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晚節不保的7大名將,3人遺臭萬年,1人是劉備死敵!

陋室文史 2024-04-27 16:30:01

來源:中國知網 原創稿

《三國演義》裏面有一句至理名言,“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而這分分合合的過程中必然會生出衆多的英雄好漢。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帶領軍隊打仗的將軍是每個國家的稀缺人才。

而他們由于隨時都面臨著生命的威脅,往往又會做出一些錯誤的選擇導致自己晚節不保。今天帶大家解讀三國中那些晚節不保的大將。

他們分別是于禁、孟達、魏延、陸遜、關羽,嚴顔、黃權,其中于禁、孟達跟魏延可以說遺臭萬年,而陸遜是劉備的死敵。

于禁

于禁,他曾經也是曹魏的五子良將,爲曹操立下過汗馬功勞,可以說,在曹操起兵的時候,于禁就跟著曹操了且備受賞識。

而之後于禁也是不負曹操的重望,所向披靡、屢立戰功。在宛城之戰反敗爲勝,這足以看出于禁的軍事才能。

可是在與關羽的一次對戰中,關羽水淹七軍後,于禁選擇了投降關羽。

而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戰雖然于禁戰敗投降,可是他的手下龐德沒有投降,並用死表達了他對曹家的忠心,這也就與于禁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

曹丕爲了表達對于禁的不滿,還在曹操的陵墓上畫了“關羽戰克,龐德憤怒,于禁降服”的畫面,這讓後期身體本就不好的于禁更加羞愧郁悶,最終病逝。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于禁不投降關羽,以他在曹營的戰功,足以享太廟了。

孟達

說到三國中遺臭萬年的人,就不得不提孟達。他可以說是三國時期的牆頭草。孟達本來是劉璋的屬下,可是他與劉璋關系沒有處好,就投靠了劉備。

在荊州之戰中,關羽中計需要孟達的支援,他卻拒絕營救關羽,找各種理由去搪塞,導致關羽最終戰敗被殺,劉備聽聞自己的結拜兄弟戰亡很是生氣。爲了不被劉備處罰,他又投奔到了曹魏那裏。

在曹魏那裏被封平陽亭侯,可他還不安于現狀,又想要反曹魏而投蜀漢,最終被司馬懿給殺死了。

像是孟達這樣的一位將領,雖然有才卻敗在了人品,落得了一個遺臭萬年的罵名。

魏延

魏延晚節不保的原因是謀反,但是他的這個謀反卻頗具爭議。

魏延本人武藝高強且戰功赫赫,在當時的蜀漢當中屬于數一數二的大將。

建興十二年八月,諸葛亮病故,並在病故前囑咐,要撤兵放棄北伐,讓魏延斷後,如果魏延不聽的話,其他人都不要管他,盡管撤退。

果然魏延後期聽到了這道命令,直接跳起來了,說諸葛亮死了,不是還有他魏延嗎?再加上,當時的軍中還有一個與他向來不合的楊儀,讓他給楊儀斷後,憑什麽?

後來他派探子去打探發現,楊儀已經按照諸葛亮的部署,不管他,自己帶隊往回撤了。于是,他就領兵走在楊儀前面撤退,並且一邊撤退一邊用火將後面的路跟橋給燒了。

另一邊,楊儀跟魏延都上書狀告對方謀反。而當時的朝堂當中,明顯楊儀的人緣比較好,衆大臣幾乎都擔保楊儀不會謀反,于是魏延就成了那個謀反之人而被殺。

陸遜

說陸遜是劉備的死敵一點都不爲過,首先,劉備的結拜兄弟同時也是得力幹將關羽在荊州兵敗被殺,有一半的原因要歸咎于陸遜。

其次,火燒連營,導致劉備敗走白帝城這完全是陸遜的傑作。

當時的陸遜用5萬大軍,讓劉備的10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滅,同時將劉備統一的希望給澆滅。

由于年紀輕輕就戰功卓越,且一直忠心不二,孫權甚至讓他獨立領兵鎮守一方,所負責的區域大小事情都無需上報,並專門給他做了個象征權力的印章。

可是就是這樣一位年輕時爲國家做出傑出貢獻的大將,卻在晚年的時候參與了繼承人的任選上,當時的孫權想要廢除太子,可是陸遜支持太子。

這觸碰到了孫權的底線,導致晚年的他很郁悶,讓孫權給逼死了。

關羽

關羽作爲劉備的結拜兄弟,他有勇有謀,在蜀漢的地位不言而喻。而他本人也十分愛戴自己手下的士兵,這使得他在軍中人緣也不錯。可是最終讓他失敗的就是他的致命缺點,他過于高傲。

當時他鎮守荊州時,孫權曾經想要與其聯姻。並派人去荊州替長子孫登求婚關羽之女。誰知高傲的關羽直接給人家來了句,“虎女焉能嫁犬子”。

而就是這樣的侮辱,直接導致孫權決定與曹操聯手攻打荊州。可以說關羽威名遠揚,最終卻敗在了自己的狂妄自大。

嚴顔

嚴顔是東漢末年益州的將領,他先是屬于劉璋的屬下。在劉備進攻江州之時,嚴顔兵敗被俘。

剛開始嚴顔拒不投降,但是張飛非旦沒有生氣還對他以禮相待,在張飛非三寸不爛之舌下,嚴顔被感動到了,繼而投降了張飛。

值得一提的是,投降後的嚴顔幾乎就銷聲匿迹了,至于嚴顔爲什麽會退出江湖,直到如今一直是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

黃權

黃權原本屬于劉備麾下的一名大將,官至鎮北將軍。他還與當時的宰相諸葛亮是好友。

在夷陵之戰中,黃權任水軍統帥,負責震懾魏軍。但是劉備慘敗,在懸殊的實力差距下,他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選擇戰死,另一個是投降。

可能是考慮到不想讓手下的將士白白戰死,加上他本人深信劉備跟諸葛亮的爲人處世,不會爲難他的家人們。黃權決定投降曹魏。

後來劉備病死白帝城,魏國的上下可以說是舉國歡慶,但是黃權卻在默默流淚。

但是,不管怎麽說,就算是爲了不全軍覆滅而投靠曹魏,黃權也是投降了,也沒有保住他的晚節。

讀史可以明事,做人不能像孟達一樣朝三暮四,認定一件事情就要堅持下去,不要因爲一點兒挫折就放棄,這樣只會淪爲笑柄。

也不要像陸遜那樣去觸碰別人的底線,這樣只會自找沒趣。當然,也不能像關羽一樣恃才自傲,凡事要給別人留余地。

參考資料:

中國知網:《三國人物風雲錄》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29axctaKF3zlk95GyXmOespqBMXuJRaHLKtTy6BiyaXyup18oWZMAO_zU6t3pVfITT6gaRGNcBoYNlL1hsUCpJsv2Jw7F7IxpfHpezq4GKwuddgq0NCRwa4oNgbBndrk8PfJGsKCWyiCbAsv-CQMqg==&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0 阅读: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