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顼大禹關系:考古又一重大發現,難怪史記說“禹爲颛顼之孫”

諸史 2024-04-01 14:28:54

史記記載:“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颛顼之孫也。”

據此而言,從颛顼到大禹,中間隔了帝喾、帝堯、帝舜,但帝堯活了118歲,帝舜活了百歲,因此從颛顼到大禹,中間至少相隔250年,如此大禹焉能是颛顼之孫?

司馬遷的五帝譜系,應該是構建出來的,因爲他認爲“黃帝策天命而治天下,德澤深後世,故其子孫皆複立爲天子,是天之報有德也”,就是上天選擇大德之人爲帝,而黃帝有大德,故而後世帝王必是黃帝之後,這顯然是唯心論。但問題是,颛顼與大禹的關系,是否也是司馬遷構建出來的呢?對此,現代考古取得又一重大發現,大禹可能真是颛顼之後。

大禹來源之謎

關于大禹來源,文獻上有許多記載,莫衷一是。但左傳中記載了一件非常特別的事情,爲尋找大禹起源提供了重要線索。

《左傳·僖公三十一年》記載:衛國遷都帝丘後,衛成公祭祀祖先衛康叔,晚上卻夢到夏後相奪取了祭祀品,即“相奪予享”,衛成公命令祭祀夏後相,但甯武子說鬼神非族類、就不需要祭祀,且夏後相丟掉帝丘不是衛國之罪,因此不需要祭祀他。

竹書紀年記載,夏啓之子太康時期,後羿發動政變,即“太康失國”,然後扶持太康弟弟仲康爲王,後又扶持仲康之子相爲王,最終後羿稱王,夏後相逃到同姓諸侯斟鄩氏那裏。以此來看,衛都帝丘則是斟鄩氏的都邑。

本世紀初,河南濮陽市濮陽縣考古發現“高城遺址”,考證確認爲衛都帝丘。因此,如今河南濮陽縣一帶是斟鄩氏所在,也是夏後相逃亡之地。需要說明的是,該遺址橫跨仰韶到秦漢時期,後因黃河泛濫而掩蓋。

由于夏後相是夏朝前期帝王,兼且當時交通條件有限,因此大禹與夏都理應相距濮陽不遠。更爲重要的是,濮陽縣一帶是夏朝同姓宗族斟鄩氏所在,說明大禹與濮陽應該存在聯系。

颛顼大禹關系

關于颛顼來源,竹書紀年記載“颛顼居濮”,《左傳》記載“衛,颛顼之墟也,故爲帝丘”,而衛國都城帝丘在高城遺址,因此颛顼故裏就在如今的濮陽一帶,學者馮時認爲颛顼在相距高城遺址不遠的濮陽縣西水坡遺址。可見,從空間上看,颛顼與大禹應存在聯系。

除此之外,史料上還有大禹與颛顼後人密切的聯系,也可以表明大禹與颛顼關系非同一般。

《史記·秦本紀》開篇就說秦人是颛顼後代:“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孫曰女修。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女華生大費,與禹平水土。”其中,“大費”又稱“伯益”,是大禹治水的重要助手。

戰國竹簡清華簡表明秦人故土在東部,周初遷徙到了西部,故而東方少昊因爲秦人西遷而變成“西方白帝”,故而秦人制作的曆法叫“颛顼曆”。反過來說,颛顼其實是東夷天帝,伯益是東夷嬴姓部族首領。

大禹之後,禅位于伯益,後來夏啓驅逐了伯益。但在夏朝前期,後又發生後羿代夏等事件。總之,夏朝前期與東夷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些現象說明大禹與東夷有可能是同族的不同分支,比如大禹屬于東夷姒姓分支,伯益屬于東夷嬴姓分支。其中,關于大禹源自東夷的判斷,古代早已有之,比如南朝《世說新語》說“大禹生于東夷,文王生于西羌。”

因此,雖然大禹未必是颛顼孫子、乃至直系後裔,但種種迹象表明大禹與颛顼應是同族,司馬遷認爲“禹爲颛顼之孫”似乎也可以理解。

余論

關于本文話題,還有兩點值得一談:

首先,《大戴禮記•五帝德》記載颛顼“乘龍而至四海”,而在濮陽縣西水坡遺址中,考古發現四座墓葬組成的升天圖,就是將後世用絹帛平面圖形表現的升天圖,以從北至南的四座墓葬表現出來,其中就有人騎龍升天圖。因此,種種迹象表明颛顼並非虛構,且就在濮陽縣一帶。

其次,二裏頭遺址屬于“後半夏”,那麽“前半夏”何在?如今,比較普遍的觀點是在河南鄭州登封王城崗一帶,但以大禹與颛顼關系、以及夏後相蹤迹等等來看,學者沈長雲考證認爲在包括濮陽的古河濟地區。古河濟水災頻繁,的確更有治水傳統,但相應的是水災頻繁,夏朝遺址可能已被深埋淤泥之下,更難尋找了。(上圖,位于黃泛區的高城遺址已深埋在地下)

參考資料:史記、左傳等

6 阅读:1097
评论列表
  • 2024-04-04 12:40

    帝堯,帝舜能活100多,就不准別人活一百多?

  • 2024-04-12 23:42

    五帝應該是五個家族。那時人均壽命約三十歲。

    茶過留香 回覆:
    古代人壽命很長的,氧氣密度大,食物也充足
  • 2024-04-04 16:37

    之孫:不一定指孫子一輩,也可能是重孫玄孫一輩。

  • 爲胡扯而再胡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