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江夏湯遜湖邊有座百年古寺,立于幽深小島上,建築風格很少見

喵星人日記 2024-04-23 07:46:32

蒼蒼竹林寺,杳杳鍾聲遠。旅遊在外,尋覓大江南北,山林戶外,總能遇到一方寶刹拜谒,得解心中疑惑,以至于輕盈前行,更加雲淡風輕。與自然戶外境地不同,在武漢江夏藏龍島金龍大街與中洲村交彙處,有一座百年古寺蓮華寺,它建在幽深的湖濱小島上,環境靜谧、布局獨特,尤以西式風格的廟堂建築,非常少見。拜谒蓮華寺,看到其並未完全竣工開放,但布局已有雛形,分外獨特,辨識度滿滿。

前往蓮華寺打卡,可走城市的三環線,在南段下到光谷大道高架,之後轉到楊橋湖大道,過藏龍二橋後在第一個路口向北走到底即是。蓮華寺所在的中洲村與中州島是湯遜湖岸邊的湖灣地,周邊的金龍大街上有公交小巴915和926車次,經停金龍大街中州大道,在步行至中州島岸邊距離也不遠。從沿路的布局看,毗鄰區的面貌確實還與幾十年前一樣,充滿和諧自然的美感。

來到蓮華寺前,大抵也要經過中州島全部區域,它在北邊的盡頭,實際上已經全部規劃爲蓮華寺的範圍。從施工的進度看,與湖濱交彙處早就打樁加圍欄,一直綿延到蓮華寺的核心區,不過,三年前小編來時,現場建設的規模很小,圍欄內部更多是在做類似勘探的工作。如今,整個區域的建設主體已經完工一大半,很多廟堂的外部已經和效果圖一樣,目前差的應該是內部裝飾,區域裏公共道路規劃和建設,完工進度已經大大提前。

走近蓮華寺,在施工現場邊上,還能看到昔日那座廟堂。它被圈在一塊樹林裏,周邊是草坪和荒地,施工的痕迹很大,但似乎是暫時刻意保存著廟堂,于是周邊的樹林和地勢地貌都沒有被破壞。樹林還在生長中,廟宇的框架正常,連窗楞和屋頂都是塵封的狀態。一邊是現代化的混凝土建築,另一邊是小而精致的老建築,黃色、黑色、紅色點綴,厚重的曆史感,讓每一位虔誠的人更加感慨。

順著施工過道走進蓮華寺的核心區,這裏已經算是入口和大門區域了。從布局看,眼前是寺廟建築群的中軸線起點,非常寬闊,往前是主大門,有一座山門,周邊環繞的則是其他廟宇,加起來的規模非常大。整個區域采用的是圓環加圓弧的布局,依托中軸線建設,尤其是兩邊的廟宇殿堂,穹頂加入了金色的圓形,配合淺白的建築外牆,很有幾分西式廟宇風。如此色系搭配,與傳統寺廟的黃色、朱紅和黑色系完全相反,難怪很多人都說“感覺到了國外”。

查閱資料知道,蓮華寺最早建設于清康熙32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曆史上的蓮華寺,一度規模龐大,香火旺盛,一直到2000圓悟法師到訪,才募集四方力量,開始了重建蓮華寺的工程。本身,這個重建的工程就持續了十幾年,現在看到的蓮華寺雛形,已經慢慢完善。沿弧形廟宇走過中軸線,看到這一圈建築目前的框架完全相同,尤其是白色的裝飾內牆外牆,幾乎渾然一體,而後面的禅修生活區,建築規模也不小,且左右對稱,十分和諧。

順著中軸線來到寺廟湖濱的廣場,這裏是巨型觀音像的區域。在寺廟擴建的過程裏,這座雕像一直屹立于此,成爲一方地標。走上廣場主台區域,周邊建設的進度還未完全跟進,更多是自然的狀態,湖岸與湖水,沖刷著泥沙的堤岸,而湯遜湖的湖面,非常寬廣且平靜,對面的藏龍島科技園和綠道區域,植被茂盛,生活小區遍布。

一座蓮華寺,坐落在中州島這邊,更靠近湖濱的區域,又被稱作觀音島,不知道以後寺廟竣工,相關的名字會不會更改。再回到蓮華寺的前廣場,矩形的主體建築,金黃的穹頂,四下對稱的弧形布局,平坦的地磚,十分大氣。拜谒蓮華寺,虔誠走一圈,這人文自然之境,值得好好品鑒。(喵星人日志原創隨筆文字,部分插圖未及時標注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絡刪除)

1 阅读:321

喵星人日記

簡介:專注旅遊隨筆文字,記錄美好詩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