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大車廠擬攜手研發車用軟件,抗衡海外企業

逢紀說科技 2024-05-18 01:52:51

日本豐田汽車(Toyota)、本田汽車(Honda)及日産汽車(Nissan)3大車廠,已開始考慮從2025年度開始聯手研發車用軟件,試圖通過合作抗衡海外企業。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3大車廠等主要制造商將突破企業框架,致力研發次世代汽車軟件。有關汽車數字化的國際競爭相當激烈,日本企業希望通過合作來跟海外企業競爭。

讀賣新聞報道,此舉象征由各車廠個別開發的“單打獨鬥主義”出現轉變,而統一部分規格有望提升研發效率,尤其在美國與中國的電動汽車數字化技術領先之際,日本車廠有意打“團體戰”攜手對抗。

這3大車廠規劃今年夏天開始進行具體協議,而這項合作也預計會成爲日本政府經濟産業省及國土交通省5月將彙集整理的汽車數字戰略內容,未來希望擴大到其他日本汽車制造商,例如鈴木(Suzuki)、馬自達(Mazda)及斯巴魯(Subaru)等。

近期車輛的方向盤及刹車等基本功能也由軟件控制,軟件變成了車輛關鍵部分,其優劣直接關系到競爭力。以“汽車大國”自居的日本爲保持在汽車領域的地位,必須改變每間車廠規格不同的狀況。

豐田、本田、日産未來也將評估規格化應用程序界面(API)。API扮演著連接車用軟件及系統間的角色。這3大車廠若統一API規格,車用電池及傳感器等汽車相關零件規格不一的“藩籬”將被打破,得以互相通用。

如此一來,也會降低外部企業涉足汽車領域的門檻,有機會開發多樣服務;而在語音識別、地圖及自動駕駛等服務的合作,也變得更加容易。

不過,未來在選定新規格時,無可避免地會引發各家車廠討論有關公平性等議題。盡管3大車廠認爲有必要規格化産品,但要實現還存在許多障礙。

報道分析,即使如此,豐田、本田、日産仍急于協調合作是因爲全球車輛設計與開發理念正在進行革新,尤其是美國與中國的新興車廠都采取把重點放在軟件研發與設計的戰略,以提高汽車價值。

像是美國電動汽車大廠特斯拉(Tesla)生産的車輛,可以像智能手機一樣通過網絡更新車用軟件,升級汽車性能,甚至還可以讓消費者在購車後另外付款購買其他功能,成功創建車輛售出後還能賺錢的機制。

而中國從2021年起,汽車業界就持續推動API規格化,開始搭載人工智能(AI)等先進技術。

(首圖來源:pixabay)

0 阅读:8

逢紀說科技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