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史料】俄國人對蔑兒乞部的研究

赫歇爾 2024-03-24 10:49:45

參考資料

Гумилёв Л. Н. Монголы и меркиты в XII в. Опубликовано // Учёные записки Тартуского гос. ун-та, 1977. — N 416: Studia orlentalla et Antiqua: П.

Туголуков В. А. Коренные тунгусы (Этническая история и этногенез) // Этногенез и этническая история народов Севера. М., 1975.

拜占庭帝國學者曾提到,在中國邊境有一個“木乞裏”部,柔然汗國被突厥消滅時,大批柔然人逃亡此部,很可能便是蔑兒乞部的前身。

蔑兒乞部(Merkits),于13世紀初並入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他們原居住在今俄羅斯外貝加爾地區西南部和蒙古國中北部。

拜占庭帝國學者曾提到中國邊境有一個“木乞裏”部,柔然汗國被突厥消滅時,大批柔然人逃亡此部,很可能便是蔑兒乞部的前身。

作爲一個獨立族群,蔑兒乞部從中國唐朝開始出現在史料中,成爲“彌列哥”。遼金時期寫作“密兒紀”或“梅裏急”。“蔑兒乞”一詞源自是蒙古語mergen,有“神射手”之意。

《遼史》記載,公元1093年,契丹遼帝國征討蔑兒乞人,將其擊敗。俄羅斯東方史學家葉夫根尼·克恰諾夫(E.I. Kychanov)相信蔑兒乞人可能是葉尼塞吉爾吉斯人的一部分,是黠戛斯汗國的部落之一。

鐵木真家族與蔑兒乞部之間的有著強烈仇恨,從1191年到1207年,鐵木真五次與蔑兒乞人交戰。經過20多年的戰爭,蔑兒乞部于1200年被鐵木真擊敗,並入蒙古帝國。許多蔑兒乞人加入了其他蒙古部落,或者遷移到西方,在那裏與欽察人混居。

蔑兒乞和乃蠻殘部一起,向蒙古西南方向逃遁,許多人在搶渡額爾齊斯河時淹死。蔑兒乞首領脫黑脫阿之子忽都,赤刺溫兄弟在伏爾加河、烏拉爾河流域流亡了十多年。

1215年至1218年,蒙古帝國名將哲別和速不台擊敗了最後的蔑兒乞殘余勢力。到1206年鐵木真成爲成吉思汗時,蔑兒乞人不再構成一個獨立的部族,他們分散在蒙古帝國中。

《元朝秘史》中,蔑兒乞部始終由三個氏族組成:兀都亦惕、兀窪思和合阿惕,記爲“三姓蔑兒乞”。

成吉思汗本人有一位蔑兒乞人側妃忽蘭,爲成吉思汗生了兒子——闊列堅。1236年,忽蘭在蒙古軍隊圍攻梁贊時去世。蒙古征討伏爾加保加利亞期間,在欽察人統治的地區發現了蔑兒乞殘部士兵的屍體。

蔑兒乞人伯顔和脫脫在中國元朝擔任高官。明帝國建立、蒙古人被驅逐出中國後,蔑兒乞人的後裔在北元又形成了氏族。

在今天的蒙古民族中,俄羅斯布裏亞特人中有一些源自蔑兒乞部的氏族。在俄羅斯,蔑兒乞人後裔生活在克麥羅沃州地區,還存在于俄羅斯境內巴什基爾人群體中。

在突厥系民族中,蔑兒乞人後裔作爲哈薩克族中玉茲的一部分。此外,在吉爾吉斯人、諾蓋人、圖瓦人、烏茲別克人、哈卡斯人和阿富汗哈紮拉人之中,都能追溯出蔑兒乞族源。「俄國史料」蒙古軍後裔在阿富汗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