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北京吉普橫空出世,一代回憶“嘎斯69”,逐漸退場

南齋孤風中 2024-05-03 10:26:02

五六十年代。

大院生活的回憶,總是令人難忘,充滿了童年的純真和快樂。

那個時候,雖然物質條件簡陋,但孩子們的樂趣卻並不遜色。

回想起那些日子,那輛輛深綠色的蘇聯嘎斯69越野車,就是我們最向往的“明星”。

每當車隊經過。

孩子們就會像一群小雄鴨一樣,興高采烈地跟在後面。

我們總是羨慕地望著駕駛室裏的司機叔叔,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開上這樣的“拉風”座駕。

有時候運氣好的話,還真能搭上順風車。

那可是莫大的榮幸。

坐在車廂裏,透過前擋風玻璃,看著馬路兩旁飛馳而過的景象。

孩子氣十足的我們,會覺得自己仿佛成了“大人物”。

即使只是短短的一段路程。

那種飄飄然的快樂,也足以讓人回味,吹噓許久。

蘇聯嘎斯69A

上世紀50年代,蘇聯一款新型號的軍用越野車,正在醞釀誕生。

GAZ汽車廠的工程師殚精竭慮,日以繼夜鑽研設計。

1954年,第一批嘎斯69從生産線上駛下。

這款嶄新的越野車,頗具軍車的粗犷風範,方方正正的車身線條凸顯出堅實耐用的特點。

發動機轟鳴聲的震耳欲聾。

就在這一年,這款新生的軍車,第一次出現在中國軍人視線裏。

彼時的中國,正從一場殘酷的戰爭中重新走向和平年代。

人們迫切需要可以承擔重任的軍車,來運送物資,保衛邊疆。

嘎斯69,無疑成爲了最佳人選。

它散發著一股子獨有的蘇式陽剛氣息,恰好切合了時代需求。

很快,這款新到來的軍車,便被陸續分配到各大軍區。

那個年代,蘇聯制造的嘎斯69和嘎斯67越野車,可謂是占據了國內軍用車輛市場的半壁江山。

在國産越野車問世之前,它們是部隊無可替代的交通工具。

在我童年的記憶裏,每當看到這些深綠色的嘎斯吉普車開過,總會被它們粗犷威武的外形所吸引。

四開門的嘎斯69A,是專門爲高級軍官而配備的指揮車。

車身笨重,但內部布置極其講究,可以說是當時軍車中的“豪華品種”。

而兩開門的嘎斯69,則是承擔運兵和裝備的主力軍車。

雖然外表看起來很樸素,但它們超強的越野性能確實無可替代。

據說,師級以上的單位,才有資格配備這種軍車。

而一般的團級部隊,大多只能開一些破舊的美制吉普車代步。

所以能開上嘎斯69,無疑是一大榮耀。

據說,當年南京軍區的許世友上將,特別鍾情于這款吉普車。

每逢假日,他就喜歡開著嘎斯69A去山林裏打獵。

雖然他的軍銜地位很高,可以指揮部隊出巡檢閱,但在林間小道上,他卻格外喜歡親自駕駛這款粗犷的軍車。

嘎斯69A在崎岖的山路上飛馳。

雖然路面顛簸不平。

但它寬大的輪胎和優異的減震性能,讓整車行駛起來依然平穩有力。

發動機深沉的轟鳴聲響徹林間,仿佛宣示著軍人的威武和力量。

在這片他鍾愛的狩獵地,坐上這款強悍的吉普車,才能讓他感受到遠離軍營的野性和剛毅。

林間微風拂過,參天古木散發著陣陣芳香。

偶爾一兩聲野鳥啼鳴,又將這片大自然,渲染得更加幽靜。

坐在這輛,集軍車和皮卡于一身的嘎斯69A上。

許世友仿佛置身于兩個世界,享受著大自然的甯靜美好,又懷著軍人的那份浩然正氣。

也許就是這種獨特的體驗,讓這位上將對嘎斯69A情有獨鍾。

打造一款國産軍車

上世紀60年代。

中蘇關系逐漸惡化,兩國關系幾乎陷入冰點。

作爲軍事上的主要合作夥伴。

蘇聯宣布單方面撤走駐華專家人員,並取消了大量經濟和軍事援助項目。

這無疑給中國的國防建設,帶來了巨大沖擊。

依賴從蘇聯進口的嘎斯69軍用越野車,也瀕臨著短缺的危機。

作爲陸軍的“鐵蹄”。

嘎斯69,一直以來都是軍人們賴以作戰和運輸的得力好手。

可就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繼續從蘇聯進口嘎斯69已不可能。

戰火硝煙雖遠,但陸軍的需求,卻從未減少半分。

擺在軍委和國防科工委面前的,是必須打造出一款屬于自己的國産軍車。

于是在1961年,研制輕型越野車的任務,便拍板下達。

而這項重任,最終落在了當時的北京汽車制造廠身上。

對于曾經只是一家小小的汽車修理廠來說,研發一款軍車的難度可想而知。

然而這群孜孜不倦的工程師們,並未被任務的艱巨所嚇倒。

他們鑽研當時廣爲使用的威利斯吉普和嘎斯69的結構,並汲取了東方紅轎車研發的寶貴經驗。

大家日以繼夜地開會討論、反複計算、縷縷校對圖紙。

終于在短短半年內,就拿出了設計方案。

就這樣,被冠以“北京”(BJ)代號的210型越野車,就這樣誕生了。

這款嶄新的車型,雖然在外形上看似相似于嘎斯69,但它卻完完全全出自中國工程師的巧思和雙手。

從一個小車間,到最終能研發出實實在在屬于自己的軍車。

這無疑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史上,一個值得銘記的重要時刻。

國産越野車BJ210問世後,就迅速在軍隊中投入了試用。

雖然它的誕生,有些“初生牛犢不怕虎”。

但這群敬業的將士們還是用實際行動,檢驗著這款全新車型的性能表現。

一開始,在顛簸的野外道路行駛時,BJ210顯得相當遊刃有余。

它寬大的輪胎可以輕松跨過溝壑泥窪,動力充沛的發動機更是讓它在陡峭的山路上蒸蒸日上,無往不利。

可是當車子停下來,後排乘員要上下車時。

就暴露出了,這款設計的一個明顯缺陷。

由于車廂後部只有一扇側門,想上下車,就必須從駕駛員那側的唯一一扇車門鑽進鑽出。

這種設計,無疑大大影響了軍車的實用性。

尤其是在作戰環境中,遇到突發情況時更是極爲不便。

見此情況,北汽的工程師們,就開始著手對BJ210進行改進升級。

他們借鑒了嘎斯69四門的設計,推出了新款BJ212車型。

四扇車門設計,的確讓上下車更爲方便。

即使在狹小的車廂內,軍人也能靈活自如地躍進躍出。

小批量的道路實驗檢測,足足進行了上萬公裏。

軍車在崎岖的山路、濕滑的田野、布滿沙礫的荒漠上一次次經受考驗。

工程師們緊盯著每一項數據的變化,對一切可能出現的故障和缺陷預先做好准備。

終于,1966年5月。

BJ212這款全新的四門軍車,通過了國家鑒定。

軍隊的“新寵”

當年便有532台新車下線生産,第一批就直接撥給了正在西北戍邊的部隊。

軍人們見到全新的BJ212時,無不又驚又喜。

作爲自己打造的民族品牌,軍人們對它有著無比的自豪感。

很快,BJ212就在一線部隊實戰使用中,展現了過硬的品質。

在塔克拉瑪幹沙漠的烈日酷暑下,它幾乎從未出現過嚴重故障;

即便是在橫渡崎岖的昆侖山時,它也從未半途而廢。

軍人們贊不絕口,對這款全新國貨更是愛不釋手。

面對著全新的BJ212,雖然老車手們,仍有些惦念久違的老夥伴嘎斯69。

但很快,這款新車的性能和品質,就讓他們對祖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充滿了無限的自豪和憧憬。

BJ212很快就成爲了軍隊“新寵”。

幾十年下來,便裝備了100多萬輛。

1 阅读: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