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九子奪嫡”之老二胤礽:四十年太子,爲何兩次被廢,還被圈禁了11年

夏西西兒 2024-05-17 14:20:18

愛新覺羅胤礽,中國的最後一位皇太子,那如果說有的人是出道即巅峰的話,那胤礽就是出生即巅峰。

在1674年康熙十三年胤礽出生,正值三藩之亂時期,吳三桂已經占據了大片領土,清朝政權岌岌可危。爲了應對這個危機,康熙必須提前設置儲君以穩定人心,防止意外發生。同時,他也要立嫡長子胤礽來體現自己對中原儒家傳統政治秩序的尊重,並尋求漢族官員和士大夫的支持。因此,胤礽就借助母親孝誠仁皇後赫舍裏的地位,還是尚在襁褓之中的胤礽就成爲康熙朝的太子。

但很多人可能不了解,其實胤礽從被立爲太子那一刻起,就産生了一群隱姓敵人,也就是滿清的軍功貴族集團。在清朝早期曆史上,除了王朝的創始人努爾哈赤是自立爲漢的,後面的皇太極和順治都是由滿清的軍公貴族共同推選出來的君主。即便是順治後來因爲感染天花而死,軍工貴族們不得不接受獲得天花免疫系統的康熙,貴族代表共同輔政的特殊局面。所以康熙如今趁亂立胤礽爲太子,某種程度上也是削弱軍工貴族權利的一個手段。

因此剛滿周歲的小胤礽其實就已經陷入到了某種政治鬥爭的漩渦中了。爲胤礽少年時期保駕護航的主要有三個人:父親康熙、曾祖母孝莊以及叔姥爺索額圖。他的母親赫舍裏在生他時難産過世,等于胤礽是一個沒有母親的孩子。

在三位長輩的呵護與溺愛下,少年時代的胤礽可以說是一帆風順,他讀書時滿漢文字無所不識,習武時騎馬射箭無所不通,包括論臉蛋,胤礽都是個出類拔萃的人才。只是有時候,過早得意真的並不是好事。胤礽的性格顯得有些飛揚跋扈,不謙遜也不禮貌,一言不合便對周圍人發脾氣。

用康熙的話來說,

“胤礽曾毆打平郡王海善貝勒普奇公,也曾踢踹四阿個胤禛,以至于胤禛暈厥落階, 再至諸大臣官員及軍中之人,無不遭其淩虐。”

單看這串文字,那真是皇親國戚,軍工貴族,手足兄弟,大臣將軍,只有我們想,不到的沒有太子胤礽打不著的。于是本就對胤礽不滿的軍工貴族們,因此,一些軍工貴族開始在另一個貌似謙遜有禮的皇子周圍聚集,形成了反太子的勢力。

爲了應對這一形勢,胤礽更加依賴他的叔姥爺索額圖,進一步放大了他與其他大臣之間的矛盾。然而,真正讓胤礽陷入人生危機的原因,並不是他的性格暴躁和政治拙劣,而是他對親情的麻木。作爲一個從小失去母親和缺乏母親教導的人,胤礽像那些在過度溺愛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一樣,認爲自己所得到的一切都理所應當,缺乏對父母的感恩之心,對康熙也是如此。

康熙二十六年,孝莊去世了,失去祖母的康熙傷心欲絕,更加重視與孩子們之間的感情。然而,康熙二十九年,胤礽應該是17歲,康熙病倒了,胤礽去照顧康熙。本應是父慈子孝的場景,但胤礽卻顯得心不在焉,臉上毫無憂傷之色,甚至有些不耐煩。康熙對此感到氣憤,直接把胤礽趕走。可以理解康熙的心情,他早就立胤礽爲太子,並一直滿足他的要求。結果胤礽卻如此反應,換做任何人都會感到傷心。可惜的是,那時十幾歲的胤礽沒有察覺到父親情感上的微妙變化,等他察覺時已經太晚了。

康熙三十五年,康熙親征噶爾丹,23歲的胤礽留在京城監國。不得不說,胤礽還是有政治才華的,史書稱其監國期間“居京師辦理事務,如泰山之故”。然而,胤礽犯了一個大錯誤,他沒有維護好與父親康熙的感情。康熙在遠征塞外期間,思念兒子,給胤礽寫信頻繁且內容包羅萬象。旁人問康熙寫這麽多信是否太過頻繁,康熙解釋說:“我是怕太子胤礽太想朕。”然而,胤礽沒有回複康熙一封信,最後康熙生氣地寫信訓斥胤礽,問難道給你爹我寫封信也能累到監國的太子嗎?與此相反,反太子的勢力早就察覺到康熙的心態變化,胤礽的密信像雪花一樣飛進康熙的耳朵。

最後,康熙班師回朝,連續三個打擊,直接把胤礽給砍蒙了。第一個打擊是在康熙36年,康熙下令處死胤礽身邊的三個親密侍從,胤礽感受到了父親的憤怒與力量。第二個打擊是在康熙37年,康熙封胤礽的兄弟們爲郡王、貝勒,胤礽感受到兄弟們的崛起。緊接著,在康熙39年,康熙以索額圖謀反之名將其拘禁並賜死,這也是胤礽在官場中最大的依靠消失了。顯然,康熙42年索額圖的死標志著胤礽人生的重大轉折點。在此之前,胤礽是飛揚跋扈的天之驕子,但此後,他變得敏感不安,處處擔心。

人生中最難受的時刻往往不是失敗後的日子,而是擔心失敗的那段時間,這是對未知的恐懼。然而,越是過度擔心失敗,反而越容易失敗。

在康熙四十七年,35歲的胤礽經曆了他人生中最大的打擊。那一年,康熙帶著八位皇子巡行塞外,結果這八位皇子遭遇了悲慘的結局,其中一死三圈禁。

最開始,最小的皇子十八阿哥,年僅7歲,突然病重了。作爲父親的康熙非常焦急。然而,胤礽對這位比自己小近30歲的十八弟並沒有太多感情,他變得冷漠,似乎事與己無關。胤礽的態度喚起了康熙不愉快的回憶和聯想。

因此,康熙對胤礽進行了嚴厲的指責。就像電視劇中的情節一樣,太子胤礽作爲太子已經33年了,但當他面對康熙時卻像耗子見了貓一樣害怕。經過一番訓斥後,胤礽變得更加恍惚,行爲異常。

以至于發生了在九月初三夜裏,胤礽偷窺康熙帳篷的行爲。從我們的角度來看,這可能只是一個普通的舉動,胤礽想要了解父親的情緒狀態。然而,在老大胤禔的煽風點火下,康熙誤以爲這是胤礽對他進行批評後要采取激進行動的征兆,似乎他打算謀逆。這使得康熙感到非常傷心,因爲他一直視胤礽爲自己最器重的兒子,沒想到他居然有殺害自己的念頭。這種內心的憂愁和煩惱我們可以想象得到。

第二天一早,康熙又接到了十八阿哥病逝的消息,這讓他異常心情崩潰。因此,康熙召集了所有皇子和大臣,特別點名胤礽。

然後一邊痛哭流涕一邊指責胤礽,

“就從20年前,朕生病了應仍就漠不關心,沒事還毆打兄弟大臣,現在居然都想謀逆了,朕夜裏都在想自己最後的結局是被毒死還是被捅死,祖宗的江山社稷是無論如何都絕不能交給胤礽這樣不忠不孝的人手中的。”

胤初不法祖德·...··暴戾淫亂,朕包容二十年矣···.··朕不蔔今日被鸠、明日遇害.....·似此不孝不仁....··朕所治平之天下,斷不可人!《清史稿·胤初傳》

康熙越說越傷心,最後甚至直接跌倒在地。胤礽看到父親如此痛苦的樣子,也嚇壞了,趕緊表示:“皇父,除了弑逆之事外,我毫無其他不好之處,絕無此心。”

我相信胤礽是說實話,甚至康熙在那一刻也稍微想明白了些,他覺得胤礽說的是實情,因此讓周圍的人解開了胤礽身上的枷鎖。無奈一說出口,胤礽被廢太子已成定局。

回京後,康熙在祭告天帝的儀式上宣布廢黜太子胤礽,並將其圈禁在鹹安宮中。然而,在胤礽被廢太子之後,發生了兩件事,導致康熙改變了態度。

首先是胤禔這個老大的喪心病狂行爲,他錯誤地判斷形勢,居然說出

“今欲誅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

這種沒有親情的言論。而且他壓制與困擾著太子的行爲也曝光了。這可說是莫大的助攻,爲胤礽的怪異行爲提供了理論支持。

因爲康熙在某種程度上也相信胤禔的魇鎮之說,這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是群臣們擁立八阿哥事件,回想起胤礽從被逮捕到被廢止太子僅僅12個小時不到,情緒逐漸平靜的康熙漸漸認識到自己的沖動。無論胤礽的舉止多麽奇怪,他絕對不可能謀反。相反,其他兒子的不安分容易帶來更嚴重的危險。于是康熙決定複立胤礽爲太子,只是如何收回自己失言的問題。

康熙進行了精心的安排,一方面讓大臣們推舉新的太子,另一方面則暗中找來李光地這位備受尊敬且支持嫡長子傳統的漢人大臣,通過秘密暗示,讓他聯絡其他大臣以複立胤礽。然而,此時的李光地可能爲了自保而裝糊塗,完全沒有按照康熙的意思去辦。最終,在推舉現場,軍工集團竟然集體擁立八阿哥胤禩,康熙表示不滿後,軍工集團依然堅稱,除了老八胤禩,無人能選。

康熙最終以自身的威望爲借口,憑借多年的經驗和孝莊托夢來強行複立了胤礽,使得胤礽僅被廢黜半年便恢複了太子之位,當時胤礽已經36歲。接下來,康熙以和稀泥的方式進行善後工作,采取了三管齊下的策略。首先,康熙要求群臣忘記廢太子的事,繼續尊重胤礽。其次,他勸告議政人忘記群臣對老八胤禩的推薦。第三,康熙進行二次大封皇子,安撫其他阿哥,並且直接跳過了老八胤禩。

然而,有時候事情很難逆轉,廢太子的經曆對于胤礽意味著什麽呢?首先,他父親康熙具有強烈的反複無常的特點,其次,他的手足兄弟都希望自己消失。此外,朝堂大臣們反對他,更支持老八胤禩。因此,在《雍正王朝》中,胤礽複立後報複群臣的畫面雖然誇張,但當我們置身其中時,能否對那些擁立老八的大臣們不懷恨呢?說實話,這非常困難,特別是在這種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中。因此,胤礽開始專注于培養自己忠誠的官員小圈子,結果玩火自焚。

胤礽的新班底由索黨殘余勢力與十位九門提督托合齊共同組成,他們通過以托合齊爲核心的酒局來組織拉幫結派。然而,“托合齊酒局”的名單很快被八爺黨的官員泄露給了康熙,間接導致了胤礽第二次被廢黜。

可以看出,這個名單上不僅有九門提督托合齊,還有兵部尚書耿額、刑部尚書齊世武,以及伺候康熙起居的太監總管梁九公等康熙的親信。這使得胤礽無論是突然逼宮康熙還是下毒都變得太容易了。因此,此時的胤礽無論是否有謀逆之心,至少已經具備了謀逆的能力。再加上胤礽曾說過的那句千古名言:“古今天下,豈有四十年太子乎”。

康熙展示了自己的雷霆手段,托合齊被打敗殆盡,齊世武被活活釘在牆上而亡,耿額被處以絞刑,梁九公被終身監禁。

康熙五十一年,康熙徹底下定決心,第二次廢除了胤礽的太子之位,不過這次康熙的情緒更加穩定。

康熙自己也說:

前次廢置,朕實憤懑,此次毫不介意,談笑處之而已。

並且他聲明絕對不會再次複立胤礽。對于39歲的胤礽來說,這次被廢除也算是一種解脫,作爲太子的他一直站在政治漩渦風口浪尖,終于可以暫時放下重擔,享受一段甯靜。盡管此後胤礽曾試圖複出,但他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家庭上。

大家可能對胤礽被廢後的生活並不了解。盡管他被限制了自由,但他的生活待遇依然十分優越。在被圈禁的11年中,胤礽共生育了6個兒子和7個女兒,共有13個孩子,可以說是兒孫滿堂。

康熙六十一年,胤礽正在鹹陽宮中被幽禁,這一年康熙去世,此時的胤礽48歲。他得知自己曾經拳打腳踢的老四成爲了新的一國之君,曾經一起遭罪受苦的老十三也成爲了總理國務的怡親王。

對于此時的胤礽,我們很難想象他內心的所思所想。但是經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胤礽或許早已釋然。而且,在雍正登基後,雍正對待胤礽非但沒有報複,反而對他照顧有加。兩年後,胤礽因病病逝,享年50歲。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胤礽還托人帶去了自己的遺言,向雍正表達了最後的心願。

臣當日與皇上雖無好處,亦無不好處。臣得罪皇考,系大不孝之人,應將臣棄置不問,乃蒙皇上種種施恩甚厚,臣實感戴靡涯。臣今福薄,療已至此,安敢虛言。前若賜臣二寸白紙一條,豈能延至今日乎?識者自必知之。荷蒙聖恩,別無他願,莫得生存而己。《雍正朝起居注》三年十二月世五日。

“皇上臣和您當年的關系呢,談不上好也談不上壞,臣當年對不起我們的父親,算是大不孝的罪人了,按說您應該將臣置之不管的,可是承蒙您的照顧,臣這兩年的日子過得還不錯,臣很感激,如今臣病成這個樣子,也沒必要說好話哄您,其實我們都知道,皇上您登基之後如果想殺臣,臣是絕活不到今天的,不多說了, 謝謝您皇上。”

胤礽死時正值寒冬,雍正呢也是不顧部分大臣的反對,冒雪親自前去祭奠了胤礽。還追封胤人爲理親王。此後雍正正式確立了秘密隸處的制度,清朝再無皇太子,中國曆史上的最後一位太子也就此落幕。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