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做婆婆的,大多不喜歡兒媳婦?背後的原因,越早明白越好

幻梅說情感 2024-05-17 02:48:45

文\星晴

俗話說:

"十對婆媳,九對不合。"

她們因爲一個男人,被強行湊在一塊過日子,總會有摩擦和磕碰。

婆媳之間的矛盾,是婚姻中無法回避的問題。

而且,很多小家庭,是離不開老人幫襯的,尤其是婆婆。

隨著婆婆對小家庭的高參與度,婆媳矛盾也會更加突出和激化。

這就導致很多兒媳婦看不慣婆婆,同理,很多婆婆也不喜歡兒媳婦。

其背後的深層原因,不外乎如下三點。

01爭奪男人的愛

前段時間,一位婆婆在兒子婚禮上與兒子動作親密的視頻引起了很大的非議。

視頻中,這位婆婆一直拉著兒子的手,十指緊扣,時而擠眉弄眼撒嬌,時而旁若無人地貼耳講悄悄話,兒子也很配合地幫媽媽擦擦臉頰,低下頭讓媽媽摟抱,而且全程下來,婆婆幾乎一直依偎在兒子胳膊上,完全不顧及兒媳婦的感受和尴尬,仿佛婆婆才是新娘一般。

母子兩人旁若無人地卿卿我我,讓台下的親朋好友感到吃驚和難以理解。

兒子結婚,母親難掩喜悅和高興,親密的舉動一次足矣。

可是這位婆婆在儀式上一直霸占著兒子,很難不讓人覺得,她是在向兒媳宣示主權。

她想要告訴兒媳,即使你們結了婚,兒子還是跟我親。

母親對兒子的愛,真摯深厚,本是應該,不過,當他長大了,有了攜手一生的人之後,母愛就應該得體地退出。

但是,現實中,很多母親並沒有意識到自己角色的轉變,她們喜歡對兒子的婚姻指手畫腳,有時,甚至會認爲兒媳搶走了自己的兒子。

所以她們會把兒媳當成假想敵,討厭兒媳,還會在兒媳面前與兒子各種親密,以此爭奪兒子的愛。

知乎上,網友寒小亦分享了她的奇葩婆婆和丈夫的膩歪日常。

每次婆婆來她家小住的時候,她丈夫(以下稱秦帥)就會放棄所有的應酬娛樂,更不顧春節難得的假期跟妻子享受二人世界,全心全意地陪婆婆聊天。

秦帥和婆婆對話會用像男女朋友一樣寵溺的語氣,婆婆還經常跟秦帥撒嬌,甚至有一次當著網友和秦帥的面大聲的發出了夾子音(一個五十多歲、五大三粗的女人發出夾子音,很難想象)。

婆婆還經常在秦帥面前哭,說自己這裏痛那裏疼,又被誰欺負了之類的話。

婆婆跟秦帥會在大街上十指緊扣的逛街,看電影散場時,秦帥也會扶婆婆下樓,就那幾十秒也會十指緊扣。

婆婆隱私部位需要貼膏藥,網友就在一旁,而且家裏有鏡子,婆婆硬是要秦帥給貼藥。

有時候,婆婆在外地上班,跟秦帥隔一兩天就會通話,每次要半小時起步,一小時也屬正常,兩小時也經常有。如果秦帥出差,婆婆就會主動要求秦帥給她打電話。

婆婆給秦帥發微信,常有的內容就是媽媽愛你,媽媽永遠陪伴在你身邊,有你真好,這種話語。

雖然,母子二人的親密舉動,有些過分了,也讓網友內心五味雜陳,但是她還是忍了。只是,這位婆婆爲了趕走她,經常找茬告她黑狀,勸秦帥不要給網友買東西,教唆他跟網友吵架,甚至挑唆他們離婚。

看到這,我不免替這位網友感到憋屈,這位婆婆對兒子的愛,實在有點讓人難以接受。

本來,小夫妻之間是親密無間的,而婆婆卻變著花樣想取而代之,不斷蠶食兒子對妻子的愛,與兒媳爭奪兒子的愛,甚至不顧一己之私,想要趕走兒媳。

遇上這樣的婆婆,不管兒媳多好多優秀,婆婆總是抱有敵意的。

而兒媳也就成了最委屈的人,自己明明沒做錯什麽,卻被針對和嫌棄。

她本是小家的主人,卻成了這個家多余的人,這樣的母子關系,真心讓人覺得是不是有些“變態”了呢?

02控制欲使然

年少時看電視劇《雙面膠》,總覺得兒媳胡麗娟太自我、太自私,年長後才發現,麗娟的不懂事,其實是反抗婆婆控制的表現。

麗娟是個上海女人,家境還不錯,可是她卻喜歡上了李亞平,一個農村出來的鳳凰男。

婚後不久,公婆就借著照顧小夫妻倆的名義從鄉下搬來一起住。

起初,麗娟對婆婆的到來還是滿心歡喜的,只是婆婆來的目的,是爲了“馴化”麗娟,用她的話說,就是“女人的天職,就是要伺候好丈夫和兒子”“要爲她老李家奉獻一輩子”。

所以,婆婆開始肆無忌憚地控制這個家庭,不講分寸,毫無邊界感。

她把家裏裝修風格一致的擺設和布置全部換了一遍,還把麗娟布置好的房間重新整理了一遍,布藝沙發也被她套上了不同顔色的毛巾,美其名曰是好洗好收拾。

她經常幫麗娟洗內褲,盡管麗娟表示不想讓她洗,甚至藏起來時,婆婆也會想方設法找出來繼續幫她洗,絲毫不顧及麗娟的隱私。

看到兒媳多吃了幾塊紅燒肉,婆婆就拉下臉來,當著麗娟的面扒白飯,目的是爲了教育麗娟,女人就應該多體諒男人,讓他們多吃點好的。

當自己家需要用錢的時候,婆婆就會要求兒媳去娘家借錢,盡管麗娟表示已經向娘家借了好幾次不會再去借的時候,婆婆又是各種道德綁架,逼麗娟就範。

總之,這個家就是婆婆說了算,按照婆婆的方式來運轉,在她眼中,年輕人是不懂得過日子的,需要她這個婆婆來管教才能走上正軌。

生活中,這樣的婆婆也不在少數,她們雖然爲了家庭辛勤付出,但是骨子裏卻有著極強的控制欲。

當她發現兒媳婦的家庭觀念、生活方式和爲人處世方法與自己不對付時,就會想方設法的想要糾正和改變,來試圖維護自己的家庭地位和傳統觀念,滿足自己的控制欲。

放不下,拎不清,分不清大家和小家,認爲兒媳是嫁進她家的,所以就要服從她的安排。

婆婆的這些觀念,只會攪亂兒子兒媳的婚姻,全家不得安甯。

很認可一句話:

“控制欲是一種強大的欲望,它能夠讓人變的冷漠無情。”

控制欲本就是一種私欲,一切以滿足自己的需求爲中心,毫不考慮其他人的感受,久而久之,就會變得不近人情,冷漠,甚至自私。

婆婆的這種控制欲,只會讓家人感到壓抑和窒息,也會讓家人遠離。

03不會換位思考

一句話說的很好,女人何苦爲難女人。

但是讓那讓人無法理解的是:同是生活在一個屋檐下,婆婆也曾是兒媳婦,也曾遭過罪,爲什麽有的時候,她就不能理解兒媳?

當婆媳在育兒問題上産生矛盾和分歧時,婆婆總覺得是兒媳在刁難自己,她認爲自己是在幫兒媳帶孩子,卻換不來感恩,反被指責,很是委屈。

尤其是坐月子的時候,有過生産經曆的女人明白,月子期是對生理和心理的雙重考驗,但這個時候,有的婆婆竟會對兒媳婦各種挑剔,說她作,說她難伺候。

其實,歸根結底,是婆婆沒有換位思考而已。

朋友芝芝每每談起自己生孩子後的經曆和感受,總會連連感歎,原因是她有一位不可理喻的婆婆。

“芝芝,我給你炖了鲫魚豆腐湯,快來趁熱喝。”婆婆一邊端著湯,一遍走向在房間坐月子的芝芝。

“媽,我剛剛已經吃飽了,實在是吃不下了。”

“那哪裏行呢?你不多喝點,哪有奶餵孩子呀?這個不吃那個不吃,你到底想吃啥?你們現在的年輕人,真是不懂事,想當初我坐月子時,如果婆婆給我炖湯,我會感激死。”

受不了婆婆的唠叨,芝芝無奈地將魚湯喝了。

芝芝正在給寶寶換尿布,婆婆突然推門而入。她一眼看到芝芝手中的尿布,眉頭立刻緊鎖。

“芝芝啊,你怎麽能這樣換尿布呢?你看看,這尿布竟濕成這樣了,寶寶多難受啊!”婆婆邊說邊搶過尿布,開始示範起來。

“媽,我已經很小心了,但寶寶尿得太快,我也沒辦法。”芝芝解釋道。

“你這就是不會帶孩子!我小時候帶他們兄妹幾個,從來就沒出過這種岔子。”婆婆的語氣裏充滿了責備。

芝芝感到一陣委屈,她的眼眶開始泛紅,婆婆的做法和言語讓她感到無比抑郁。

像芝芝這樣的遭遇,很多女性似曾相識,或多或少地經曆過。

每每想起當初坐月子時的經曆,無力感瞬間湧向心頭,但凡婆婆能稍微設身處境地爲兒媳考慮,身心俱疲的兒媳就能得到稍微寬慰,也不會走向抑郁。

這讓我不禁想起綜藝節目《愛情保衛戰》中田女士的經曆,讓人同情。

田女士因爲孩子,與婆婆生活在一起,雖然平時兩人有些磕磕碰碰,但是田女士總會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得過且過。

不過,田女士的隱忍並沒有換來婆婆的體諒,反而被婆婆認爲她好欺負。

有一次,婆婆在客廳跟家人吵架,吵架聲很大,把田女士3個月的寶寶嚇哭了,田女士跑出來制止,希望他們不要吵鬧了。

奇葩的是,婆婆立馬跑到兒媳房間,對著兒媳就是破口大罵,把自己的氣全撒在兒媳身上,絲毫不顧及一旁哇哇大哭的孫兒。

爲了保護孩子,田女士只能仍由婆婆罵,自己默不作聲。

姚樂絲·卡耐基在《女性的力量》中說:

“幫助別人最好的方法,是替別人著想。”

然而,能替兒媳著想的婆婆肯定有,但是卻很少,碰上了是幸運,沒碰上也不要自怨自艾。

因爲大多數的婆婆會把兒媳當外人,所以遇到事情的時候,自然不會把你做自己人,也不會替你著想。

04梅娘說

心理學博士張怡筠說過一句話:

“婆媳關系更應該像是朋友,真心地互相喜歡和尊重,婆婆要討人喜歡,方便溝通。做媳婦的也要討人喜歡,多了解了解婆婆。”

是的,家庭成員中,不管什麽時候,相互尊重很有必要,這樣才能家庭和睦。

只有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婆媳關系才能更加和諧穩定。

不過,男人作爲婆媳之間重要的橋梁,需要從中積極作爲,靈活應變,讓婆媳關系保持平衡,才能讓家庭和諧,婚姻幸福美滿。

0 阅读:48

幻梅說情感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