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生系險企迎新帥,原人保總裁傅安平成珠江人壽“救火隊長”?

老虎財經 2024-05-17 20:30:14

在成立12年之際,珠江人壽迎來了新的“掌舵人”。面對償付能力不足、投資端風險暴露以及依賴銀保渠道等問題,原人保出身的傅安平將扮演珠江人壽“救火隊長”一職。

空缺一年多,珠江人壽總經理人選終于塵埃落定。

5月15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廣東監管局披露的任職資格批複顯示,核准傅安平擔任珠江人壽總經理的任職資格。

事實上,早在2022年8月,市場上就曾傳出,原人保壽險總裁傅安平或將接任珠江人壽總經理一職,時隔近兩年,其任職資格終于獲批。

據了解,作爲一位老保險人,傅安平可謂實打實的保險專業人士,既有豐富的監管經驗又有豐富的保險公司從業經曆。特別是個險渠道建設上,傅安平可謂是人保壽險的重要“操盤手”。

不過,傅安平的擔子並不輕松,曾是保險行業黑馬選手的珠江人壽如今面臨著不少挑戰,2022年以來,再未披露償付能力報告,年報也並未披露資産負債及盈利情況。

如今,從大型險企轉戰中小險企,對于傅安平和珠江人壽而言,無疑都是新的開始。

“老將”傅安平走馬上任

傅安平的履職正式被“敲章蓋印”。

據了解,傅安平早在2022年就曾傳出擬任珠江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珠江人壽”)總裁一職,不過,彼時雙方都沒有正面回應該消息。

2023年4月,珠江人壽發布關于珠江人壽總經理更換的公告表示,由于公司總經理胡國萍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胡國萍不再擔任珠江人壽總經理職務,但未披露繼任者人選。

直到今年5月15日,傅安平的任職資格終于獲得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廣東監管局批准。這意味著總經理之位空缺一年多的珠江人壽迎來了新的“掌舵人”。

事實上,從珠江人壽的人事變動來看,該公司的總經理位置一直十分牢固,胡國萍已經在這一位置待了十年之久。

在珠江人壽之前,胡國萍曾“輾轉”多個中小保險,在2005年至2011年期間,他曾在合衆人壽、國華人壽、信誠人壽工作期間,曆任合衆人壽副總經理、國華人壽執行董事兼常務副總經理、信誠人壽副總經理兼首席營銷業務官,是國內比較早的一批職業經理人。

與胡國萍相比,新總經理傅安平則年輕兩年,從業經曆也顯得較爲“專一”。

資料顯示,傅安平是國內首批精算師,被認爲是中國精算“領頭人”,也是國內精算師考試的發起人和組織者之一,曾作爲起草小組成員參與《保險法》的起草和修訂等工作。

此後,傅安平就進入監管系統工作,先後出任央行保險處副處長、壽險處處長,原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處長、副主任,原北京保監局副局長等職務。

“平步青雲”之際,傅安平卻選擇由監管轉至市場,2005年開始參與籌備建設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保壽險”)出任籌備組副組長。成立後,曆任副總裁,副董事長、總裁、黨委書記等職務。

直到2021年4月,在人保“5855”新政,即男性和女性幹部分別達到58歲和55歲後要退居二線影響下,傅安平卸任人保壽險總裁等職務,出任中國人保集團風險管理部總經理。

16年的人保壽險工作經曆,讓傅安平見證了人保壽險的改革與變遷,爲其積累了豐富的壽險管理工作經驗。

據了解,在人保壽險擔任總裁期間,傅安平主張實行“從銀保業務爲主向個險業務爲主轉變”的經營策略,不斷壓降人保壽險的銀保渠道業務,並發力個險渠道。

在此期間,中國人保年報數據顯示,人保壽險銀保渠道業務收入逐漸從2014年的496.19億元下降至2020年的359.3億元,占人保壽險保險業務總收入的比例也從2014年的61.87%下降至2020年的37.4%。

取而代之的便是個險渠道業務收入和占比的上升,從2014年的190.63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548.17億元,截至2020年末,占比已達57%。

可以說,在人保壽險擔任總裁的這段時期,傅安平是人保個險渠道的重要“操盤手”。

珠江人壽的困局

事實上,傅安平身上的擔子並不輕松,在到任前,珠江人壽就已經陷入經營“困境”,自2021年虧損並陷入償付能力不達標情況後,就再未公布償付能力報告。

據了解,成立于2012年的珠江人壽依靠萬能險,短時間就實現了“排水渠過彎”,甚至一度被稱爲粵派保險業黑馬。

數據顯示,2012年剛成立時,珠江人壽的原保費收入也就508.11萬元,到了2013年,珠江人壽的原保費收入也僅0.24億元。

不過到了2014年,珠江人壽的規模保費已達百億,爲100.76億元。從構成來看,原保費收入爲0.73億元,萬能險爲100.03億元,萬能險占比高達99.28%。2015年,這種趨勢繼續延續,原保費收入1.19億元,萬能險210.08億元,萬能險占比99.44%。

但是自2016年以來,原保監會一再強調“保險業姓保”,還對萬能險的規模、賬戶管理、保障水平、結算利率等進行了完善和規範。同年,更是對珠江人壽開展了萬能險專項檢查,責令公司進行整改。

2016年末,珠江人壽實現的萬能險收入不及100億,同比下降60.56%。萬能險占規模保費的35.43%,占比下降約64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珠江人壽保險業務收入開始走下坡路,一度降至2019年的33.35億元,2020年以來便觸底反彈,逐漸升至2021年的130.9億元,但仍不及巅峰時刻。

屋漏偏逢連夜雨,珠江人壽投資端問題開始不斷暴露。據了解,珠江人壽的不動産投資規模一直處于同行業較高水平,甚至在2019年二季度末,珠江人壽因不動産類資産占上季末總資産的30.72%,違反了原銀保監會的相關規定,責令其不得新增不動産相關投資。

在地産牛市,如此規模的投資無疑會給珠江人壽帶來豐厚利潤,但在下行周期,重倉地産卻直接拖累了珠江人壽的發展。

2021年末,珠江人壽涉及房地産行業的逾期投資資産規模爲30.94億元,減值准備余額合計3億元,其中3筆逾期投資資産本息合計27.94億元,

珠江人壽的保險償付能力指標也不容樂觀,2021年其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爲105.5%,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爲52.75%,均逼近監管紅線。

除了償付能力告急外,過度依賴銀保渠道也成了珠江人壽亟需解決的問題。2020年年報顯示,公司銀郵兼業代理業務收入爲68.3億元,渠道占比高達94%。

值得注意的是,從珠江人壽著兩年披露的數據來看,該公司似乎正在發力建設個險渠道。

2022年的數據顯示,當年原保險保費收入前5名的産品均爲銀保渠道,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前3産品中占比最高的也爲銀保渠道。而珠江人壽公布的2023年數據則顯示,報告期內,原保險保費收入前5名的産品已有一款爲個人渠道,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前3産品均爲個人渠道。

如今,個險經驗豐富的傅安平的加入或將爲珠江人壽多元化渠道建設貢獻新力量。

珠江人壽背後的“合生系”

事實上,珠江人壽當前的現狀與其背後實控人有一定關系。

股權穿透發現,該公司的實際控股人是朱氏家族的朱偉航,其通過廣東珠江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珠江投資”)和廣東韓建投資有限公司間接持有珠江人壽超40%的股權,而公司的其他主要股東也均爲朱氏家族成員。

早年間,朱氏三兄弟朱拉伊、朱孟依、朱慶伊靠地産起家,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如今逐漸形成龐大的商業帝國,産業涉及地産、基建、醫藥、能源、金融、投資等多個領域,總資産規模一度超4000億元。

老大朱拉伊主管廣東新南方集團有限公司,是珠江人壽的第五大股東。老三朱慶伊則主管廣東珠光集團有限公司,是珠江人壽的第二大股東。

而珠江人壽實控人朱偉航則是老二朱孟依的二兒子。作爲三兄弟中最“出名”的朱孟依,旗下主要有合生創展和珠江投資兩個業務板塊,前者從事房地産開發業務,後者則是多元化的投資型企業。

談及朱孟依就不得不提其子女對商業版圖的繼承。2020年初,61歲的朱孟依開始從幕前轉向幕後,其一手創辦的商業帝國也迎來了二代接班。

據了解,其長子朱一航主動放棄了傳統的家族産業,將更多的資金用來投資電競教育、主題産業園、泛娛樂板塊,不僅投資電競産業成立EDG戰隊,還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與廣汽合作,推出了合創汽車。

而次子朱偉航則融入了珠江投資,其在珠江投資曆任融資管理中心總監,華北區域公司副總經理和常務副總經理,並在後續擔任珠江投資總裁助理和副總裁。2019年,珠江投資法定代表人正式交接給了朱偉航。

安排好了兩個兒子的産業後,朱孟依將其旗下最大的資産上市公司合生創展交給了女兒朱桔榕,2020年1月,朱桔榕接任爲合生創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同年,該公司創造了358.34億元的銷售業績,同比增長68.57%,刷新了合生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

不過,隨著房地産市場進入下滑周期,“顯赫”的朱氏家族也受到影響。僅從女兒朱桔榕掌管的合生創展的數據來看,1-4月,合生創展集團及其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的總合約銷售金額爲約人民幣54.04億元,同比下降53.62%。

面對周期壓力,今年一季度,合生創展與珠江投資之間進行了業務重整。在新的組織調整下,23個合生項目和42個珠江項目一同歸入廣州地區公司。合並後,核心管理團隊以合生創展爲主,珠江投資爲輔。

實控人家族的業務調整加上“新帥”傅安平的到任,或將給珠江人壽帶來新改變。不過,珠江人壽未來是否能更加穩健成長能仍需時間的檢驗。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