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床”外長,又惹非議?德外長:對待中國,不能重蹈對俄覆轍

科羅廖夫 2024-05-17 09:39:41

據觀察者網報道,由“蹦床運動員改行”的德國外長貝爾伯克日前表示,該國已經全面調整了對華戰略方針,以實現供應鏈的多樣化,同時與中國保持強有力的貿易關系。同時貝爾伯克公然渲染所謂的“中國軍事威脅”。公開宣稱:跟中國打交道,不能重蹈對于俄羅斯的覆轍,不能再犯對俄羅斯的錯誤。

不久前,德國總理朔爾茨訪華的時候,帶來了一個龐大的官方和商業代表團,其中就包括環境、農業和交通3名內閣部長,還有寶馬、奔馳等大財團的高管。由此可見,在德國工業和經濟受俄烏沖突影響而風光不再的情況下,朔爾茨當局帶領龐大的代表團訪華,顯然是有心找中國合作來的。

不過,相比于朔爾茨尋求加強對華合作的熱情,德國政府內部有些政客卻存心在給中德關系潑冷水,企圖給兩國間的經貿合作設置障礙。

貝爾伯克在訪問澳大利亞期間,在接受澳媒采訪時做出上述對中國充滿了敵意的表述。並且貝爾伯克頻繁挑撥離間,試圖挑起澳新和中國的緊張關系。此外,她口裏宣稱“不尋求與中國脫鈎”,但卻將中德關系與俄德關系相提並論。

貝爾伯克表示,德國因爲對俄羅斯天然氣的過度依賴,導致在俄烏沖突爆發後吃了大虧。所以,她危言聳聽宣稱柏林“擔心像依賴俄羅斯那樣,德國也會在貿易領域依賴中國,以至于無法實施外交政策”。

顯然,在貝爾伯克看來,德國在天然氣領域上吃了依賴俄羅斯的“大虧”,這種虧不能在中國那裏再吃一次。所以,在德國交通燈聯合政府內部,以貝爾伯克和經濟部長哈貝爾爲首的鷹派勢力,一直都在抵制中德兩國的經貿和投資合作,成爲了兩國關系的最大障礙。

德國的確是在俄羅斯天然氣供應問題上吃了大虧,但那是柏林那幫政客在咎由自取造成的惡果。德國當局爲了配合美國制裁俄羅斯,全面切斷與俄羅斯的能源交易。爲此,德國政府在2022年將新建成准備投産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並逐漸減少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以至于在當時被德國網民大罵“腦殘政府”。

其實也別怪德國網民會大罵“腦殘政府”,因爲柏林當局在俄烏沖突爆發後,所做的一切純粹就是在替美國利益服務。因此,德國與美歐盟友緊密合作,對俄羅斯實施前所未有的制裁,並對全力爲烏克蘭提供軍事支持,讓這場對歐洲經濟帶來致命性破壞的沖突持續至今。

要知道,在沖突爆發前,德國從俄進口的天然氣占該國總進口量的40%以上。德國拒絕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卻不得不花上數倍的價錢從美國進口天然氣,所付出的不只是成本高昂的代價,同時還伴隨著能源危機和通貨膨脹。由此而導致的後果,就是德國經濟因陷入滯脹泥潭,以至于淪爲了拖累歐元區經濟增長的“歐洲病夫”。

德國因切斷與俄羅斯天然氣供應,導致該國經濟陷于衰退狀態,說穿了這些都是他們自找的。而柏林的某些政客不反思自己所犯下的嚴重錯誤,反而上綱上線將中國與俄羅斯相提並論,企圖用對付俄羅斯的那一套來“減少對中國的依賴”,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將德國經濟帶入死胡同。

要知道,德國表面上吹噓“徹底切斷與俄羅斯的天然氣交易”,但實際上該國因承受不起美國天然氣高昂的成本代價,一直都在通過第三方偷偷進口俄天然氣。即便如此,還是給德國經濟和民生造成嚴重的影響。這實際上已經足以說明,柏林當局清楚無法與俄羅斯完全脫鈎,即便是“減少對俄能源依賴”,仍然讓該國經濟付出慘重代價。

德國減少對俄天然氣依賴,已經把該國經濟和民生搞得雞飛狗跳。如果再聽信貝爾伯克有關“減少對華依賴”的蠱惑,勢必會給德國經濟造成進一步傷害。而朔爾茨不久前帶領龐大政府和商業代表團訪華,就是避免德國經濟走入死胡同的明智之舉。所以說,貝爾伯克如果真爲德國老百姓的福祉著想的話,就應該成爲中德經貿合作推動者,而不是扮演攪屎棍的角色。

1 阅读:995
评论列表
  • 2024-05-20 09:09

    政客而已,根本不是爲了本國利益,是美國的臥底

  • 2024-05-20 22:12

    政治可不是蹦床!

  • 2024-05-20 19:09

    這樣的政客是誰選上台的呢?

科羅廖夫

簡介:奉獻原創分析和有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