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能發Nature?一個字沒寫竟發Nature子刊,作者名單比正文還長

美輯的課程 2024-05-06 12:06:33

也許每個碩博生在閱讀文獻時都會萌生出一種想法:就這操作,這水平,還能發 SCI?然而,人家真的是靠咱們意想不到的方式發表了論文,影響因子還不低。下面就是學霸君最近發現的五花八門的奇葩論文,在此分享給大家。

一字沒寫發 24 分的 Nature 子刊

比如,這一篇奇葩論文,正如你所看到的,論文除了摘要、參考文獻、致謝,正文部分空無一字。

當然,這可不是學術不端稿件,而是一篇發表在影響因子高達 24 分的 Nature Chemistry 期刊網站上的正經學術論文。

圖片來源:Nature Chemistry

這篇空無一字的論文是由著名科學家 Alexandria·Goldberg 與 CJ Chemjobber 所著,文中詳細地公布了目前不含化學成分的産品名單。

事實上,作者和 Nature Chemistry 期刊的編輯,旨在借助這種幽默的方式,無情地吐槽和嘲諷那些所謂 「 不含化學成分的産品 」。

陷入寫作瓶頸,正文空白

除了化學領域,心理學領域也曾誕生過一篇空白論文。

1974 年,心理學家 Dennis Upper 在瑣碎漫長的科研工作消耗著時間和精力,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陷入嚴重的寫作瓶頸。

于是他想寫篇論文記錄該瓶頸用來爲自己做心理治療,寫了一篇題爲 The Unsuccessful Self-Treatment of a Case of Writers Block(寫作瓶頸的不成功自我治療案例)的論文,並將其發表在心理學期刊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Analysis 上。

同上文中提到論文一樣,Dennis Upper 的論文正文也是空白,即暗示他根本找不到解決寫作障礙的方法。

多年以來,Dennis Upper 的論文已經得到了數十次引用,他的幽默和獨特的構思爲心理學界帶來了幾十年的歡樂,讓讀者們看到論文寫作的另外一種可能性。

作者名單 3000 位,比正文還長

除了論文內容之奇葩,還有一篇論文則是作者人數之多,多到讓人不敢信。

2012 年,一篇論文發表在著名物理學期刊《Physics Letters B》上,文章署名雖然使用了 CMS collaboration 這一團隊名稱,但是文末作者人數近 3000 人,篇幅占了 15 頁半,而文章正文卻只有 13 頁半。

圖片來源:Physics Letters B

值得一提的是,論文的作者好像很熱衷于羅列一大堆作者。

2015 年,CMS Collaboration 團隊與另一團隊合作聯合發表文章,作者數量竟然超過了 5000 人。不得不說,這個團隊真的是人脈廣泛,處處皆是合作夥伴。

寵物貓也能發表論文

作者人數多倒還好,但是貓作爲論文作者是不是就更匪夷所思了?

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的物理學家 Jack H. Hetherington 在與同事閑聊時聽說撰寫論文使用 「We」 比 「I」 更親切。

于是他聽從了該建議,撰寫論文時將自己養的寵物貓列爲第二作者。

爲了不被熟人發現,Jack 教授還爲這只貓取了筆名 F. D. C. Willard。

圖片來源:wikipedia

Jack 教授認爲這一做法,其實有一定的宣傳價值,如果人們發現這篇論文的作者是一只貓,這篇論文就更容易被記住。

事實的確如此,之後這篇論文不僅被廣泛引用,而且最終知道了這只貓的作者身份後,引起的關注更大了。

密歇根大學也很會玩,直接利用了這種關注度,甚至給這只貓提供了一個傑出訪問學者的職位,就問你這操作溜不溜,事件走向毫無違和感。

只有《Physics Review Letters》的編輯感覺到自己被欺騙了,因爲他們發表了一篇由一只貓共同撰寫的論文。

圖片來源:Physical Review Letters

這只貓在 1982 年去世了。目前,它的 Google 學術檔案顯示其論文竟然還被引用了約 107 次。

看到這的網友只能感歎:連寵物貓都能發 SCI 了,而自己因沒有論文還在延畢的痛苦中苦苦掙紮。

正文全部由 Chicken 一詞組成

而有這樣的一位作者,他發表了奇葩論文諷刺學術界,論文全部由 Chicken 一詞組成。

有興趣者可移步:

https://isotropic.org/papers/chicken.pdf 下載全文觀看。

不信你看,這篇論文有 figure,有參考文獻還有致謝,行文結構完全符合專業論文的所有要求。

圖片來源:isotropic 官網

據我了解,這篇論文于 2006 年發表在《不可思議研究年報》上。

次年,論文作者 Doug Zongker 在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humor session 上以本文作爲主題發表演講。

他爲啥要寫一篇全是 「chicken」 字眼的論文呢?

據說,當時 Doug Zongker 還是華盛頓大學在讀博士生時經常參加學術會議。他聽了很多自己不懂的報告,即使聽不懂也激烈地鼓掌佯裝自己很懂。

後來,他發現很多人都不懂裝懂!Doug Zongker 便寫了這篇全文是 chicken 字眼的文章自黑。

論銀行行長的面部寬高比對績效的影響

除了外國人發表的奇葩論文,我國學者也發表過一些看似奇葩的論文。

來自南開大學的研究人員的一篇論文引發熱議,論文的主要研究了銀行行長的面部寬高比對銀行績效的影響。

論文的結論是:銀行行長的面部寬高比影響銀行績效,銀行財務績效與銀行行長臉寬成正相關。

簡而言之就是臉越寬越大的銀行行長,銀行績效越好,員工的薪水越高。

什麽?顔值已經卷到銀行業了,行長都要被凝視了!

從中國的傳統文化裏來分析,人們認爲臉大耳垂厚的人有福氣,臉寬的人一般被認爲心地善良,能聚財。

所以對于客戶而言,可能更傾向于和有臉大行長的銀行合作,將錢儲蓄在這家銀行,更有保障。

好啦,如果銀行人員薪水不高,就去怪你的行長臉不夠寬,不夠大吧!

圖片來源:南開大學圖書館

看了上述奇葩論文,在座的各位是否感覺自己又行了呢?

恰逢盲審季,幾家歡喜幾家愁,祝願小夥伴們不要遇到奇葩審稿人,自己的論文也不要被人評價爲奇葩,順利畢業,開心迎接下一個征程!

2 阅读:2226
评论列表
  • 2024-05-07 09:57

    舉例說明什麽叫空洞無物,哪怕連篇累牍唾沫橫飛!

美輯的課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