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傳統文化推薦官成都市文化館開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美育課程”

愛看頭條 2024-05-18 17:30:55

紅星新聞網(記者 但唐文)5月18日報道觀看漢服表演、觀摩學習非遺技藝、動手參與制作非遺産品、和“文旅志願服務搭子”交流分享心得……5月18日上午10點,由四川省文化館主辦、成都市文化館協辦的“‘巴蜀春風 美好生活’——我的美育學校•做傳統文化推薦官”在成都市文化館開展,71位青少年文旅志願者和家人一起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美育課程”。

束發盤髻、衣袂飄飄的漢服表演吸引了衆多市民的目光,40名小文旅志願者們穿著精美漢服款步上場,她們手持燈籠,翩翩起舞,舞出了萬家燈火下的平安與喜樂。台下的觀衆完全沉浸在這段漢服舞蹈的美好時光中,在小志願者走下舞台後,觀衆們爭相與其合影。

“這是孩子從沒經曆過的非遺體驗,對孩子、對家長都非常有意義。”一年級學生李思源家長說。文化館大廳內,六位由剪紙、皮影、面塑、繩編、糖畫、年畫非遺傳承人組成的文旅志願者隊伍,正在各自的“攤位”前,爲來館的市民展示非遺作品和技藝,生動講述非遺傳承故事,手把手教現場小朋友體驗非遺産品的制作。四年級學生田悅駿開心的說:“一下子見到這麽多非遺項目,認識這麽多能工巧匠,我最喜歡的是皮影表演,真的太棒了!” “今天我第一次走近這麽多非遺傳承人,第一次接觸到繩編並做了一條手鏈,還找到了這麽多志同道合的‘文旅志願服務搭子’,一舉多得。”七年級學生賀愛月說,他的媽媽馬上補充說:“這是孩子第一次做手工!”

活動結束後,參加活動的文旅志願者和家長們在一起交流了志願服務心得。 來自西華大學的學生陳怡和程曉是第一次通過四川省文旅廳“智遊天府”微信公衆平台參加文旅志願服務活動,相比其他類型的志願服務活動,互動性強、現場群衆體驗感好、傳統文化氛圍濃郁是她們最大的感受。“下次再開展這樣的文旅志願服務活動,我們還要報名參加!”她們笑著說。鹽道街小學彙源校區熊老師說,“感謝文化館搭建平台,讓孩子們發現美、體驗美、傳播美,文化潤心,這樣的活動讓她們受益終身。”

“讓小而美的美育課程直達群衆身邊,讓孩子們感受傳統文化的時代魅力,發動家長成爲終身美育學校強有力的助力者,解鎖不一樣的藝術體驗方式,滿足群衆差異化文化需求,是我們開展本次活動的主要目的。”四川省文化館工作人員介紹,本次活動旨在以多元、融合的方式,探索更多構建新型美育空間的新路徑。

近年來,在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科學部署下,面向兒童青少年的美育工作全面加強。“不斷運用陣地服務、流動服務、沉浸式體驗等多種手段,面向社會各界開展全民藝術普及服務,豐富服務內容、提升服務水平,吸引群衆走進文化館,走進更多新型美育空間,讓文化館成爲終身美育學校,需要持續發力、久久爲功。”成都市文化館工作人員說道。

編輯:鄧思璐 責編:高婷 覃峰 審核:馬蘭 黃佳琪 監制:趙若一 王晉升 總監制:李天翔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