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QS大學排名!我國14所大學位次下降,清華、北大也不例外

運傑談教育 2024-05-15 02:33:42

目前,我們已知道大學排名有很多,比如CNUR編制的ABC大學排名,比如校友會排名,又比如軟科排名,還有古老又小衆的QS大學排名。

QS大學排名來自英國一個排名機構,雖說曆史悠久,但權威度並不高,在我國大部分學生和家長心中,QS排名都是不太值得參考的,因爲排名的標准與方法並不透明,許多高校在QS排名中取得的名次,也與我們熟得到位次大相徑庭。

如今,2024年已過去1/3,進入2024年後,許多機構都公布了最新的排名榜,像是ABC和軟科,收獲了一大群學生和家長的目光,QS也不例外,只是,今年的QS大學排名,再一次讓人大跌眼鏡。

2024年QS大學排名出爐!我國14所大學位次下降,清華、北大也不例外

之所以說2024年的QS大學排名令人大跌眼鏡,主要是因爲其中許多中國高校的表現,與我們熟悉的表現多有不符,足足有14所大學排名明顯下降,就連我國最頂尖的清華和北大也未能幸免。

首先是清華大學,清華大學我們都很熟悉,是我國最頂尖的高等教育學府,也是世界範圍內的名校,深受全球各國學子青睐。

2023年,清華大學還排在全世界第14名,但到了2024年,已經跌至全世界第25名,足足下降了11個位次。

其次是北京大學,不輸清華大學的高等教育學府,2023年表現比清華還要優秀,排在全世界第12名,但2024年也明顯下降,跌至全世界第17位,整體下降了5個位次。

還有浙江大學,位于華東地區的尖端高校,2023年到2024年,從全世界第42名下降到第44名,雖然幅度較小,只下降了2個位次,但也是明顯退步。

還有複旦大學,2023年到2024年,下降了16個位次,以及同坐落于上海的上海交通大學,同樣是全國僅次于清華和北大的尖端高校,與2023年相比,2024年也下降了5個位次,已經跌出全世界前50名。

至于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情況就更糟糕了,本身2023年就排在第94名,表現不太拔尖,到了2024年,更是足足下降了43個位次,跌至第137名,直接跌出了100強。

連一直低調辦學的南京大學,到頭來也未能幸免,2023年排在第133名,2024年跌至141名,下降了8個位次。

還有坐落于上海市的同濟大學,從212名下降至216名,下降了4個位次;位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從第217名下跌至第256名,下降了39個位次。

坐落于首都北京市、教育部直屬的北京師範大學,作爲全國師範界的“龍頭”,排名也明顯下降,從262名下跌至272名,下降了10個位次。

除此之外,還有近年來備受矚目的南方科技大學,是我國發展最爲迅速的高校之一,也是一所深受歡迎的新型研究型大學,2023年還排在第226名,2024年已跌至第301名,跌出了全世界前300,下降了75個位次。

老牌的985中山大學和南開大學,分別從267名下降至323名,下降了56個位次;和從378名下跌至384名,下降了8個位次。

最後是北京科技大學這所上流211,也從第428名下跌至第436名,雖說幅度不大,但也整整下降了8個位次。

以上14所大學,其中包含985、211和雙一流,在2024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都有了明顯退步,那麽,導致這些大學退步的主要原因是什麽呢?

導致我國14所高校退步的主要原因是什麽?

其實,退步的根本原因,既不是因爲我國這14所高校綜合實力下滑,也不是因爲這14所高校學科實力下降,歸根結底,還是QS內部的排名方法和標准出現了問題。

不誇張的說,QS大學排名的方法和標准根本就是不科學的,權重設置和數據收集的方式一直以來也都備受爭議,畢竟我國並非以英語爲母語,我國大學在QS排名中遭受偏見和歧視,也是再正常不過。

今日話題:

對于2024年QS世界大學排名,我國14所高校名次下降,你怎麽看呢?

2 阅读:1691
评论列表
  • 2024-05-15 09:56

    排名重要還是讓自己國家的大學生沒有二等公民的感覺重要?!

  • 2024-05-15 08:15

    我們有學校排名上升的嗎?

運傑談教育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