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創業:河南蘭考小夥種了200畝紅薯,畝産3000斤,一斤3塊錢

龍樹二畝地 2024-02-22 23:14:58

我最近的文章介紹的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案例,或者壓根就不需要太多精力的事情。有些人經常吐槽,自己種地不賺錢。你要是只種五畝地,冬種小麥夏種玉米,你確實不賺錢,你就是把地修出花來,一年也掙不到一萬。當然,換個思考,你要是種這樣地,一年其實不用怎麽幹活就能掙五六千塊。爲啥?全部機收機種,請人打藥就可以了。我說的這些,經曆過的讀者應該都明白。我們只講實在的。

想致富,就得鑽研。可以利用當地的優勢,結合自己的認知,去找尋致富機會。我小時候。那時還不興外出務工,家裏地裏一年到頭種了很多東西,方便自己家庭使用。

比如紅薯,我記得家家戶戶都會留一分地種。紅薯産量極高,一分地大概都能産千把斤。剛收的吃不完,那時家家戶戶都有紅薯窖,把好紅薯存起來,留著慢慢吃,可以吃到來年春天。

當時,母親告訴我,種紅薯是爲了抗災荒,以防糧食不夠吃。因爲紅薯抗餓,但是糖分含量其實並不高,所以後面大家並不種了。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家生活條件好了,又開始吃減肥餐了。特別是五谷雜糧,對糖分的追求變低了。市場對紅薯的需求也變高了。現在回想一下,小時候烤紅薯確實很好吃。

一是,先用土坷垃搭建坷垃窯

二是,用火把土坷垃窯燒紅

三是,熄火後放紅薯

四是,推倒土窯,蓋嚴,蓋緊,把土踩實

30分鍾後就熟了,非常香甜。

其實寫到這裏,還沒有介紹我們的主人公。我們這裏的主人公是河南蘭考張世坡,他是村裏的村支書,也是當地的承包大戶,承包了200畝地,只種紅薯。

張世坡找准商機,考慮到現在的家庭都有烤箱等現代式的炊事工具,但是吃的每次又不多。

所以張世坡種的紅薯和別的村民的不一樣,別人的紅薯一個都有幾斤重,追求大的,大的産量高。但是張世坡呢,只要苗條的。

這也是爲了適應市場需求,一根紅薯幾兩重,正好是一個人的飯量,一根不夠再來一根。再加上張世坡通過紅薯窖,窖藏存放的原理,還建了現代化的“氣調保鮮庫”,專門存放紅薯,以用來錯峰售賣。

生産種植也基本上都實現機械化,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再加上借助網絡銷售渠道。張世坡的紅薯可以銷到全國各地,每斤賣到3-5元。

因爲張世坡種植的是小個頭紅薯,即使産量不高,一畝也得在3000斤左右,每畝産值在9000元以上。除去存儲、銷售和生産等成本,每畝利潤在3000元以上,200畝地就是60多萬元。在他的帶動下,當地絕大部分村民都種了紅薯。

在張世坡的規劃下,他要將他們村打造成全國聞名的生産紅薯基地。爲此張世坡還給村裏修路,改造基礎設施。

這是一個有魄力的年輕人,也是一個敢想敢幹的年輕人。在廣闊的鄉村中,正是有這樣一批敢爲人先的熱切青年在奮鬥,才有我們特有的新型農業。

張世坡的成功在于,他發現市場空白,敏銳洞察市場需求,並積極的去滿足這個需求。

希望這個案例能給您啓發,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