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潛伏60年的日企,每年收割65億!靠著中文包裝假裝國貨

雲兒說財 2024-04-17 22:20:55

在我國廣袤的大地之上,一款紅白相間的乳酸菌飲料曾經風靡一時,它就是養樂多。

憑借著其獨特的口味和疏通腸道的功效,養樂多迅速占領了國人的餐桌,成爲了一代人的記憶。

可鮮爲人知的是,這看似親切隨和的飲品卻是一只披著國貨外衣的日本狼,多年來,它一直在暗中收割著巨額利潤,讓國人蒙受了不小的損失。

養樂多自1963年進入台灣市場以來,就一直以其獨特的包裝和中文名稱讓人誤以爲是國産品牌。

其紅白相間的瓶身,樸素無華的字體,以及“養樂多”這一朗朗上口的中文名,無一不給人一種親切感,讓人難以將它與日本企業聯系起來。

可就在這看似無害的外表之下,卻隱藏著一顆冷酷無情的商業之心。養樂多株式會社巧妙地利用了國人的愛國情懷,通過中文包裝和名稱,成功地將自己僞裝成了一家中國企業。

憑借著巧妙的僞裝,養樂多在中國市場上迅速站穩了腳跟。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養樂多幾乎占據了中國乳酸菌飲料市場的半壁江山,其日銷量一度高達4000多萬瓶,每年從中國市場收割的利潤高達65億元。

養樂多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一方面得益于其獨特的口味和功效,另一方面也與中國國內乳酸菌飲料市場的競爭格局有關。

在養樂多進入中國市場之前,國內的乳酸菌飲料市場還處于一片空白。

蒙牛和伊利等知名品牌當時的主要側重點還是在營養健康方面,並沒有將乳酸菌飲料作爲重點發展對象。

因此,養樂多的出現填補了中國乳酸菌飲料市場的空白。憑借著其先發優勢,養樂多迅速搶占了市場,並憑借著其獨特的口味和功效,牢牢鎖定了中國消費者的味蕾。

可隨著中國乳酸菌飲料市場的不斷發展,國産品牌也開始崛起。

蒙牛、伊利等國內知名品牌紛紛推出自己的乳酸菌飲料産品,並在口味和功效上不斷創新,逐漸蠶食著養樂多的市場份額。

更重要的是,隨著國人對養樂多真實身份的逐漸了解,抵制僞國貨的浪潮也開始興起。

越來越多的國人意識到,養樂多並不是國産品牌,而是一家日本企業。這種認知上的轉變,導致了國人對養樂多的好感度急速下降。

在國産品牌的沖擊和國人抵制僞國貨的浪潮之下,養樂多的市場份額開始出現下滑的迹象。曾經風光無限的養樂多,如今已跌下了神壇,其在中國市場的霸主地位已不複存在。

對于養樂多年來在中國市場上的所作所爲,國人的憤怒可想而知。

可令國人感到無奈的是,由于缺乏相關法律法規的約束,養樂多並不需要爲其披著國貨外衣收割暴利的行爲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養樂多就像一只躲在陰影中的吸血鬼,它披著國貨的外衣,悄悄地吸取著國人的財富。當國人發現其真實面目時,它卻拍拍屁股走人,沒有任何損失。

這種懲罰太輕的行爲,讓國人感到十分氣憤和無奈。養樂多多年來在中國市場上的斂財行爲,不僅侵害了國人的利益,也損害了中國乳酸菌飲料市場的健康發展。

養樂多的事件給我們敲響了警鍾。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國産品牌的保護,不能讓類似養樂多這樣的披著國貨外衣的外國品牌蒙騙國人,侵害國人的利益。

爲此,我們建議相關部門盡快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對披著國貨外衣的外國品牌進行嚴格監管。

同時,我們也呼籲國人提高警惕,擦亮眼睛,認清僞國貨的真面目,支持和購買真正屬于中國的品牌。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保護我國的民族産業,讓真正的國貨之光照耀華夏大地。

13 阅读:3849
评论列表
  • 張華 24
    2024-05-23 15:42

    養樂多,三得利,伊藤園,寶礦力都是日本品牌

  • 2024-05-22 04:57

    只有那些狗子才在攻擊一個品牌的商品

  • 2024-05-22 10:06

    外國的東西在國內出售的太多太多了吧?只要衛生標准合格消費者想買誰的也無所謂!

  • 2024-05-27 16:11

    所謂益生菌都會被胃酸殺死,根本沒有什麽作用,吃個口味而已。[得戚]

  • 2024-04-19 02:15

    我從來沒喝過

  • YM 7
    2024-05-29 17:17

    支持國産

  • 2024-05-25 19:15

    從沒有買過。。。[笑著哭]

雲兒說財

簡介:一個爲你介紹財經科技的小編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