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一百單八將只有四個真好漢,盧俊義、林沖、朱仝爲何都不能入選?

半壺老酒半支煙 2024-05-02 11:45:15

梁山一百單八將有幾人能算真好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應該用一句歌詞來給好漢下一個定義: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

據《大唐新語·舉賢》記載,武則天曾問狄仁傑曰:“朕要一好漢使,有乎?”狄仁傑向她推薦了張柬之,最後張柬之與桓彥範、敬晖、袁恕己、崔玄晖誅殺張易之、張昌宗,興複了李唐社稷。

不同時期對好漢的定義不同,不管怎麽看,宋江李逵都算不上真好漢:宋江口蜜腹劍反複無常,李逵欺軟怕硬酷似昆山龍哥——戳暈歌女、斧劈孩童、爭面打老漢,被羅真人收拾得喊爹叫爺,被燕青摔得沒脾氣。

李逵看人下菜碟,遇到比他強橫的,就會變得比綿羊還乖,所以算不得真好漢,同樣道理,豹子頭林沖、玉麒麟盧俊義、美髯公朱仝也都算不得真好漢。

林沖身高八尺豹頭環眼燕颔虎須,長得有些像張飛,卻沒有張飛怒鞭督郵的勇氣,老婆被高衙內欺負,他卻阻止魯智深動手,還違心地替高衙內開脫:“原來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內,不認得荊婦,時間無禮。林沖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頓,太尉面上須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沖不合吃著他的請受,權且讓他這一次。”

跟林沖的懦弱截然相反,魯智深則是豪氣幹雲:“你卻怕他本官太尉,灑家怕他甚鳥!俺若撞見那撮鳥時,且教他吃灑家三百禅杖了去!”

林沖的忍讓,並沒有換來高家父子的“寬容”,林沖在受誣陷充軍發配之前,又退了一步——將妻子休掉,便于高衙內合情合理合法地“追求”:“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穩,誠恐高衙內威逼這頭親事……明白立紙休書,任從改嫁,並無爭執。如此,林沖去的心穩,免得高衙內陷害。”

林沖想通過休妻避免高衙內繼續陷害,這做法,跟千年以後的很多人比較相似,很多像林沖一樣有固定地位和收入的人,是心甘情願將妻子獻給道台、府尹、知縣的——一看官銜,大家就知道咱們說的是清朝的事情,大家不要拿身邊的人對號入座。

林沖在高家父子面前忍氣吞聲,卻一刀攮死了收留他的白衣秀士王倫。梁山原本就是王倫的“産業”,他收留林沖是情義,不收留也是天經地義,這就像某人好不容易開了一個公司,偏有一幫人要來“入股”,而且必然占大股,被拒絕後,內部中層幹部幹掉了董事長,把外來人扶正,自己還是當老四——林沖在晁蓋上梁山前排在王倫、杜遷、宋萬之後,火並王倫之後,排在晁蓋、吳用、公孫勝之後。

林沖這樣的人要是能稱得上好漢,他的前妻會死不瞑目,魯智深也會嗤之以鼻。當初在大相國寺林沖與魯智深義結金蘭並拜魯智深爲兄,後來兩人重逢,魯智深就只肯管林沖叫“林教頭”了。

林沖該出手時不出手,反而變相獻出妻子以求自保,盧俊義雖然武功高強,但是最後卻並沒有敢向害得自己家破人亡的宋江吳用報仇,反而拜倒在宋江腳下,堅決不肯坐頭把交椅。

人們常說昏君奸臣把好漢們逼上梁山,可是我們細看一百單八將,真正被逼上梁山的,居然只有林沖一人而已:魯智深武松最先上的是二龍山,盧俊義和朱仝、安道全等人,都是被宋江吳用坑上梁山的。

盧俊義、秦明、扈三娘家破人亡的始作俑者都是梁山強盜,他們不肯替親人報仇,就已經失去了做好漢的資格,朱仝象征性地表示要殺李逵爲小衙內討個公道,結果卻又跟李逵化幹戈爲玉帛,成了並肩作戰的“兄弟”。

即使朱仝殺了李逵,他也算不得一條好漢,我們看一看他在郓城縣的所作所爲,就知道他跟宋江一樣,都屬于貓鼠同眠的汙吏:都頭和押司都不算有品或不入流的官員,而是黑衣吏(也叫皂吏,屬于高級衙役,沒有俸祿,全靠知縣補貼)和灰衣吏(文職如師爺、押司、文案),小吏是不可以參加科舉考試的。

朱仝家裏有錢,謀了個馬兵都頭吏職,抓賊的事情一件沒幹,卻先後放走了劫匪晁蓋和殺人犯宋江雷橫。

說雷橫是好漢,水浒的作者施耐庵肯定不會同意,他專門寫了兩首詩評價朱仝和宋江,第一首:“捕盜如何與盜通,只因仁義動其衷。都頭已自開生路,觀察焉能建大功。”第二首:“保正緣何養賊曹,押司縱賊罪難逃。須知守法清名重,莫謂通情義氣高。爵固畏鹯能害爵,貓如伴鼠豈成貓。空持刀筆稱文吏,羞說當年漢相蕭。”

說起晁宋江與朱仝,我們不禁想起清雜劇《京兆眉》中的一段話,用在他倆身上也很合適:“這兩個賊首只是坐在家中安享徒子徒孫的貢獻。閑時,出入衙門,結交官府,用贓款贓物賄賂當道。因而那些捕盜的公人,反替他們做向導,本應審問賊盜的官府,倒成了他們的護身符,真是官賊一氣,貓鼠同眠,倒黴的只是平民百姓。”

李卓吾先生點評水浒,也給出了比較客觀的評價:“梁山泊賊首,當以何濤(官府中人也是害民之盜。阮氏三兄弟對此深有體會)、宋江爲魁,朱仝、雷橫次之。一邊問個走漏消息,一邊問個故放賊犯,想他四人亦自甘心。朱仝、雷橫、柴進不顧王法,只顧人情,所以到底做了強盜。”

李卓吾提出了解決朱仝等汙吏害民的辦法:“從來捉賊做賊、捕盜做盜,的的不差,若要真正除得盜賊,只須除了捕快爲第一義。”

宋江殺死閻婆惜後,朱仝上下打點爲其脫罪,閻婆惜的母親也不敢喊冤,這倒跟後來的很多事情相似。

朱仝算不上稱職的都頭,武松在大哥遇害前期,還是很尊重律法的,他只是在法律不管用的時候才選擇自己動手,在這一點上,該出手時就出手的武松,顯然比朱仝更勝一籌。

武松不記仇,因爲有仇他當天就報了,所以我們說武松是真好漢,只有西門慶的後人才會反對,說史進和石秀是真好漢,可能也會有人質疑,但說魯智深是梁山大俠、好漢,似乎就沒有爭議了:在您看來,除了魯智深、武松、史進、石秀,還有哪些梁山頭領配得上好漢二字?如果評選梁山四大惡人,李逵會不會落選?

0 阅读: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