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演員李雪健:我這輩子最正確的決定,就是娶了一個平凡的妻子

帥的飄飄然 2024-05-06 22:19:31

關注我,每天帶來名人感動的故事!

李雪健是著名老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參演過《渴望》、《焦裕祿》、《水浒傳》、《楊善洲》、《一九四二》、《嘿,老頭!》、《少帥》、《光榮與夢想》、《朝歌風雲》等影視作品,獲得過飛天獎、金鷹獎、金雞獎、百花獎、華表獎等殊榮。

李雪健憑借《焦裕祿》獲得金獎和百花獎時,李雪健風趣的說:苦和累都讓一個好人焦裕祿受了,名和利都讓我李雪健得到了。

在這成名的背後,李雪健也是曆經過諸多的艱辛和坎坷。當初,李雪健身患癌症,讓他充滿著焦慮和不安,是妻子一直默默地陪伴著他,攜手闖過了癌症的鬼門關..........

01.

李雪健,1954年出生于山東菏澤的一個農村,一開始父母爲他取名爲“李雪見”,但因爲從小體弱多病,便改名爲“李雪健”,父母希望他能夠健康成長。

1964年,因爲父親“支黔”,一家人隨之遷往貴州凱裏。因爲在這裏成長,這也讓李雪健視凱裏爲家鄉。特殊年代的到來,讓這個幸福的家庭,也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作爲家中兄弟姐妹5人的老大,李雪健主動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經常去撿煤渣,爲幫助媽媽減輕負擔。也在這時,李雪健塑造了遇事平和忍耐、堅毅不懈的心靈和性格。

在學校的時候,李雪健就有著較高的文藝細胞,經常唱著當下流行的歌曲。1970年,中學畢業後的他,就進入工廠成爲了一名工人,業余時間經常唱歌,在全廠的文藝晚會上,李雪健很是活躍。

不久後,李雪健應征入伍。在一次文藝彙演上,李雪健憑借一首《亞非拉人民要解放》被看中,讓其進入到了文工團,成爲了一名文藝兵,跟著去基層表演。

1976年,在話劇《千秋大業》跑龍套的李雪健,有著堅持不懈的努力,靠著一絲不苟的勁兒,得到了導演的賞識,並鼓勵和推薦他去考空政話劇團。

努力的李雪健,也成功考入空政話劇團。雖然有了好的平台,但話劇團裏人才濟濟,根本就輪不上剛進入的李雪健,他也只能在劇團跑龍套,演一些沒有台詞的小角色。

1980年,一直默默等待機會的李雪健,在話劇《九一三事件》中的表現出色,獲得了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這也讓他拉開了演藝輝煌的序幕。

那時候,李雪健是團裏的老好人,在舞台上紮紮實實的宴席,哪怕戲份再小,都會認真對待。而在生活中,也是一個熱心腸的人,只要誰有困難需要幫助,那李雪健就會出現,絲毫不吝啬汗水。

在話劇界拿了獎,有名氣又熱心腸,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其中就有于海丹。于海丹,出身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比李雪健小3歲,身材高挑,相貌端莊,是團裏公認的美女。

有一次,團裏拍攝電視劇《夏天的經曆》,于海丹是該劇的女主角,李雪健只是一個配角,但兩人有不少戲份。在拍攝過程中,李雪健對于海丹很是照顧和關心,生怕這位美麗的女孩受到什麽委屈。

只要沒有戲的時候,兩人就會在一起聊天。隨著相處的融洽,兩人的關系也是越來越好。1983年春節前夕,因爲火車票太緊張,沒有買到回家車票的李雪健,也只能回到宿舍裏。

得知李雪健沒有買到車票回家過春節,于海丹急忙送來了一打電影票,對他說:這些票都是我跟家裏人要的,反正你春節也沒有時間,就可以看電影來打發時間。

爲此,于海丹和李雪健一起去看了電影。時隔多年,他們依然還記得當時的情景,盡管兩人看的電影不知道內容,但有一個細節卻銘記于心,在電影高潮時,兩人握住了彼此的手。

02.

1983年8月,李雪健和于海丹舉辦了簡樸的婚禮,團裏的同事們都參加了。在當時,好友王培公書贈送了一句話:梅花雪中見,珊瑚海之丹。

這一句話,不僅融進了他們的名字,還概括了他們的品格。兩年後,于海丹生下了兒子李亘。爲了能夠讓丈夫一心一意拍好戲,她選擇放棄了事業,退居幕後,安心地在家相夫教子。

雖說離開了舞台,但于海丹卻依然心系舞台,而且一直都會關注著丈夫的演藝事業,默默地支持著他。每當李雪健接了劇本,于海丹也會去研究,和丈夫一起探討,說出自己的理解和建議,並指出丈夫的不足指出。

因爲有妻子的默默支持和陪伴,這也讓李雪健的演技越來越精湛,家裏打理的井井有序,也讓李雪健沒有後顧之憂,安心地投入在演藝事業上。一部電視劇《渴望》的熱播,也使得李雪健一舉成名。

1989年,李雪健接拍了《焦裕祿》。在拍攝時,焦裕祿的女兒焦守雲看到李雪健後,也表明身材不像,比父親焦裕祿胖了。

爲了能夠在形象上符合,李雪健也開始減肥,靠著堅毅的決心,減了20多斤。不但如此,爲了能夠演繹好,妻子于海丹更是找來了一大堆關于焦裕祿的書籍,和丈夫一起寫了幾萬字的人物分析。

因爲准備充分,這也使得李雪健將焦裕祿塑造的栩栩如生,更是一舉拿下了金獎百花雙獎。在頒獎典禮上,李雪健卻說:苦和累,都讓一個好人焦裕祿受了,名和利,都讓一個傻小子李雪健得了。

李雪健得話自然、真誠和謙遜,台下頓時掌聲大作。因爲這個角色,李雪健再度爆紅,成爲了家喻戶曉的明星。

回到家裏,看著日夜操勞變得憔悴的妻子,李雪健很是內疚,感慨的說:“海丹,謝謝你,我的“軍功章”有你的一半。”聽到丈夫的話後,于海丹感動不已,覺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2001年,李雪健去西安拍攝電視劇《中國軌道》,在離開家之前,細心地于海丹就發現了李雪健的脖子上有一個小疙瘩,但她沒有在意,認爲丈夫是上火了。

當時,于海丹沒有在意,李雪健也去了西安。誰曾想,在幾天後,于海丹卻做了一個噩夢,便急忙打了個電話給李雪健,詢問他的狀況如何。

李雪健回答是一切安好,只是脖子上的小疙瘩,變得大了一點。不過,李雪健依然沒有在意,說:其實也沒有什麽,大不了拍完戲後,去做個小手術就是了。

雖然李雪健的語氣很輕松,但于海丹還是放心不下丈夫。于是,她飛奔去了西安。當看到李雪健的那一刻,于海丹淚如泉湧。因爲李雪健很是憔悴消瘦,脖子上的疙瘩顯而易見,這也讓她有了不好的預感。

03.

在于海丹的強烈要求下,李雪健去了醫院接受檢查。3天後,結果出來,是鼻咽癌。得知這個消息後,于海丹悲痛欲絕,要知道,于海丹的父親就是被癌症奪走的生命,丈夫的患病,讓于海丹失聲痛哭。

爲了能夠挽留丈夫,于海丹也急忙回到北京,去尋找醫生詢問治療方案。兒子李亘也是給父親寫了一封信,讓母親于海丹交給父親,同時也叮囑了母親不要先看這封信。

當李雪健打開兒子的心後,就認真讀了起來,只是沒有讀兩句,他就開始哽咽了。內容大概是:爸爸,聽說您病了,我很擔心,也很著急,但我想最著急的一定是您。讓我們冷靜下來好好想一想,現在還不是著急的時候因爲著急也沒有用,我們要有勇氣去面對病情。家裏、劇組都不能沒有您,您一定要挺住,讓我們共同度過這艱難的一關................

當看完這封信後,李雪健抱著妻子于海丹痛哭起來。爲了妻子和兒子,李雪健也重新振作起來,堅定的說:放心吧,雖然病在我身上,但有你們的愛和支持,我會好好地接受治療,爭取早日康複。

還在拍戲的時候,李雪健就遭受到了鼻咽癌的折磨,嚴重的時候,連喝水都咽不下去,甚至只要活動,就會頭暈、嘔吐。

看到李雪健被病痛折磨,導演也選擇讓他休息,先去接受治療,但李雪健愛戲如命,知道丈夫性格的于海丹,也對導演說:就讓雪健繼續拍攝吧,真要停下來是不行的,一邊拍攝一邊接受治療吧。

爲此,導演也將李雪健的戲份安排在了下午,每天上午,于海丹都會帶著李雪健去做治療。即便是遭受病痛的折磨,但李雪健依然堅持認真拍戲,從不拖劇組的後腿,讓劇組的工作人員很是敬佩不已。

因爲采取的是傳統的化療方法,在過程中很是痛苦,這痛苦折磨的李雪健一度想要放棄。而且在同病房裏,有一個病友也是鼻咽癌,在他眼前奪走了生命,這讓李雪健內心充滿著恐懼。

每次在迷茫和絕望時,李雪健就哭著對妻子說:“海丹,要是我走了,你要帶著孩子好好地活下去。”聽著丈夫的話,于海丹內心很是崩潰,但卻不能表露出來,安慰的說:你不是說最愛我和孩子嗎,那你一定要好好地活著。

很長一段時間裏,于海丹處于很是痛苦和難受,但是她不能在李雪健面前表露出來,每當自己獨自一人時,她就痛哭流涕,用她自己的話來說:我願意用我的生命來換取雪健的生命。

而後,于海丹便靜靜地守候在丈夫的身邊,回憶著曾經的美好,讓李雪健保持愉悅的心情,不再有負面情緒。不但如此,于海丹還會陪著李雪健一起鍛煉,在醫院裏慢跑,增強體質。

在于海丹的悉心照料和醫生的精心治療下,李雪健的病情也得到了恢複,這讓李雪健和于海丹相擁而泣,感受著生命的美好。

04.

身體恢複後的李雪健,也繼續活躍在熒幕前,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經典的人物形象,更是拿下了一個又一個影視獎項。

每當站在頒獎典禮的舞台上,李雪健都會談及到妻子于海丹,感慨的說:這些年得虧了我媳婦,沒有我媳婦,哪有我的今天。家裏有媳婦照顧我,每到一個劇組,上上下下都對我很滿意,還有那麽多喜歡我的觀衆,我很感謝大家。

雖然在事業上,李雪健闖出了一番天地,但他心裏很明白,自己虧欠妻子和家庭的太多了,要不是妻子默默無聞在背後支持,怎麽會有輝煌的今天。

正如李雪健所說:完美的人生是不可能有的,但只要活著,就是美麗的,有了這段經曆,會更加珍惜生命,不光是珍惜自己的,也包括愛人、朋友的;更珍惜情感,珍惜人生的每一次機會,珍惜生活的每一天。

-END-

原創不易,敬請點贊關注!

0 阅读:137

帥的飄飄然

簡介:娛樂領域的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