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維商學黃宏生丨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面對這個世界!

創維商學 2024-04-30 11:59:13

今年的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很熱鬧,會場近千輛展車,真的是百花齊放,群芳爭豔,全球主流車企同台競技,算的上是中國汽車行業的一場開年大戲。

縱觀全場,新能源品牌和産品規模直線上升,品牌和新品堪稱曆史最多,扒開繁榮的背後卻是一地心酸,衆多先行者已經消失在車展上,而隨著人氣之王小米入局,淘汰賽正式打響,後面的品牌將會越來越少。

前途是一片光明的,但通往成功的道路一定是坎坷的,如何才能在這場淘汰賽中活下來,對于企業家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各行各業又何嘗不是呢,以下是我的一些淺見。

01.建立長期主義的價值觀大家都在說長期主義,感覺這個詞都被說爛了,那麽什麽才是長期主義呢?很多人認爲長期主義就是堅持,這在我看來是並不完全正確的,並不是持續的堅持就是長期主義,就比如一個壞習慣你堅持下去,這算長期主義嗎?當然不算了。在我看來真正的長期主義應該是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在這裏面“正確”應該是排在首位的,畢竟方向不對,努力白費!在這裏就涉及到做選擇了,那麽長期主義如何做選擇呢?你得首先有一個願景、理想或者說終極目標,然後再加上堅持。在這裏面願景或目標是始終不變的,而過程是可以變化的。

舉一個例子來說吧,就比如你去爬一座山,爬山是你的終極目標,是不變的,但在爬山的過程中你遇見了一條河,你得渡過這條河才能繼續爬山,這就屬于爬山過程中的不確定性,你得短暫的停留下來,造一艘船渡過這條河。從短期來看,你停下來了,但從長遠來看,你做這件事的目的是爲了爬山,所以你是在持續的。這就是所謂的在不確定中尋找到確定性。而對于企業家來說,在一個巨變的環境當中,唯一可以超越變化的,就是長期主義,我們現在非常多人去判斷風口期、紅利期,或者所謂的商機,但這不能幫你,如果你認爲那就是一個機會的話,那你僅僅是機會主義者。我們做經營的人,其實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一件事情有價值地持續地做下去。那些能夠超越時代、超越變化的優秀公司,真正有價值的部分是他們能夠拒絕種種誘惑,保持初心的不變,能夠給客戶帶來有價值的東西,用真心去對待客戶。

在巨變的環境下的挑戰和誘惑是非常多的,越是在這樣的一個動蕩的時候,越是要堅守。企業經營之道就是要實事求是,堅定開拓你選擇的道路,保有長期主義的價值觀,才會有機會。所以在今天,不是機會變多變少的問題,而是你自己的笃定和堅持夠不夠的問題。巴菲特有一句名言:“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之事是發現濕雪和長長的山坡。”長長的山坡,代表這個事情的可做空間很大,在未來有更大的升值空間;濕濕的雪,代表的是獲取的利潤和收益。長坡加上濕雪,就是複利。這就是長期主義的魅力!

02.企業家持續進化的能力能不能持續進化,是拉開人與人距離的最重要原因。世上的牛人,分爲兩種:一種是天才型,一種進化型。天才型的牛人,他很早就已經具備了自己的核心優勢,只是等待合適的時機發揮出來。就像馬雲、馬斯克這類型的企業家。進化型的牛人,一開始並不具備核心優勢,他是通過不斷地練習,不斷地試驗,不斷地犯錯,然後才獲得優勢,脫穎而出。就如詩人中,李白是天才型的,杜甫是進化型的。李杜以後的人們,學詩沒有學李白的,都是學杜甫。因爲李白學不了,但杜甫可以學。

天才畢竟是少見的,我們大多數人其實都是要不斷進化的,而企業家更需要有持續不斷地進化能力。因爲,企業的發展潛力,本質其實是老板的進化能力,如果這個企業家能夠不斷地進化,企業的天花板就能夠不斷地變高,當某一天進化停滯,企業的增長就停滯了。企業家對企業經營這件事情的理解是一個綜合體,涉及到對事的理解(業務),對人的理解(管理),對錢的理解(格局),對運氣的理解,對做事方法的理解,對自己處世哲學的理解,這種認知不斷升級的過程,其實就是企業家不斷自我進化的過程。我們回看人類曆史,人類能屹立于天地之間,不在于我們最初就知道我們在宇宙中擁有什麽樣的位置。而在于能夠有錯就糾正,在不斷糾錯中不斷進化,因爲這種進化,我們才得以在宇宙中活到現在。

如何讓自己不斷進化,這是非常關鍵的。如果你過去有核心競爭力,那麽就不要停在那個地方,因爲那會成爲你的障礙。人最忌諱的就是自滿,企業家要做的很重要的事就是有規劃、有目的的去把核心競爭力放一邊,與時俱進的去學習新的東西。我們在不斷學習新的知識,並不斷驗證和改變,去適應不斷變化的現實的過程,就是你不斷叠代自己,持續進化的一個過程。

03.不可替代性很重要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能被叠代的産品,很多不是因爲技術,而是因爲被顧客所放棄。很多時候不是因爲市場或者其他原因,而是因爲能夠提供的價值貢獻不夠,等于是你自己淘汰了自己。就比如說當一個行業整體在下滑的時候,很多人會說這個行業好像機會不大,是不是需要替換新的行業?在我看來,如果你已經在這個行業很久了,但是你都沒有能力爲客戶提供價值的話,我不認爲你做其他行業會有價值創造。這只會讓你陷入一種循環當中,最終虧得一無所有,企業做選擇的核心不是在于行業,而是要回到市場去問,我們是不是提供了客戶所需要的價值,只要你能提供價值,滿足需求,那麽就一定會有市場,這也是創維能夠堅持這麽多年的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所以作爲經營者,創造顧客價值應該是你的信仰。如果你具備了這個信仰,其實你就不用擔心你會被淘汰,因爲顧客永遠跟你站在一起。我不認爲互聯網淘汰了一部分傳統企業,我也不認爲所謂虛體經濟沖擊了實體經濟。在我看來,會淘汰你的只有一個人,這個人叫做顧客。

要做到不可被替代,你就要踏踏實實、心無旁鹜地去爲你的顧客創造價值。企業能否長存,這是顧客的選擇,不是企業自己的選擇,如果顧客已經淘汰你,那你一定是要被淘汰掉。

04.從固守邊界到開放共贏

過去,邊界一直是企業制勝的因素。在傳統的經濟學理論中,人們普遍認爲,企業的運營是有邊界的。

在數字時代,傳統經濟學家所認爲的企業邊界理論已經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平台化跟雲化是大家所必需接受的,平台化和雲化最大的特征是什麽?就是開放、連接與協同。通過産業數聯,産業鏈的數據被打通,上下遊企業間的邊界變得越來越模糊。數字化浪潮之下,企業實現無邊界化已經成爲中國企業立足市場、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企業無邊界體現在哪裏?體現在資源、行業、産品、客戶、組織上。

所謂資源無邊界是指,企業將會成爲一個無邊界的聚散資源的平台,其存在的目標是滿足客戶需求及體驗。企業的經營者需要轉變思維,以平台思維、生態思維、共贏思維來管理企業,把連接資源、集聚資源、整合資源的能力當作企業的核心能力來打造。把“打造平台、利用平台、借助平台”和“營造生態、融入生態、生態發展”作爲重要的發展路徑,努力打造無邊界、無盡頭的産業生態。

行業無邊界是指企業將打破傳統意義上的行業邊界與界限,跨入新的領域,將原本屬于不同行業的價值鏈進行融合與重構,從而爲企業帶來新的增長點。

當行業無邊界之後,自然會催生出新的滿足客戶需求的新産品,産品的邊界被會被不斷打破,企業的跨界發展、平台式發展就會成爲一種常態,而企業産品邊界的突破又使得企業發展的邊界越來越趨于模糊。

客戶無邊界則是要求企業跳出紅海市場的血腥競爭,在傳統非客戶身上做文章,延伸或開辟新需求,盡可能爭取未被滿足需求的潛在客戶和平時沒有在視野中的客戶,尋找新客戶。只要跳出現有客戶,把原來的非客戶轉化爲客戶,企業就會海闊天空。

05.構建企業共同體在今天,人不能脫離群體而獨立存在,企業也不能脫離群體而獨善其身。平台技術和互聯網技術讓我們有能力形成一個共同體。當共同體形成的時候,其實我們就擁有了無限的可能性。對于企業家來說要致力于構建三個共同體——利益共同體、事業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利益共同體指的是企業在保障股東利益的前提下,要關注員工的利益和需求,建立和諧的企業文化和家文化,讓員工有歸屬感和認同感,從而提高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事業共同體指的是企業要與員工建立起共同的目標和願景,爲員工提供成長和發展的機會和平台,讓員工有使命感和責任感,共同推動企業的發展和進步。

創維的合夥人模式就是致力于讓創維成爲世界級企業家的孵化搖籃,讓更多有理想的人有一個發揮才華的平台。命運共同體指的是企業要與供應商、客戶、政府、社會等各方建立起共同的利益鏈條,共同承擔風險和責任,實現命運共同體的良性循環,提升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公信力。總之,企業要注重構建利益共同體、事業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讓員工、合作夥伴和社會各方共同參與、共同創造、共同發展,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價值。

06.堅定信心 未來可期陽明先生說:聖人之道,吾性自足。每個人的內心都有無盡寶藏,只是被不明和私欲所遮蔽,不能展現出來,更談不上妙用無窮。對于企業家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麽呢?那就是足夠的自信,所謂自信就是選擇相信,培養自信能力就是學會相信。現在大多數人都在談夢想,但是其實很多人都是不相信自己的,你連自己都沒有說服,談起你做的事你眼裏都沒有光,你怎麽能指望這件事能做好呢?

此外,現在的青年創業者還有些過于急功近利,夢想著一夜暴富、30歲就財富自由,這也是不行的,太急了也不行,對于做事業來說,慢就是快。所謂慢不是指拖拉懈怠,而是指我們要有計劃、有准備的去做事情,同時享受事業逐步成功的過程,踏踏實實做事,你終會拿到你想要的結果。總之呢,今天不管環境好與壞,每天要做的事情,堅持把它做好。達成目標的方法也不過如此,就是把每一天都當作最重要的一天,每一個當下都做到最好,那麽成功自然就來了!

0 阅读:2

創維商學

簡介:金融財經相關領域搞笑及時事發布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