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以來首次負增長!短期廢鋼是否面臨調整壓力

憶南談商業 2024-05-14 02:08:16

4月的金融數據出現了明顯的邊際變化,新增社融爲負,社融、M1增速明顯下行。4月新增社融-1987億元,是2005年10月以來第一次出現負值,較去年同期少增1.4萬億元。其中與商品關系較爲緊密的狹義貨幣(M1)余額66.01萬億元,同比下降1.4%,這是曆史次低水平,表明企業資金活化程度較弱。4月疲軟的金融數據表明當前經濟需求不足,宏觀下行壓力仍然較爲明顯,後期廢鋼是否將面臨套裝壓力呢。

基本面有走弱迹象

首先,市場在經曆持續一個月的上漲之後,4月底諸多黑色商品期貨價格已經全面升水現貨,尤其是在焦炭市場上。例如,盡管焦炭的第五輪提價剛剛提出,但節後首日的09合約價格已經反映出了六輪以上的提價預期。這種價格預期的過度反映可能導致升水的回落,爲市場帶來快速下行的風險。

其次,根據行業研究機構統計數據顯示,本周成材表需也有所下降。這一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因爲這些數據涵蓋了五一假期,這是一年中需求最弱的時期此外,由于近期雨水較多,且出現時間早于往年,市場對黑色金屬的需求也表現出了季節性的擔憂。當然,值得注意的是,節後首周的數據不佳,並不意味著5月份的整體需求會持續低迷,我們仍需持續關注在節日影響消退後的真實需求情況。

最後,螺紋鋼在連續反彈後,鋼廠開始獲得利潤,這引發了市場對需求不佳和鋼廠複産的擔憂。結合前述需求不足的情況,市場更加擔心未來可能出現供應增加而需求減弱的局面,這可能導致悲觀情緒的擴散。

基建預期有所減弱

後期市場邏輯核心關注點在于,專項債以及超長期國債的加速發型落地能否如去年般再度拉動價格上漲。去年底,市場預期隨著萬億國債落地,Q1基建投資提速會帶動工業需求回升,從而帶動大宗商品價格環比回升。從統計局數據看,一季度我國基建投資同比增長8.8%,但從去年11月到3月,PPI環比卻呈現連續5個月負增長,表明基建投資增速和實物工作量出現分化。基建投資實物工作量與投資增速並不匹配的,主要是由于以下一系列原因造成。

1. 行業結構的轉變:基建投資的增長動力從以往主要依賴道路運輸和公共設施等行業,轉向了電熱供應、倉儲和鐵路運輸等新領域。這些新領域的建築工程占比相對較低,因此即使投資增速高,也不會帶來相應的實物工作量增長。

2. 建築工程占比下降:2017年之前,道路運輸和公共設施行業的建築工程占比在80%以上,而近年來拉動基建投資的電熱、倉儲和鐵路行業的建築工程占比分別爲55.6%、78.2%、66.8%,明顯低于傳統基建行業。

3. 單位投資拉動效率下降:從投入産出表數據來看,單位基建投資所拉動的實物工作量(如水泥、鋼材等建材的增加值)在持續下降,這表明基建投資對實物工作量的拉動效率降低。

4. 傳統基建投資接近飽和:傳統基建投資,如道路運輸業,由于新增裏程減少,接近飽和狀態,導致這些領域的投資增速放緩,實物工作量增長有限。

5. 經濟社會轉型帶來的新需求:隨著經濟社會轉型,特別是綠色轉型的要求,新能源領域的投資增加,電力投資成爲基建的主力行業,而這些新領域的實物工作量相對較小。

6. 資金結構變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資金投入上的變化也影響了基建投資的結構。中央資金更傾向于投資于電熱供應、鐵路運輸等中央項目占比大的行業,而地方資金受限,導致依賴地方資金的行業如道路運輸、公共設施的增速放緩。

專項債以及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毫無疑問將對成材需求形成托底作用,但是目前市場對基建發力能夠帶動多少真實鋼材消費産生了分歧。經曆了去年的市場經驗,至少從預期層面,大家對國債發行所帶動的需求並不是非常樂觀。

綜合以上,當前節點無論是宏觀還是圍觀層面,無論是宏觀預期還是顯示需求,均出現了一定的轉弱迹象,後期需要關注的是當前需求是不是會出現超季節性走弱的情況,同時,考慮到當前宏觀政策預期仍存,大幅趨勢下跌難以出現,廢鋼預計短期將呈現震蕩回落走勢。

0 阅读:0

憶南談商業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