏撿來的制式沖鋒槍

曆史海大富 2024-05-08 03:44:26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初創時期的艱難與創新

伊芙琳·歐文從年輕時就對槍械設計抱有濃厚的興趣。在1931年,他開始了對卡賓機槍的研究與開發,一路走來,憑借自學成才的知識和熱情,他逐漸打造出了自己的第一款機槍。這把槍采用了.22LR子彈,雖然在當時並不常見于軍用武器中,但歐文堅信這種設計能夠帶來一定的創新性和實用性。

到了1939年7月,歐文帶著他精心打造的卡賓機槍來到了澳大利亞陸軍的測試場。這是他第一次正式向軍方展示自己的發明。在展示過程中,歐文詳細解釋了他的設計理念,包括爲何選擇.22LR子彈,以及其它一些機械細節。然而,陸軍的反應並不如他所期待的那樣熱烈。

陸軍的官員們對這款槍的實用性提出了質疑,特別是關于其口徑和安全性的問題。他們認爲,.22LR子彈的威力對于軍用需求來說過于微弱,無法在戰場上提供足夠的火力支持。此外,由于歐文的設計中缺少了扳機護圈,這在軍方看來是一個嚴重的安全隱患,容易在激烈的戰鬥中引發意外。

這次展示最終未能讓歐文的設計獲得軍方的采納。面對這樣的結果,歐文決定將他的設計暫時擱置,他把槍往麻袋裏面一塞就不管了。深思熟慮之後,歐文選擇加入了澳大利亞軍隊,希望能在軍中找到新的方向。

加入軍隊後,歐文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他從一個民間武器設計者變成了一名普通的士兵,接受基礎訓練,學習使用各種標准軍械。這段經曆雖然與他原本的職業路線大相徑庭,但也讓他有機會從另一個角度理解軍用武器的實際需求和操作環境。

與此同時,被遺棄在家中的原型機槍,卻在歐文不知情的情況下,開始了它的第二次“生命”。這把槍被歐文的鄰居沃德爾意外發現。沃德爾作爲一家鋼材廠的經理,對于金屬制品和機械設備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知識。他很快認識到這把被遺忘的機槍中蘊含的潛力。

鄰居的偶然發現與重啓

這把槍雖然看起來簡陋,但在沃德爾的眼中,卻隱含著創新的潛力和可能的軍事應用價值。他認爲,只要對設計進行一些調整和改進,這款槍就有可能滿足陸軍的需求。

沃德爾決定采取行動,首先他聯系了歐文的父親。在與歐文父親的交流中,沃德爾詳細了解了歐文設計這款原型機的初衷和基本構造。雖然他對武器設計並非專家,但他能夠從工業生産的角度提出一些實用的建議和改進措施。他的目的是確保這款槍能夠在軍方的再次評估中獲得成功。

歐文的父親對沃德爾的興趣和努力感到欣慰,他認爲這可能是幫助他兒子重啓軍用武器設計事業的一個機會。隨後,沃德爾通過自己的行業關系,聯系了幾位在陸軍發明委員會中有影響力的人物。他介紹了歐文的原型機,並強調了其中包含的創新元素,以及這種設計在改進後可能帶來的潛在優勢。

這些努力最終得到了陸軍發明委員會的關注。委員會決定給予歐文一個重新審視和改進他的設計的機會。歐文從軍隊中被調回,加入了陸軍發明委員會,開始了他的第二次槍械設計之旅。

回到委員會後,歐文接觸到了一系列新的資源和技術支持,這些都是他在之前獨立工作時難以想象的。有了這些資源,他能夠對自己的設計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改良。首先,他對原型機的彈藥系統進行了改進,考慮了使用更爲合適的軍用標准彈藥。此外,他增加了扳機護圈,以解決安全性的問題,這是陸軍在之前評估時指出的主要缺陷。

隨著設計的逐步完善,新的原型機開始逐漸顯露其獨到之處。歐文沖鋒槍的設計特別注重易于生産和維護,這在戰時極爲重要。它的結構被設計得更加堅固,能夠適應各種惡劣的戰場環境,同時保持足夠的射擊精度和穩定性。

歐文沖鋒槍的試驗與突破

1941年9月,在澳大利亞陸軍舉行的一次關鍵性沖鋒槍比較測試中,彙集了當時幾款頂尖的沖鋒槍型號:歐文沖鋒槍、湯姆遜沖鋒槍和斯登沖鋒槍。這次測試的目的是爲了尋找一款能夠適應日益增長的戰爭需求,並且能在惡劣環境下保持可靠性的武器。

測試場地選在一個廣闊的軍事訓練區,專門爲評估各種武器的性能而設。軍方技術官員和武器專家們集結在此,准備對這些沖鋒槍進行一系列嚴格的評估,包括射擊精度、可靠性、耐久性以及操控性等多個方面。

在測試過程中,各種沖鋒槍被賦予了相同的條件和彈藥供應,以確保公正性。首先進行的是射擊精度測試,參與的槍械需要在多個不同距離的目標上進行射擊,以評估其精確性。隨後是快速連發測試,以檢驗在高強度使用下的表現。除此之外,還有暴露在塵土、泥濘和水中後的功能測試,以模擬戰場上可能遇到的惡劣環境。

歐文沖鋒槍在所有的測試環節中表現出色。它的設計簡潔而高效,使得在快速連發測試中,這種槍展現了極佳的穩定性和較低的故障率。而在被浸入泥濘和水中的測試後,歐文沖鋒槍仍能迅速恢複功能,顯示出它卓越的密封性和抗惡劣環境能力。

對比之下,湯姆遜和斯登沖鋒槍雖然在某些方面表現可圈可點,但在耐久性和操控性測試中,它們的性能略顯不足。湯姆遜沖鋒槍因其較重的體重和較高的成本在實用性上受到限制,而斯登沖鋒槍則在連續射擊中出現了一些小故障,這在緊張的戰鬥場景中可能會導致致命後果。

歐文沖鋒槍的突出表現引起了澳大利亞陸軍高層的關注。評估結束後,軍方決定將歐文沖鋒槍的樣品和設計圖紙送往英國,以供英國高級軍事顧問團隊進一步審查。澳大利亞方面推薦歐文沖鋒槍替代斯登沖鋒槍,理由是其更高的性能和可靠性,以及更加經濟的生産成本。

設計優化與功能特性

在歐文沖鋒槍的早期設計中,散熱片是一個顯著的特征,其主要功能是幫助槍管在連續射擊時散熱,防止過熱影響槍械的性能和使用壽命。然而,這種設計雖有其理論上的優點,實際應用中卻帶來了額外的生産複雜性和成本問題。

隨著歐文沖鋒槍生産的推進,制造者們開始尋求更有效率的生産方法以應對日益增長的需求。在反複的試驗和評估後,決定取消散熱片設計,以簡化生産過程。雖然散熱片的移除可能會對槍械的散熱性能有所影響,但通過調整射擊模式和使用更耐高溫的材料,仍舊可以保證槍械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歐文沖鋒槍的設計注重密封性,特別是在其拉機柄的設計上表現突出。拉機柄位于槍機的尾部,這種設計創新有效地減少了灰塵和汙垢在射擊過程中進入槍機內部的可能性。在當時的環境下,戰場上的惡劣條件經常導致武器故障,因此這種高密封性設計顯著提高了槍械的整體可靠性,保證了士兵在多種環境下都能保持武器的正常功能。

在人機工程設計方面,歐文沖鋒槍雖然外觀簡陋,但實用性強。其上置彈匣設計不僅減輕了槍械的重心,使得射擊時更加穩定,同時也便于士兵在掩體中進行射擊。此外,快慢機調節杆的位置設計在握把上方,方便射手在迅速變換射擊模式時能夠快速且直觀地進行操作,這一點在緊急戰鬥情況下尤爲重要。

這些設計特點使得歐文沖鋒槍在實戰中極爲受歡迎。它的高度適用性和可靠性使其成爲澳大利亞及其盟友軍隊的寵兒。尤其是在太平洋戰場的泥濘和多雨環境中,歐文沖鋒槍的優越密封性顯著降低了故障率,大大增強了戰鬥部隊的持續作戰能力。

歐文沖鋒槍的戰時表現與遺産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文沖鋒槍的生産和使用達到了頂峰,總共制造了大約45,000把槍械,分爲兩個主要版本:MarkⅠ型和MarkⅠ*型。MarkⅠ型作爲初期模型,共生産了12,000把,其後爲了進一步優化設計和提高生産效率,生産線轉向了改進後的MarkⅠ*型,數量達到了33,000把。

這兩種型號的生産,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亞的幾個關鍵工廠,其中包括位于New South Wales的Lithgow Small Arms Factory,這是一個曆史悠久的軍工設施,已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開始生産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這個工廠的生産力得到了極大的擴張和提升,以滿足戰爭對武器的巨大需求。

MarkⅠ型和MarkⅠ*型雖然在外觀上沒有顯著差異,但在技術細節上有所調整。MarkⅠ*型在設計上更加注重實用性和可靠性,如彈匣插口的加固和更簡化的內部機械結構,使得槍械更加耐用,更易于快速生産。這些改進使得MarkⅠ*型在戰場上的表現更爲出色,尤其是在連續射擊和快速維護方面。

在戰爭期間,歐文沖鋒槍在澳大利亞和盟軍部隊中廣泛使用,尤其是在太平洋戰區和北非戰區。士兵們對這種槍械的評價普遍較高,盡管其外觀設計簡陋,甚至可以說是粗糙,但其卓越的功能性和適應性在實戰中得到了充分的驗證。士兵們尤其贊賞其極佳的密封性和可靠性,能夠在多種惡劣環境下持續運作,從沙漠的沙塵到叢林的濕氣,歐文沖鋒槍都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此外,歐文沖鋒槍的制造還體現了澳大利亞在武器設計和生産方面的自主能力,這在當時以英美爲主導的盟軍裝備體系中尤爲重要。它的成功不僅提高了澳大利亞的軍事産業能力,也加強了澳大利亞在全球武器市場上的地位。

歐文沖鋒槍的設計思路和技術實現對後世多種軍用武器的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其簡化的設計理念和對環境適應性的強調,在後來的武器研發中被廣泛借鑒。即便是戰爭結束多年後,許多現代沖鋒槍和輕武器的設計仍然可以看到歐文沖鋒槍影響的痕迹,這證明了其設計的先進性和前瞻性。

D boy.澳大利亞沖鋒槍“第一”——歐文沖鋒槍[J].輕兵器,2005(09S):29-31

1 阅读:478
评论列表
  • 2024-05-09 09:27

    還是沒Ak47出名。

    Legend.命運 回覆:
    無名[笑著哭] 如果不提估計沒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