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搜狐科技年度論壇在京舉辦:聚焦前沿科技共論AI發展

青島信網 2024-05-18 12:45:23

信網5月18日訊 5月17日,由搜狐主辦的2024搜狐科技年度論壇在北京盛大開幕。多位院士、科學家與産業界人士齊聚一堂,博覽技術應用發展,觸摸科技創新脈搏。

本屆論壇線上線下結合,開啓全天思想盛宴。搜狐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物理學博士張朝陽發表致辭表示,“科學是人類智慧的發現,科技工程是人類勤奮的結晶。今年我們想必都聽到了智能時代前所未有的轟鳴聲,新的産品、新的應用、新的突破都會不期而至,顛覆著我們既有的認知和生活。”

從國內外科技巨頭開啓“百模大戰”到Sora橫空出世,人工智能一路高歌猛進,深刻改變著我們的經濟、社會結構和就業模式。人工智能將把人類帶向何方?如何朝正確的方向發展人工智能?圍繞人工智能這一重磅議題,現場多位科學家與業內大咖輪番解讀。

所有行業都應該擁抱大模型嗎?阿裏雲智能副總裁安筱鵬在演講中指出,“大模型是人類社會第25種通用技術,對AI使用的廣度和深度將影響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並決定企業成爲顛覆者或被顛覆者。”他認爲,AI大模型正在驅動一切智能硬件,且將重構一切軟件系統,未來只有大模型驅動的手機才是真的智能手機,沒有AI驅動的手機將會在市場上消失。

有學界學者預言,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數字空間和擬人化機器人這三項技術的交叉融合將會産生顛覆性變化,即産生“人類2.0”版本。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譚建榮表示這一預言並非危言聳聽,因爲人類發展就是通過科學技術的進步産生的。他指出,目前對機器人的程序算法仍在人的控制之中,但必須將倫理、規範、技術結合,才能確保機器人造福人類和子孫後代。

“技術是無罪的,有罪的應該是錯誤使用技術的人性”,針對生成式AI的濫用和惡意使用等問題,人工智能學者、中國計算機學會科普工委執行委員、搜狐視頻關注流播主高慶一提出,未來需要更多的教育和培訓,去了解如何識別和防止生成式AI系統引起的欺詐和攻擊行爲。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數字交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複旦大學大數據研究院院長邬江興也強調,生成時代需要正確的技術路徑來實現更安全的AI應用系統,讓人工智能健康向善發展,服務人類社會進步。

近期,Open AI推出了全新“類人模型”GPT-4o,自然交流如真人震撼業界。伴隨著AI技術飛速發展,其在應用實踐中面臨的挑戰和爭議也再次引發擔憂。在《思辨:AI,AI!》圓桌論壇上,嘉賓們圍繞AI技術的成熟度、倫理邊界和未來發展前景展開了深度討論。其中,對于AI是否迎來“奧本海默時刻”這一話題,嘉賓們一致認爲這個時刻尚未到來,現在基于算法的人工智能還沒有自我意識,距離通用型人工智能AGI還有很長的路,但ChatGPT讓這個時間的到來被大大加速。

本屆論壇,除了對人工智能多面性的探討,多位科學家與業界大咖們還分享了關于6G、腦機接口、室溫超導、芯片等前沿科技的最新進展,帶來了一場高密度、高質量、高水准的科學思辨盛宴。張朝陽強調,對科學的探討是近兩年來搜狐科技年度論壇的亮點,他個人也會對此保持深刻關注。(信網記者)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