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用長八開局:一柄“金色巨傘”直射太空,美國人承認比不上

兵器視頻 2024-03-22 13:43:04

中美登月大對決!長八高水平開局,一口氣爲鵲橋二號衛星安排6條“天路”,渾身本領讓美國人直呼比不過。

前言:高空風刮過,火箭及時調整姿態,隨時准備破空登月。隨著一聲令下,長征八號運載火箭載著鵲橋二號中繼星與其他兩顆實驗星正式啓航。僅用半小時,就展示出3項“絕學”爲下一步登月和低軌巨型衛星組網發射,奠定基礎。

(圖解:長征八號運載火箭將鵲橋二號中繼星送入軌道)

1、6條彈道,打造登月“天路”

長八火箭,是我國新一代主力運載火箭之一。

其面世,不僅承擔起80%以上的中低軌發射任務,還填補了我國3-4.5噸運載能力的空白。2022年更是“1箭22星”創造我國一次發射衛星最多的記錄。

但是,這一次卻是長八首次執行登月發射任務。

細數過去用來執行探月發射任務的火箭,我國更多是使用長征三號、長征四號以及長征五號,其作爲三級火箭,擺脫地球引力的動力更大,點火可靠性更高。

既然如此,我們爲何放著長征五號火箭不用,卻選擇長八這款二級半火箭?

理由很簡單,這一次我們主要是爲了發射鵲橋二號中繼星,即便加上天都一號、天都二號衛星,其總重量也不過是幾噸,而長征五號運載能力高達14噸,相較而言,長八更經濟,長五略有些大材小用。

也正是因爲衛星重量不大,長八在地球大氣層跑出“新速度”,幾乎以每秒10公裏的速度向上攀升,最終進入預定入軌點。

值得一提的是,爲了順利將鵲橋二號中繼星送入軌道,火箭研制團隊還提前開始設計彈道,從第一窗口開始,一共找出六條適合奔月的“天路”。

也就是說,爲了服務這位“乘客”,長八足足爲其設計出6套飛行方案,不管中途會遇到什麽突發情況,衛星都能夠順利抵達目的地。

(圖解:金色的星載大型可展開天線)

2、“金色巨傘”直射太空,搭起地月橋梁

那麽,我們爲何要如此隆重地做這些准備,鵲橋二號中繼星有何特殊之處?

報道稱,在鵲橋二號中繼星之前,我國其實還發射了一顆鵲橋一號中繼星,二者相比,鵲橋二號任務更重,它不僅會執行通信中繼任務,搭建起地月通信橋梁,還承載了很多科學探測任務。

據悉,鵲橋二號身上,攜帶了極紫外相繼等儀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無非是一柄“金色巨傘”,它被稱爲星載大型可展開天線,口徑直逼4.2米,其主要用來反射電磁波,實現地球與月球背面的通信。

工作人員介紹說,“金色巨傘”傘面全都由鍍金钼絲織成,這些钼絲相當細,還不到頭發絲直徑的四分之一。

從照片中可以看到,鍍金钼絲密密麻麻纏繞著,可見背後工藝有多麽精致和複雜。

傘骨上則鋪了一層黃色金屬網,這是星載可展開天線反射電磁波的關鍵部件。

除了這柄“巨傘”,鵲橋二號身上還有一“小傘”,名爲二維可驅動抛物面天線,直徑約0.6米,能實時指向地面數據接收站。

換言之,有了大小“金傘”,就相當于下一步嫦娥六號登陸月球背面進行月球采樣,提供通訊支持,甚至是可以應用于未來月球科研站建設任務。

(圖解:鵲橋二號中繼星)

3、這顆國之重器,美國人羨慕了

放眼全球,像鵲橋二號中繼星一樣的地球軌道外專用中繼通信衛星,可以是說中國獨有,時至今日,世界上也只有這麽一顆。

月球背面之所以神秘,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通信困難,人類很難獲取大量月背資料與圖像,有了鵲橋二號,人類在探索過程中,月球探測器將能和地面保持穩定通信。

美國雖然在科技領域占據第一的寶座,但在月球開發上,卻遲遲未能造出這類中繼星,這無疑也反過來限制了美國探月工程。

所以,當聽說我國有鵲橋二號之後,美國人承認自己比不上。

有消息透露,美國還發出借鵲橋二號的請求,而我國也已經同意,助其登陸月背。當然,這並非無的放矢,畢竟只要我們掌握核心技術,就仍能掌握主動權。

此外,若是美國可以通過鵲橋二號順利登上月背,並獲取有價值的信息,那對于整個人類探索宇宙而言意義重大,通過這一點,中國航天開放姿態盡數展現。

(圖解:美國星艦發射視頻截圖)

更重要的是,與美國過去一味阻攔、封鎖手段相比,我們的長八和鵲橋二號,無疑是當著世界面用實際行動告訴美國,“到底什麽才叫做登月”。

爲何這麽說?

想必關注登月的人都知道,前段時間,被美國寄予厚望的星艦開啓第三次試飛,陸續完成發射、分離、入軌任務,但在最後返回大氣層時突然失聯。

即便如此,馬斯克仍認爲這是一次勝利。美國航天局局長納爾遜也表示,星艦此次試射,意味著美國很快就能推進“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乃至搭載宇航員進入月球。

與此同時,納爾遜還信誓旦旦地稱,“在登月上,中國不可能贏”。

只不過,恐怕要讓其失望了。

中國不僅在登月上取得更快進展,連長八運載火箭回收方式也比星艦更靈活、更先進,火箭發射成本更低。

2 阅读:1367

兵器視頻

簡介:讓我們一起暢聊國內外最新資訊、最前沿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