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河北省修複曆史遺留礦山5萬畝、濱海濕地1005公頃

河北新聞網 2024-04-23 09:00:23

河北開展世界地球日主題宣傳活動

去年全省修複曆史遺留礦山5萬畝、濱海濕地1005公頃

河北日報訊(記者苑立立 通訊員任白羽)今年4月22日是第55個世界地球日。當天,省自然資源廳聯合省地礦局在河北地質大學開展第55個世界地球日河北省主場宣傳活動,旨在引導公衆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推動建設美麗中國,共同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地球家園。

省自然資源廳總工程師、一級調研員魏風華介紹,2023年,省自然資源廳堅持系統修複、綜合治理,紮實推進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建設。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持續實施生態保護修複工程,完成營造林627萬畝、修複治理退化草原44萬畝、防沙治沙187萬畝,超額完成年度任務。持續推進生態修複治理,修複曆史遺留礦山5萬畝、濱海濕地1005公頃。67家礦山列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秦皇島七裏海潟湖濕地、滄州南大港濕地、邯鄲紫山礦山等生態修複經驗在全國推廣。

今年世界地球日主題宣傳活動以活動周的形式開展,時間爲4月22日至4月28日,主題爲“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活動周期間,河北省將在新媒體平台發布《數說河北》《美麗河北》等7張長圖,全面展示河北在山、水、林、田、湖、草、沙七方面的自然資源治理成效,並推出系列動畫視頻,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向公衆普及河北自然資源政策法規。同時,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自然資源科普基地將圍繞宣傳活動周主題,開展科普講座進社區、進學校等活動,向全社會普及自然資源和地球科學知識,進一步營造崇尚生態文明的良好氛圍。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