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ra70全球上市後,面對華爲出貨許可,一個奇怪現象出現了

互聯魚 2024-05-08 23:24:49

文l編互聯魚

華爲作爲全球通信設備和智能手機的領頭羊,芯片需求量非常大,長期以來依賴于全球供應鏈,特別是高通、台積電等芯片巨頭提供的先進技術和制造能力。

但近年來,隨著美國對華爲實施的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高通、台積電、ASML等全球芯片産業的領軍企業紛紛減少了與華爲的合作,甚至不再公開提及關于向華爲提供芯片的出貨許可事宜。

自2019年起,美國以信息安全爲由,限制美國企業及使用其技術的外國企業向華爲出售芯片和相關技術,直接導致華爲在高端芯片獲取上遭遇嚴重瓶頸。

在這些限制措施的影響下,華爲的芯片購買量大幅下滑23%,這對于一家高度依賴創新科技推動發展的企業來說,無疑是沉重打擊。

華爲的旗艦手機無法繼續搭載最新一代的自家設計麒麟芯片,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也因此受到影響。這一變故不僅沖擊了華爲的業務布局,還間接促進了全球芯片市場的重新洗牌,其他智能手機品牌趁勢填補市場空缺。

面對華爲的出貨許可問題,一個奇怪的現象出現了,麒麟9010處理器後,高通、台積電、ASML等芯片産業鏈巨頭都“沉默”了,不再提華爲芯片出貨許可了。

這是爲什麽?

其實從旁觀者來看,華爲在Pura70系列全球亮相後,引發了一場微妙的供應鏈變局,失去原來的供應鏈,照樣能夠靈活應對了市場變化。更多的是,掌握了更多的主動權,不再受制于人。

比如,當全球芯片供應緊張時,華爲能有自己的備選;技術升級時,能快速響應,不必等別人點頭。

按照以往的合作軌迹,華爲Mate60系列和新晉的Pura70系列,本來應該是攜手台積電、高通、ASML這些芯片界的合作“老夥伴”協作完成,但角色開始轉換了,從供應商悄然變成了競爭者。

所以目前有沒有這些巨頭的參與,已經沒什麽影響了。

這背後上演的是一場自主突破的硬核反擊戰。面對限制選擇自力更生後,從麒麟芯片、鴻蒙操作系統的自主研發到底層基礎架構,華爲在一步步構建自己的生態系統,就像打造了一套“科技自留後花園”,即使外面風雨飄搖,園內也能自給自足。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與其說是這種突破是被逼無奈地自救,倒不如說是對未來的一種布局。因爲此前華爲有所預料,科技發展的最後一定會是“頂峰相見”,現在就在頂峰的路上。

像中芯、紫光展銳等企業,乘勢而上,國産芯片設計、制造能力得到顯著提升。這不僅降低了對外依賴,還增強了整體産業鏈的安全韌性。

不過對台積電來說,雖然失去了華爲這個大客戶,但從財務報告來看業績並未受到顯著影響。

一方面,市場對芯片的需求持續高漲,特別是在人工智能數據中心、汽車等領域的芯片需求。另一方面,台積電等企業擁有廣泛的客戶基礎,包括蘋果、高通、AMD等,這些企業的訂單足以彌補華爲訂單減少帶來的空缺。

所以說高通、台積電等芯片巨頭在華爲業務複蘇後,基本上都不再提華爲芯片出貨許可了,但未來隨著芯片産業格局的不斷演變,以及國際合作與競爭態勢的變化,華爲與這些芯片巨頭之間的關系或許可能促成兩種供應鏈體系並存的格局。

一種是國際化的開放合作體系,另一種是更加注重自主可控的國産化體系。

這種多元化,讓華爲等中國科技企業在面對國際風雲時,有了更多選擇,不會再出現這幾年以來類似的風險。對此您有什麽想說的,記得分享,寫下您的觀點!

5 阅读:1700

互聯魚

簡介:新媒體公司創業者,致敬科技發展,趣聊商業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