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博物館日四川博物院線上線下活動豐富多彩

愛看頭條 2024-05-18 22:40:23

紅星新聞網(記者 但唐文)5月18日報道5月18日是第48個“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博物館致力于教育和研究”(Museums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诠釋了文化機構是公共教育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在全民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今天,四川博物院策劃舉辦了多達十余場活動,涉及了戲劇、繪畫、攝影等文化藝術領域,活動形式多種多樣,活動內容豐富多彩。

如果我來設計博物館

四川博物院舉辦的第三季“我們的家,我們的博物館”小小策展人館校教育項目的宣發會。邀請到了來自四川省內近30所中小學校代表,共同見證本季活動的開幕。

本季以“如果我來設計博物館”爲主題,號召學校的師生、社會的家庭成員,從實際體驗入手,觀察博物館已有條件,思考博物館場域在傳遞知識、提供教育資源時的優勢與不足,並創造性地制作實物模型,去搭建一個夢想的博物館學習場所。

整季活動,博物館都將作爲強大的資源提供方,從藏品、展覽、教育方式等不同博物館專業主題爲師生提供課程培訓、講座、沙龍、主題導覽等不同的活動,指導參與的師生從本季活動中收獲更加專業的博物館學習,這不僅是一次館校深度合作的活動,也是一次學校教師和學生參與的博物館“研究性”學習。

當小記者遇上小小講解員

“歡迎大家來到四川博物院古代四川展廳參觀遊覽!大家現在看到的是……”在四川博物院古代四川展廳,一位小小講解員正聚精會神、滔滔不絕地向大家介紹著身後展品,身旁還有一位小記者打扮的孩子在奮筆疾書。

原來,這是今年四川博物院推出的一項新活動“當小記者遇上小小講解員”——四川博物院選派兩名小小講解員,向四川省少先隊隊刊《少年時代》小記者發出“挑戰”,《少年時代》小記者派出一名小記者“應戰”。小記者和小小講解員們無不神態自信,普通話標准流利,知識儲備深厚,在一下午相談甚歡的采訪交流中,不但加深了相互之間的了解,還建立起了美好的友誼,小記者和小小講解員共同總結這次“相遇”的收獲和感悟,幾人依依惜別,並表示以後希望有機會深入交流。

龍行中華—2024年春節賀歲特展

四川博物院積極探索利用館藏文博資源,推動博物館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融入社會、走進生活,結合“龍行中華—2024年春節賀歲特展”,聯合泸縣宋代石刻博物館開展劇本解謎社教活動。

活動開始,四川博物院講解員以“龍元素”爲切入點,帶領觀衆走進展廳,了解我國龍文化的起源與發展。泸縣宋代石刻博物館講解員以連線的方式出現在“國寶單位”龍腦橋現場,爲觀衆帶來身臨其境的深入導賞,從橋梁建設、民族融合、曆史流變等方面,全方位介紹了泸縣的龍文化。隨後,泸縣講解員化身NPC向參與者們發布了活動任務。參與者們團隊協作,在跌宕起伏的“守護龍城”的劇情裏解出故事背後的真相。參與者們紛紛表示,“在國際博物館日參加文博劇本解密活動有趣更有意義”。

除此之外,四川博物院經典探寶遊戲奪寶奇兵之探秘“江渎”、藝術與生命——繪畫工作坊、“江渎水韻·蜀水之美”四川博物院志願者攝影大賽第二階段拍攝作品展示等精彩活動也同樣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線上活動豐富多彩

除了精彩紛呈的線下活動,四川博物院還爲觀衆精心准備了豐富多彩的線上活動。

與此同時四川博物院聯合成都市稅務局打造了“跟著文物學稅法”四川博物院篇,聯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長江沿線12省市高校、博物館共同發起了“探尋長江文明堅定文化自信”系列生動有趣的文物短視頻,觀衆通過四川博物院官方微博、官方抖音號、官方視頻號等自媒體平台在線觀看,好評如潮。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的必要舉措。四川博物院積極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著力向公衆介紹巴蜀文化,展示曆史文化脈絡,弘揚民族藝術與民族精神,開拓大衆眼界,啓發公衆審美。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