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蘇童在董宇輝直播間談《收獲》雜志故事:在文學的珠穆朗瑪峰上插一面旗

九派新聞 2024-02-28 22:20:41

繼《人民文學》後,著名文學雜志《收獲》也走進了董宇輝的直播間。

2月28日20時,作家余華、蘇童,《收獲》雜志主編程永新一起來到董宇輝“與輝同行”直播間,談起他們與《收獲》的故事。

余華、蘇童、程永新聚首董宇輝直播間。圖/海報

談及第一次在《收獲》發表文章的心情,蘇童回憶,《收獲》的地址他很早就記在心中。

1986年,短篇《青石與河流》是他作爲青年作者在《收獲》的首次亮相。有一次,作家張抗抗認出他是蘇童,當時蘇童尚未聞名文壇,“我心裏想她怎麽會認識我?她說,看了我在《收獲》上發表的《青石與河流》。”

他形容,《收獲》這樣的文學刊物是青年作者想攀登的文學最高峰,“一面紅旗插上去,能興奮幾個月,會覺得這就是我的立足之本。”

作者與文學雜志的聯系,在時代更叠中已大有不同。但蘇童感慨,《收獲》對于他和余華來說,是一條溫馨的道路。當時《收獲》與青年作者的關系極爲緊密。“所有《收獲》重要的時刻我們都在。”

《收獲》于1957年由巴金、靳以創辦,是新中國第一本大型文學雙月刊,被譽爲“中國當代文學史的簡寫本”。《收獲》創刊號上首篇作品,是魯迅先生未發表過的一篇重要講稿《中國小說的曆史的變遷》。作家余華、蘇童、格非、孫甘露等人,均是在《收獲》亮相,再走向文學高峰。2013年蘇童首發于《收獲》的長篇《黃雀記》獲第九屆茅盾文學獎。

在直播間對談時,余華形容《收獲》與中國文學的關系,“當《收獲》不太好的時候,一定是中國文學低谷的時候。”

九派新聞記者 萬璇

編輯 吳迪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