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地方大學2024經費預算,榜首只有18.24億,文科高校占據前2名

老王侃高考 2024-05-02 14:17:37

重慶市作爲直轄市,經濟實力很不錯,但在高校資源上和同是直轄市的北京、上海甚至是天津差的都有些遠。全省只有1所985:重慶大學,另外再加1所211:西南大學。除了這兩所部屬高校外,剩下的本科院校中連1所雙一流都沒有。按理這種情況之下重慶應該會大力培養自己的本土高校,但從2024年重慶市屬高校的經費預算來看,似乎看不出有這個迹象。

重慶市總共有15所市屬本科大學,這其中經費預算最多的是重慶工商大學18.24億,它也是重慶市唯一的公辦財經類大學。按理說財經類大學的經費需求不應該比理工類大學多,畢竟理工類大學需要做許多科學研究,在科研經費的需求上是遠遠超過財經類大學的,不知爲何重慶工商大學的經費會是最多的。

但即便是排名榜首,它的經費也算不上多,不到20億的經費預算還不如山西的中北大學、貴州的貴州醫科大學、廣西的廣西師範大學等等經濟並不發達地區的三非大學,更不用說和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做對比。

學校的實力也比較一般,目前還沒有博士學位授予權,也沒有保研資格。最好的是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這兩個專業,是重慶市一流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應用經濟學和工商管理都獲得了B-的成績,根據官網簡介中的資料,第五輪學科評估中這兩個學科“再上新台階,排名分別並列重慶市第一,重慶市第二。”

排名第二的仍然不是理工科高校,而是師範類的重慶師範大學,17.52億。現在的師範類大學感覺都在求大求全,專業設置上恨不得14個學科門類全都覆蓋,因此師範類大學的經費預算常常要比理工類大學還高。重慶師範大學也不例外,設置了12個學科門類的70多個專業,但實際上也就師範類專業強一些。

這所大學的實力也不是很強,只有考古學、數學、生物學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最好的學科是教育學和數學,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都是B-,其余上榜的也基本都是師範類專業相關的學科,全都是C類。

排名第三的總算輪到理工科高校了——重慶交通大學16.36億。這是一所交通運輸類的高校,但雖然也叫“交通”大學,它同北京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這些鐵路系統的名校並不一樣,它並不是曾經的鐵道部直屬高校,而是曾經直屬于交通部,因此想進鐵路系統的話它並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學校的交通運輸類專業是王牌專業,其中交通運輸專業是國內最早創辦的4個同類專業之一,重慶市唯一布點專業。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入選了重慶市一流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這3個學科都獲得了B的評級,是學校最強的3個學科。

重慶醫科大學以15.13億排名第4。這所大學在全國的醫藥領域中都是有一定聲望的,是著名的“醫學十一金剛”之一。它是由原上海第一醫學院(現爲複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分遷來渝組建的,如今同複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仍舊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學校現有附屬醫院14所。其中附屬第一醫院、附屬第二醫院、附屬兒童醫院近10年連續入選複旦版“全國醫院綜合排行榜”百強,實力強大。它有內科學(傳染病)、兒科學、神經 病學、臨床檢驗診斷學4個國家重點學科,11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其中臨床醫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臨床醫學獲得了B+,成績非常不錯。

重慶理工大學以14.75億排名第5。這所大學雖然綜合實力不算太強,但在兵工領域中卻聲名顯赫,是著名的“兵工七子”之一。只是如今學校還沒有一級學科博士點,也只有工程學、材料科學、化學3個學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校只有工商管理(B-)獲得了B類以上的評估,剩下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獲得C類評估成績。從實力上來看學校很一般,不過在重慶的就業情況還不錯,許多畢業生會進入到汽車行業中就業,近幾年來每年都有超過20%的畢業生會進入國企。

重慶郵電大學以14.29億排名第6。這幾年計算機和電子信息類專業興起,以這兩類專業爲王牌的“四郵四電”8所高校也被廣大國人所知,重慶郵電大學就是其中之一。作爲全國僅有的4所“郵電大學”之一,它在信息通信行業內的聲望很高,被譽爲“中國信息通信人才的搖籃”。每年都有許多畢業生進入國內的電信企業和互聯網大廠就業,就業質量很高。

西南政法大學以9.62億排名第8。學校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學府,同時也是著名的法學“五院四系”之一,在政法界聲名顯赫。它的畢業生遍布國內各地的政法系統和律師行業,就算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全國知名高校法學院中,也都有西政畢業生從事教學研究工作。它的經濟法和訴訟法是國家重點學科,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校的法學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和武漢大學並列A等,是重慶市屬高校唯一入圍A檔的學科。

從整體上來看,2024年重慶市總計有7所大學預算超過10億,這個數量算是比較少的,更何況榜首的經費預算還不到20億,同重慶直轄市的地位和經濟實力有些不匹配啊。而且從高校的經費預算分布來看,並沒有重點支持哪所高校,有種“平均主義”的感覺,雨露均沾,每所高校的經費差距都不大。

0 阅读:1151
评论列表
  • 2024-05-02 22:08

    都不是研究型大學,這些錢都給多了,得認真審計核查

  • 2024-05-04 13:03

    應該減少高職院校的預算,增加到這些本科高校,這些高校是代表重慶參與全國競爭的

老王侃高考

簡介:看老王聊聊高考那些事,侃侃就業那些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