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罵最多的“天坑專業”翻身?到底哪些專業讓學生滿意度更高呢?

完美校園 2024-05-15 15:17:59

近些年志願填報期間,除了家長考生們著急填報哪個大學專業,很多大學生們也紛紛下場爭論起了到底哪些專業是“天坑專業”。

互聯網上,大家對各專業前景的描繪各執一詞、有時甚至彼此矛盾。

有些人說“快跑,天坑”;在其他人嘴裏反而成了“後悔當初沒報”。

既有學科同時描述成熱門與天坑,也有多年天坑專業被懷疑會一朝翻身。

這讓考生及家長們更加摸不清頭腦,到底什麽專業“比較香”呢?

1.它們爲什麽成爲大家口中的天坑專業?

今年報考季爭議與討論度最大的兩項學科,莫過于新聞學與材料科學。

前者是張雪峰與家長直播時一句“孩子要是報新聞學直接把他打暈”引發的風波,隨之高校教授發文駁斥和官方下場評判,張雪峰因病入院告一段落。

而後者,則是新能源行業興起後,新能源行業的火熱也讓一部分人認爲,材料學與新能源相關的部分研究方向已經“脫坑入風”,成爲了值得追尋的新風口。

因此可以看出,無論是張雪峰建議別報新聞,還是“生化環材”是否是天坑專業的出發點,都是從是否好就業角度評判的。

而諸如“法學”、“漢語國際教育”這種日益就業難、考研難,也被大家公認爲是從“熱門跌入天坑”的學科。

在麥可思關于中國2017~2021屆大學畢業生培養質量跟蹤評價的數據中,包括法學在內的3個專業連續五年被評爲本科“紅牌專業”。

在這裏,紅牌專業指的是失業量較大,畢業去向落實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低的專業。

作爲普通家庭,選擇報考專業時,是否【好就業】、【就好業】一定是重要的決策因素。

2.大學畢業生各專業收入是什麽水平?

不只是“報不報新聞”,如今網上的爭執擴大到每一個專業。

報不報法學?報不報計算機?報不報臨床醫學?大家的觀點截然對立。

網上鋪天蓋地到處都有專業推薦或專業避雷的帖子,不缺信息,但家長與考生們反而容易越看越頭疼,不知道該信誰、不信誰。

在這種情況下,【就業薪資】顯然是一個有著明確數據,幫助考生和家長的選擇提供參考的重要依據。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無論是在城鎮非私營單位還是在私營單位中,就業人員年均工資水平排第一的行業均爲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就業藍皮書數據顯示,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繼續領跑應屆本科行業薪酬榜,2022屆爲7113元。

從月收入增長最快的五大行業類來看,化工、機械等工業領域月收入增長明顯。

本科計算機類專業月收入較高。2022屆本科計算機類專業月收入爲6863元。計算機類專業起薪與2021屆基本持平。

具體看專業,2022屆本科月收入較高的專業是信息安全(7579元)。對比2018屆,電子科學與技術、自動化等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本科專業表現不俗,較五年前起薪漲幅均達到了19%。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雖是近年新增專業但表現亮眼,已跻身2022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後月收入較高專業前三。

五年前唯一進入本科高薪榜前10的人文社科類專業——法語已退出前10之列。

3.大學生就業滿意專業排行榜新鮮出爐

專業選擇參考的另一個重要維度是【就業滿意度】。

就業滿意度是衡量大學生就業質量的重要指標,由畢業生基于自己目前就業現狀、就業感受而得出的主觀判斷。

薪資、福利待遇、就業環境、工作穩定性、行職業發展前景等都可能對這個指標産生影響。

無論是高考選擇專業,還是考研深造,都有著重要參考價值。

整體而言,本科電子信息類、高職鐵道運輸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滿意度較高。

具體到各專業看,2022屆本科畢業生就業滿意度最高的專業是醫學影像學(84%),其後是網絡工程(83%)、播音與主持藝術(82%)、電子信息工程(82%)、微電子科學與工程(82%)。

從地域上來看,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廣州等城市本科生就業薪資及就業滿意度較高。

這幾年來,許多事都在向普通人反複驗證一個殘酷的趨勢——

個體的努力,有時擋不過時代的轉向。

個人能夠把握的、確定的事情逐漸減少,而這時,選擇專業的“成功與否”則成爲許多普通人押上未來數年的豪賭。

不過,也不絕對。

畢竟,人生是曠野,而不是軌道。人生的道路還長著呢!

1 阅读:350

完美校園

簡介:科技,讓校園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