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目的:《明史》又一次曲解,朱棣果然被冤枉了

諸史 2024-03-20 23:19:05

永樂三年,朱棣命令鄭和等人通使西洋,至于目的,清修《明史》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迹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可以簡稱“尋蹤”兼“炫富”。

先談追查建文帝的下落,再談宣揚大明富強,因此鄭和下西洋的主線任務是尋找建文帝,支線任務是“炫耀”大明富強。以此來看,朱棣可謂“要面子的膽小鬼”的昏君,因爲耗資億萬、勞民傷財的遠赴海外追查建文帝、兼且炫耀大明富強,怎麽看都是得不償失的買賣!

但問題是,朱棣以燕京一隅之地反抗建文帝,膽略、謀略、智慧皆非常人可比,如此能奪取江山,焉能還怕丟掉江山的建文帝?既然如此,又有什麽理由組建龐大船隊多次遠赴海外尋找建文帝?如此之人,又怎麽會大做賠本買賣,堅持多次遠赴海外“炫富”?

其實,朱棣讓鄭和下西洋,明史給出的只是歪曲的解釋,抹黑朱棣罷了,而真正目的被史書隱藏的太深。

鄭和一共七次下西洋,前六次是在朱棣時期,第七次是在明宣宗時期。

欲蹤建文帝之迹,兼宣揚中國富強,似乎最多二三次即可,沒有必要一再下西洋,畢竟大地主家也沒有余糧。

朱棣要修北京城,又要遠征漠北,還要修大報恩寺,更要下西洋等等,難道明朝富到可以肆意揮霍?以朱元璋制定的超低稅率、以及地方可以保留50%的稅款來說,明朝中央財政比較緊張才是正常現象。

因此,尋蹤與炫富不可能是朱棣的目的,明朝財政也不允許這麽做。

既然鄭和下西洋不可能是尋蹤與炫富,那麽爲何朱棣還讓鄭和多次下西洋呢?其實,真正目的是明朝皇帝不便說、大臣恥于說、民間商賈不想說,因爲這是“求利”!

古代最賺錢的買賣之一,就是與國外貿易,因爲中國的絲綢、瓷器、鐵鍋等在國外市場很大,獲利非常豐厚。對于這一貿易盈利能力,朱棣知不知情呢?

唐朝安史之亂之後,陸上絲綢之路受阻,此後海上絲綢之路興起,唐宋元時的廣州、泉州等地都有著大批外商。明朝之後,陸上絲路依然受阻,唯有海上絲路最爲可能。

那麽,朱棣是不是在打海上絲綢之路,以海貿賺錢的主意呢?

大明會典記載:鄭和船隊攜帶的青花瓷器,在南洋一個瓷盆能賣500貫,一個瓷碗賣300貫,而在中國成本才幾十文;在蘇門答剌國,100斤胡椒只值1兩白銀,而在明朝至少可賣10—20兩銀子。由此可見,當年鄭和船隊賺錢能力是何等恐怖。

明朝之前,胡椒被視爲藥材,但鄭和下西洋後,胡椒卻逐漸變成了調味品,而這源于胡椒的“強制推廣”。因爲明朝一度將胡椒折算成官員工資,名臣丘濬曾說:“今朝廷每歲,恒以番夷所貢椒木折支京官常俸,夫然,不擾中國之民,而得外邦之助,是亦足國用之一端也。”

明代王士性《廣志繹》記載:“三寶太監鄭和西洋回,剩金錢百余萬,乃勅侍郎黃立恭建之(指大報恩寺)。”其中,“剩金錢百余萬”,應該是經營收入。

還有一點令人意外:現代考證發現當時東南亞諸國均接受明朝寶鈔。簡而言之,鄭和船隊除了攜帶貨物可以賺錢之外,拿大明寶鈔也能換回各種物資。

好大喜功的朱棣,必然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必須要尋找財路,“鄭和下西洋”顯然就是朱棣的錢袋子。可見,朱棣讓鄭和下西洋,一下還去了六次,顯然不是什麽尋蹤兼炫富,而是爲了切切實實的利益!

這裏還有一個貿易背景:唐朝時期,東南亞、中亞就與中國存在大量貿易聯系,宋元貿易量更大,但朱元璋禁海之後,結果會如何?結果只能是海外的中國貨價格越來越高、土貨價格越來越低!在朱元璋禁海政策之後,朱棣讓鄭和下西洋貿易,帶來的利潤只會更高。

因此,朱棣能修北京城、大報恩寺、五征漠北等,無疑是有鄭和下西洋帶來的錢財支撐。

但這裏還有一個問題:既然鄭和下西洋是爲貿易,爲何每次都配置數萬士兵?

原因很簡單,當時東西方的海洋貿易,掌握在僧伽羅人(斯裏蘭卡)和滿者伯夷手上,阿拉伯、波斯商船想要到中國貿易必須要給他們交重稅,而中國船只想要去中亞、西亞等,也要給他們交重稅。

顯然,這就嚴重影響海上絲綢之路。因此,無論是爲了自己賺錢,還是爲了維護海上絲路,明朝都必須有所行動,這就是鄭和船隊配置重兵的原因所在。

最終,鄭和擊敗滿者伯夷等強敵,且讓其俯首稱臣,讓明朝主導了東南亞的海上絲路,比如在呂宋設置漢人總督,扶持加裏曼丹島的文萊,還在蘇門答臘島設立巨港宣慰司等。沒有一定軍事力量,焉能做到這些,所謂胡人“畏威而不懷德”也!

上下圖可見,控制呂宋、扶持蘇丹、設立舊港宣慰司,目的就是爲了防備滿者伯夷,確保海上絲路暢通。

因此,鄭和下西洋根本目的是爲了賺錢,同時爲了賺錢而打敗強敵,維護海上絲路安全,客觀上宣揚了大明威福,傳播了中華文明,故而才有萬邦來朝。明史將鄭和下西洋簡單的解釋爲尋蹤與炫富,顯然是在抹黑朱棣。

當然,朱棣的鄭和下西洋,不僅壟斷了海洋貿易,奪了民間商賈海貿之利,而且地方官府與百姓承擔主要成本,因此導致中央官員、地方政府、商賈、百姓等全都反對下西洋,不能做到利益均沾,故而下西洋最終被停止。

但在鄭和下西洋叫停後,不代表此後明朝沒有海貿,如此巨大的利益,最終被某些利益集團壟斷。爲了防止更多的競爭者出現,因而明朝長期海禁,即以海禁名義限制他人涉足海外貿易,而且海禁下的私自海貿還不需要交一分錢的稅費!總之,所謂明朝海禁,只是名義上的海禁,真正海貿一直較爲活躍,只是被某些集團壟斷罷了。

參考資料:明史、大明會典等

2 阅读:210
评论列表
  • 2024-05-27 12:56

    朱棣開海和漢武通西域是可以相提並論的,而且他們的目的也極爲相似,漢武帝的目的,一是找大月氏人一起對付匈奴,二是通商。朱棣的目的,一是聯通阿拉伯人一起對抗蒙古人殘部,二是避開被蒙古人把持的西域商路,對外通商。可惜的是胖子皇帝是個被儒家忽悠傻了的玩意,這兩樣都半途而廢,至此,明朝就成了一副等死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