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看不慣老公了,記住三句話,你就贏了

幻梅說情感 2024-05-08 05:41:15

01.導入

心理學家榮格曾說:

“你連想改變別人的念頭都不要有。”

爲什麽呢?因爲人和人的生長環境天差地別,人和人的秉性形態各異,那必然會在生活中形成各自不同的價值觀和行爲習慣。

這些價值觀與行爲習慣其實沒有好壞之分,沒有對錯之分,只要別人沒有違反法律,沒有侵犯你的利益,你就沒有必要去改變別人。

成年人的最大自律是:管好自己,莫渡他人。

那有人就問了,如果這個人是自己的老公呢?

答案其實也是一樣的,看案例。

02.案例(已授權)

梅娘好,我的老公是家中的獨生子,結婚前,覺得他有許多可取之處,但結婚後我還是發現他有些我無法忍受的缺點,例如他的自理能力較差,最讓我無法忍受的是他的懶惰。

我總是能在清掃客廳或者整理浴室時,在某個角落中發現他的一雙髒襪子,甚至在孩子的玩具房間內,他穿過的外衣也會隨意地搭在孩子的玩偶上。

對于像我這樣不能忍受任何雜亂的人來說,他的這些壞習慣無疑是時刻觸發我的怒火的定時炸彈。

我是一個追求完美且有輕微潔癖的人,在家務和生活習慣上,我不能容忍一絲不潔的。

鄰居們都知道的,我幾乎每天都要洗床單,有一次老公開玩笑說,我家的床單快要被我洗破了。

我覺得他這種邋遢的人自然是無法理解我的,雖然他還是會幫我晾曬的,只是偶爾會不情願。

但總之,我們的生活習慣差異讓我們夫妻之間的不和諧越來越多了。

我們爭吵過,也鬧過,我說他不改就是不愛我,但幾乎無濟于事。

老公會好那麽幾天,沒過幾天之後,他就又會回到老樣子了。有一天我朝著他發貨,突然看到了鏡子中自己,我感覺自己都已經變成了一個喋喋不休的唠叨妻子了。

這讓我感到害怕,我覺得我們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了,我認真分析了我們每次爭吵的規律,發現通常是因爲他沒能達到我的期望,引發了我的怒火,而他依舊我行我素,仍舊達不到我的要求,然後我就再次憤怒……

可是問題在他,不在我啊,你說,怎麽才能讓他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從而改變呢?

03.梅娘說

親愛的,你好,感謝你的信任。

有心理專家曾指出: “過度追求完美,常常感到焦慮和不安,這是人群中一種特定的群體,這類人往往對完美有著極高的追求,性格上很容易感受到焦慮和不耐煩。他們經常會對別人的一點小事就耿耿于懷,他們很難容忍,周圍的人和事不符合自己的期望或者與自己的價值觀産生沖突。”

這樣的人,在自己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一直持守的標准,這個標准永遠是固定不變的,而且他們頑固地認爲,自己永遠都是對的,當你和這樣的人建立親密關系了,你覺得你會是舒服還是難受呢?

大概率的是,我們都不想和這樣的人多接觸,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也許,你自己可能就恰恰是這樣的人呢?

如果你是這樣的人,你總是看不慣你的老公,把請你一定要記住我的三句話,你就贏了。

第一句:看不慣別人可能不是別人的事,而是你自己的修爲不夠。

老公的生活習慣,是從和你結婚之前就形成的,他這種生活習慣,他是適應的,且也對他自己的健康沒有構成什麽致命的威脅,那他爲什麽要去改呢?

你認爲他衛生習慣不好,但他不覺得啊!

反過來看你,你覺得你天天洗床單是不是也有點太過了呢?床單洗爛了是小,每天還要讓老公晾曬,麻煩別人是大,那老公有微詞,你會改嗎?

你沒改,那他爲何要改呢?

你非要說,他的衛生習慣就是不好,讓他改也是爲他好,那他也可以說,你的潔癖也不好,讓你改也是爲你好。

該咋辦?

所以,不要總拿他的衛生習慣說事兒,只要他的衛生習慣沒有影響到你的切身利益,你能夠選擇的就只有:包容。

如果你總是看不慣別人,那不是別人有問題,而是你自己的修爲不夠。

一個人,修爲決定一切,你的修爲好,那自然心胸就會寬廣,而心胸一寬廣了,那問題就會變小了, 而如果你的心胸太過于狹隘,你看到的問題就會變大了。

想不被別人的細枝末節困擾,你最該做的,是去提升你的修爲。

第二句:不要過度控制一切,否則你也會被困住的。

《不要用愛控制我》中說:

“控制者對他人思想的控制,就是對他人真實的自我不斷攻擊。”

是的,控制別人的人總覺得自己是在爲別人好,但每個人都有追求自由的權利, 控制他人實際上是違背人性的, 接受他人的真實面貌,這才是真正地去愛一個人的前提。

他人並非你的影子, 無法完全依照你的希望去生活,這是非常正常的,老公對你已經非常包容,但是你沒有感激,還總是用言語去幹涉他的生活,是你過分了。

他沒啥要反思的,要反思的其實是你。

你的許多煩惱都源于你太過于重視自己,重視自己的理念,重視自己的“旨意”,可你不是女王,老公也不是你的奴仆,

你痛苦的原因還在于:你太較真了, 衛生習慣本沒有什麽太明確的好壞之分,但是你卻非要拿著你的標准去要求別人,別人做不到,那就是不愛,那我看,老公期待你做的,你不是也沒做到嗎?

那你承不承認你並不愛他呢?

你看,你去控制別人,最後卻發現自己的情緒竟被他控制了,這是你並不想看到的吧。

所以,放得開便是天堂, 放不開就如同地獄。 你過分關注的,終將成爲你的束縛, 你所在乎的,終將成爲你的困擾。

作家半山說:

“一個人能夠接受的事物越多, 越是自由。” 除非你不想自由,那你就去控制吧。

第三句:嚴以待己,寬以待人。

曾經在網易雲上看到過一句熱評:

“不要對任何人有道德上的潔癖,這個世界上的任何靈魂,都是半人半鬼,湊得太近,誰都沒法看。”

是啊,伴侶生活習慣上的小瑕疵其實都上升不到道德的高度,我們更應該多包容。

羅翔曾說:

“道德是自律,而不是他律。”

是的,法律才是用來律人的,而道德則源于內心的良知,是用來律己的。

那一個人的三觀和行爲習慣呢?更是在道德之下的。

我們要這樣想,無論我們自認爲我們自己的三觀和行爲習慣是多麽的正確,

那也都只能用來要求自己,而不能用它來強迫他人。

霧滿攔江曾說:

“要所有人都順著自己的脾氣,這是幼童。作爲成年人,應該知道:他人做事,只要沒有侵犯你的身體和財産,就可以不在乎你開不開心。所以,他們的生活方式、觀點與態度,都可以和自己截然不同,你視爲當然,且不爲這生氣。這才叫做成熟。”

是啊,婚姻就是一個修羅場,是會讓我們得到成長、變得成熟的地方。

不要總覺得只有你自己才是對的,正如魯斯•倫德爾所說的那樣:

“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自私,要求別人按自己的意願生活才是。”

如果我因此而譴責你自私,你認嗎?

周國平說:

“ 一個人把心力全用來計較是非, 就沒有力氣去考慮影響人生的大事。”

你總是盯著老公的各種問題不放,還不如去考慮考慮如何讓自己快樂起來的大事呢!你說是不是?

0 阅读:20

幻梅說情感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