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譚啓龍書記的警衛秘書去世前,拉著首長的手:我夠本了

冰點曆史 2024-04-24 09:07:58
前言

譚啓龍從一個放牛娃,到解放軍高級領導幹部。這一步步走來,全憑他自己的本事和能力。

建國後,譚啓龍轉到地方,先後在浙、魯、閩、青、川五省的擔任領導工作。

譚啓龍身邊有個警衛秘書,跟隨他多年,深受其影響。直到去世前的那一刻,警衛秘書還說:“首長,我夠本了”。

放牛娃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1933年6月25日,毛主席在瑞金主持召開了“8個縣貧農團代表大會”。這場會議,譚啓龍參加了。

會上,毛主席坐在小方凳上,與到會的貧農代表親切交談。這種感覺,讓譚啓龍感到非常地溫暖,毫無拘束感。

當毛主席來到譚啓龍這組時,他微笑著問:“你叫什麽名字?”、“你家住在什麽地方”、“在家時做什麽?”等。

譚啓龍一一回答,說他是黃塘村人,3歲時父親去世,10歲時母親被國民黨的挨戶團逼死了。

此後,譚啓龍就被姐夫送到叔父家放牛,當了一個放牛娃。14歲那年,譚啓龍加入了紅軍,走上了革命道路。

毛主席聽後,鼓勵他:

“放牛娃是雇農,雇農是農村的無産階級!”

毛主席的話,如同一股暖流流入譚啓龍的心間,讓他感受到了莫大的鼓舞。

此後,譚啓龍便如猛虎下山一般,在多次戰鬥中,表現格外出色。話說,有戰鬥,就會有犧牲。

譚啓龍曾無數次眼見自己的戰友在身邊倒下,從參加紅軍的那天,他就隨時准備爲自己的信仰獻身。

他曾說,自己早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1946年底,譚啓龍因勞累過度吐血了。

當時,正是山東野戰軍進行“宿北戰役”、“魯南戰役”。兩個戰役首尾相連,僅僅用了1個月的時間,就殲滅了敵軍的3個整編師和1個機械化裝甲師。

在宿北戰役最緊張的階段,譚啓龍勞累過度,吐血了。此時的戰爭形勢十分關鍵,譚啓龍忍著劇痛,繼續照常工作。

戰役結束後,譚啓龍指揮的部隊不怕勞累,快速調整部署,轉投到魯南戰役。

兩場戰役下來,譚啓龍的身體遭受到很大的創傷。

這天,譚啓龍靠在戰場上的一棵大樹下閉目緩神。

警衛員江祥康發現他時,看到大樹下有一灘血,見譚啓龍面無人色,周圍又沒人,一時間,他急得眼淚刷刷地流。

江祥康是抗戰時期參加的新四軍,1945年起,成了譚啓龍的警衛員。往後,兩人的大部分時間,一直在一起戰鬥和工作。

在譚啓龍的回憶錄中,有寫過這樣一段話:“在一起工作和生活,我和江祥康建立了很深的革命友情。”

說起來,譚啓龍是孤兒,沒有兄弟姐妹,一直跟在身邊的警衛員,就是比兄弟還親。

譚啓龍被江祥康的哭聲叫醒了,他溫柔地安慰道:“沒有關系。”

接著,譚啓龍伸出手,指著戰場說:

“你看多少同志都犧牲了。打了這麽多年的仗,不知道多少同志今天還在,明天就沒有了。紅軍時期,中央派了我們46個幹部去湘鄂贛蘇區工作,現在還在的沒有幾個人了。我能看到今天,夠本了。”

這番話給江祥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到他臨死時都記著。

1992年,在譚啓龍身邊工作了47年的老戰友江祥康去世了。得到病危通知後,譚啓龍立即趕來醫院,他守在江祥康的身邊。

江祥康撐著最後的氣力,對譚啓龍說:“首長,我夠本了!”

這句話,實在是太令人動容了。譚啓龍後來每次說起此事時,總是熱淚盈眶,不能自己。

幾十年前,譚啓龍說得一句“我夠本了”,沒想到會在這位戰友的心中留存這麽多年!

不需要課堂,沒有說教。

江祥康說,首長打仗,從來在前邊

解放後,譚啓龍在浙江工作,江祥康作爲警衛員也到了浙江。考慮到今後國家主要搞建設,要有本領。譚啓龍就和江祥康商量,要送他到工農速成中學去學習。

江祥康在戰爭年代,也沒學過什麽文化,得到這次來之不易的機會,他非常地高興。

期間,譚啓龍因工作需要,調到了山東。不久,江祥康畢業了,就近留在了浙江工作。

1960年,山東遭到了大災,作爲省裏主要負責人,譚啓龍又累倒了。這時,譚啓龍希望江祥康能來山東協助他。

江祥康得到消息後,馬上就從魚米之鄉趕到了當時困難重重的山東,擔任譚啓龍的警衛秘書。

一來山東,江祥康就跟著譚啓龍下鄉救災,兩人形影不離。

據記載,譚啓龍在山東工作期間,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農村的基層,最多的時候,有近一半的時間在下面。

爲了把工作做好,譚啓龍顧不上家。作爲譚的警衛秘書,江祥康也是顧不上家。

說起江祥康在山東的家,簡直太過簡樸。有一回,江祥康領著譚啓龍的三兒子譚大新來家玩耍。

譚大新後來在回憶錄上,這樣寫道:

“一間房子,除了床幾乎沒有家具,所有的行李、油鹽醬醋和炊具,都放在一張床板上,屋中間是一個煤球爐,煮著一鍋蘿蔔。”

譚大新待了一會兒,出來後,他問江叔叔:“杭州的家是不是比山東的要好很多?”

江祥康沒有直接回答,只是說了這樣一句:“你爸爸打仗,從來在前邊。”

意思很明了,首長從四川到山東,不也是這樣的條件轉變嗎?他作爲警衛秘書,有什麽不妥嗎?

江祥康跟隨譚首長這麽多年,從沒有因爲自己的事,向首長提出什麽要求。同樣,譚啓龍也從來沒有因爲他自己的事,向上邊伸手。

值得一提的是,譚啓龍調到山東來,組織讓他主持山東的工作,在大會上也宣布了這一決定。可譚啓龍卻向中央打報告,希望派水平更高的同志來,他做助手。

不得不說,這就是那個年代的共産黨人!

自從江祥康去世後,往後每年過新年,譚啓龍都會邀請江的家人來家吃團圓飯。

譚啓龍一輩子不喝酒,卻在90歲的壽辰團圓飯桌上,端起一杯酒說:“來,敬江祥康同志。”

不久,譚啓龍去世了。按照他的意願,家人們把他的骨灰安放在他戰鬥過的浙東抗日根據地的革命烈士墓園。

其中,江祥康的骨灰也埋葬在那裏!

譚啓龍和他的警衛秘書的故事,給我們最大的啓發就是: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

0 阅读: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