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影視展華策“有風”來:發重磅片單、交出海成績、亮自研AI技術

影視獨舌 2024-03-16 03:03:48

人聲鼎沸,欣欣向榮。昨天,爲期四天的第28屆香港國際影視展,正式落下帷幕。

香港國際影視展是亞洲最大的跨媒體、跨業界的影視娛樂貿易平台之一,也是國際影視行業的風向標。本屆香港國際影視展,是疫情後恢複線下舉辦的第二屆。在2023年點燃複蘇火花後,今年更是迸發出耀眼光芒,吸引了來自25個國家及地區、超過750家展商。

除了香港各大影視公司,還有30多個地區展館,尤其是來自內地的展商陣容強大。現場能看到有近百個優秀視聽項目組團來襲的“上海出品”,也能看到“北京大視聽”帶來的《南來北往》等20部精品項目,産業強省浙江此次共有65家企業參展,還能看到廣東館、山東館特色影視資源推介……阿裏、哔哩哔哩首次參展,與騰訊、愛奇藝、湖南衛視和芒果TV雙平台一起,湊齊了內地中長視頻網站的“五大金剛”。

作爲中國電視劇第一股、國劇“出海”龍頭企業,也是浙企“翹楚”的華策,在此次香港國際影視展上有著相當令人矚目的表現。

在香江之畔,再續延續十余年的“華策之夜”約定;承辦第二屆“華語內容國際傳播論壇”,不負使命擔當;精品紛呈的展台上,一百余場與各國客商的洽談有效落地;華策影視集團總裁傅斌星更是受邀在關于人工智能的先鋒對談、華語內容國際傳播論壇以及亞洲視頻峰會上,分享在産業尖端上的布局和前沿問題上的華策方案……

可以看出,無論作爲華語影視內容開發、制作和“出海”的排頭兵,還是其于內容生産、産業生態和人才聚集層面的全方位布局,“華策經驗”暖風吹送,引起了國際影視同道的濃厚興趣。而華策集團在此次香港國際影視展上,呈現出華流出海全新升級的戰略眼光和迅速落地的能力,則值得作爲一個範本進行剖析。

出海新片單,講好中國故事的矩陣式內容布局

每屆香港國際影視展上,“華策之夜”都是各大參展客商和媒體重點關注的發布活動。今年的“華策之夜”,有兩大亮點在節展現場激活關注,並成爲近幾天來業內人士熱烈討論的話題。

第一個亮點,自然是華策重點進行“出海”推介的7部精品劇集和5部重磅電影。

此次華策發布的出海劇集片單亮點紛呈,顯示出爆款預訂的品相:

集結國內超一線主創陣容、劍指打造全球化頂級史詩劇集的《太平年》,首次聚焦“納土歸宋”這一中國曆史上和平統一重大事件。

以獨特行商視角打破古裝劇套路的《國色芳華》,聚焦大時代下個體人物的意識覺醒,展現主人公擔負家國大義的同時,又以多元人物的碰撞,展現開放、包容的盛唐氣象。

此外,還有主打國風美學意境的《錦繡安甯》《七夜雪》,以及展現中國當代生活脈動的《承歡記》,側寫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勢在必行》《前途無量》。

既有對當下火熱生活的記錄,又有對中國曆史的挖掘,還有對傳統美學的發揚光大。這個重磅“出海”新片單不僅以質取勝、類型多元,還包含了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樣本,以及能夠有效增強中華現代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的“中國故事”。

如此的劇集出海矩陣,既有助于海外觀衆了解一個現代的中國,也能用優秀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去贏得全世界觀衆的喜愛。

電影項目中,由知名導演畢贛執導、易烊千玺和舒淇領銜主演的《狂野時代》正在拍攝中。原班人馬回歸的《尋秦記》,動作巨星甄子丹首次出演的律政題材電影《誤判》,以及董子健首部自編自導自演、由雙雪濤高分小說改編的《我的朋友安德烈》預計都將在今年上映。

此外,奇幻動作片《刺殺小說家2》也傳出消息正在籌備中。《刺殺小說家》第一部被譽爲“中國電影工業化標杆之作”,第二部期待將再次刷新國産奇幻片視效天花板,影片由路陽導演繼續執導,即將開機。

這一系列電影與劇集形成了內容的差異化組合,同時兼備通過國際電影節展進入海外觀衆視野的潛力,在打造“華流”國際品牌上有重大意義。

華語內容“出海”需要相互呼應、形成矩陣。通過影視“雙輪驅動”,華策集團抓住了流媒體主導下多語種劇集全球流通的新趨勢,對華語內容國際品牌的構建,有兩翼生風的效能。

第二大亮點,則是華策自研AI技術的亮相。

近來,隨著Open AI文生視頻模型Sora的發布,和《our T2 Remake》、微短劇《白狐》和動畫片《千秋詩頌》等國內外全文生視頻AI影視作品的問世,AI技術對影視行業的生産力釋放和顛覆潛力,再次成爲業內人士關注的問題。

在這次“華策之夜”發布上,我們驚喜地看到現場發布的華策熱劇新劇爆款視頻中,有約9秒的內容是由華策集團AIGC應用研究院,通過自研文生視頻科技生成,占到總時長的8%。據報道,華策相關技術團隊通過對開源技術的學習吸收和消化,通過目前技術儲備已能實現4秒時長的文生視頻。

雖然從文生視頻的長度來看,一個影視企業的自研AI應用技術很難與Sora相匹敵。但從版權歸屬、技術積累的角度來看,華策顯然站在了AI技術影視轉化的前沿。

要知道,華策集團作爲中國最大的影視內容公司之一擁有5萬小時的版權內容。雄厚數字資産再加上AI技術的叠代進化,內容版權資産未來所能創造的價值以及可以打開的想象空間,體量巨大。

打造國際品牌,把華語劇送達每一個需要的角落

由國家廣電總局國際合作司主辦的“華語內容國際傳播論壇”,自2023年開始在香港國際影視展舉辦,是疫後助推影視産業複蘇的重要舉措,也是聚攏各國業界代表,探索新常態下華語內容“出海”新路徑、分享新經驗的重要場合。

今年的“華語內容國際傳播論壇”以擁抱新科技、新業態,講好中國故事、共享精彩視聽中國爲主題,由華策建設運營的中國(浙江)影視産業國際合作區,再次成爲承辦方。

論壇上,來自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一線流媒體平台Viu、華策影視、日本SPO娛樂公司、檸萌影視、哔哩哔哩等的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專題分享。

華策影視集團總裁傅斌星分享的關于華策的“出海”經驗和正在進行升級的出海模式,有一些關鍵信息相當值得關注。

首先,她分享了2023年華策“出海”的典型案例《去有風的地方》的成績。

這部助力中國鄉村振興的田園治愈劇,不僅在國內熱播,也在國際市場收獲熱情“追捧”。《去有風的地方》與國內播出同步,以英語、越南語、印尼語、西語、阿語、法語6個語種上線Youtube平台,現播放量超過6000萬,覆蓋人數超5億人次。去年4月份登陸Netflix,在海外主流劇集專業評分網站My Drama List上評分高達8.9,並登上北美Rakuten Viki首頁推薦華語劇集Top 1。同時,它還走入金磚國家和廣大非洲40多個國家的主流官方頻道播出。

其實,除了《去有風的地方》,2023年華策的《向風而行》《三分野》《我可能遇到了救星》《與君初相識·恰似故人歸》均取得了優異的海外播出成績。

其中,聚焦民航的都市行業劇《向風而行》,被譯制成越南語、泰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在海外播出,播放量破5600萬,覆蓋人數超4.5億。主流劇集評分網站My Drama List 達8.1分。

展現浪漫東方美學的古裝劇《與君初相識·恰似故人歸》自2022年5月開始海外播映,已在Netflix平台、越南、泰國、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北美地區播出,並被翻譯成包括英語、阿語、西語、法語、泰語、俄語、越南語、印尼語、波蘭語等十幾種語言。在YouTube平台上,該劇播放量共計破1億次,展示次數破8億,總播放時長破8000萬小時,點贊量破百萬。

其次,華策劇集能于2023年取得如此優異的“出海”成績,並非平地起高樓,而是受益于長期主義的理念:國際團隊致力于三十年深耕海外市場,近年來更深入研究受世界各國年輕人歡迎的話語方式,精准剪輯、傳播、運營原創劇集,不斷調整適配本地化的運營模式。

據傅斌星介紹,10多年前,華策集團就與 Youtube、Netflix、Facebook等國際流媒體平台深度合作,自主創建了全球傳播 “一張網”,目前已建有100多個頻道,海外訂閱用戶超 2000萬人。華策的新媒體運營團隊已能覆蓋13種語言。

運營團隊對跨文化傳播的規律研究和本土化運營,讓華策劇集實現了國際口碑和粉絲的積累。一年來《向風而行》《三分野》等劇國內外同步播出時,國際粉絲追更、熱評,已經毫不遜色于國內觀衆的熱情。

同時,華策集團還在不斷推動合作模式創新。不僅要讓華語劇成爲海外觀衆的嘗鮮“小點”,還要成爲日常“需要的”,不能繞過的“大菜”。

通過與以Viu爲代表的國際流媒體平台合作,華策的《以家人之名》《下一站是幸福》《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等多部展現中國當代年輕人積極向上風貌的原創電視劇以劇本模式,分別出口到韓國、日本、越南、泰國、土耳其等國家。《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韓國版、《下一站是幸福》泰國版都已在當地播出。

近年來,隨著國內外流媒體平台的大發展,影視內容的跨語種、全球化傳播迎來空前利好,華語劇集的全球影響力也顯著提升,華語劇全球傳播需求激增。站在時代浪潮上,華策的“出海”目標,也從走出去、走進去,提高到了“走得響”。想要“走得響”,在講好中國故事的基礎上適配海外傳播需求很重要,技術賦能解放生産力、提高海外傳播效率也很重要。

通過對近兩年華語劇“出海”情況的整體梳理,我們發現華策不僅影視劇出口數量、內容時長,持續多年全國第一,出海覆蓋的國家、語種、渠道也全國第一。然而,華策的國際化業務團隊規模並不龐大。能實現如此的“出海”成績,除了經年的發行資源積累、精准高效的營銷策略, AI技術賦能正在逐漸帶來更多驚喜。

AIGC賦能國際傳播,融在實踐中落在産品上

在國內影視內容企業中,華策對技術研發的投入規模和持續性,一直處于領先地位。

在本次香港國際影視展上,華策系統發布了其在AI技術研發上的成果和實踐應用。

目前,華策的産業AI模型已經可以達到“3分鍾完成一部IP作品的初篩評估,30分鍾完成百萬字作品內容精確評估”的使用效果。從這一模型衍生出的AI小說篩選、內容評估等工具已經得到了公司生産板塊包括電視劇、電影、短劇等制作團隊的廣泛應用。

以內容評估工具爲例,華策的影視內容提取評估工具,不僅支持對庫存版權內容的價值進行快速評估,也能幫助開發團隊對市場上的影視作品進行快速分析。這些成果應用,能夠顯著提高華策整體的影視內容開發和運營決策的效率。

同時,華策還開發了多種有廣泛應用場景的大模型AI工具。其中,AI翻譯工具支持阿拉伯語、西班牙語、法語、日語、英語等多種語言,可以實現影視劇台詞的快速多語言翻譯,還有自動的字幕合成工作。這對國劇海外傳播效率的提高,顯然有極大幫助。

從背著海報去國際節展擺攤做起,到現在香港國際影視展上,“華策之夜”、國際傳播論壇、展台參展的三線並進,回望華策三十年來越走越寬的“出海”之路,讓人既興奮又感慨。“大事起于難,小事起于易”。華策的“出海”進階之路充分證明,知行合一,看准浩浩蕩蕩華流出海的方向,同時以最快的速度落地實踐,是一個影視龍頭企業保持旺盛生命力和穿越周期的應變能力的關鍵所在。

在建設文化強國、提升文化軟實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之路上,作爲一個曆32年發展始終懷抱家國情懷的行業龍頭企業,華策的視野和格局隨著國家崛起與時俱進、不斷突破,創制並傳播爲全世界觀衆喜愛的華語內容,這個正向科技驅動的綜合型國際化傳媒集團邁進的中國文化企業,飽受全球觀衆與市場期待。

【文/鐵皮小鼓】

0 阅读:1

影視獨舌

簡介:此用戶有點懶,還沒有正式介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