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開展今年的關鍵詞是:教育與研究

愛看頭條 2024-05-18 16:30:31

紅星新聞網(記者 李婉清)5月18日報道隨著國際博物館日的到來,5月17日,西南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在武侯校區舉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主題活動”。據了解,今年主題活動將圍繞“教育和研究”這一關鍵詞爲學校師生准備豐富的文化活動。

活動現場,四川省檔案館檔案編研處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國家重點檔案保護與開發項目《清代川滇邊務大臣衙門檔案》,並將全套圖書捐贈給民族博物館。而後,西南民族大學2024年鑄牢系列“大思政課”之“文物中的中華——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實物見證”項目啓動儀式也隨之拉開帷幕。

值得一提的是,民族博物館還精心准備了香囊制作、拓印體驗、竹編展示等中華傳統文化的體驗與交流活動,現場吸引了大批師生前來參與,大家紛紛動手參與體驗傳統技藝,活動現場氣氛活躍,豐富了師生校園文化生活。

記者從活動現場獲悉,當天下午,民族博物館館長還開展了題爲“雲岡石窟——融合的典範”的講座,這是西南民族大學2024年鑄牢系列“大思政課”之“文物中的中華——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實物見證”第一堂課,吸引了兩百余名學生前來聽講。據介紹,這是民族博物館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深入挖掘館藏文物中的“三交”內涵,積極推動利用文物資源生動講述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大思政故事的又一重要舉措。後續民族博物館將組織師生走進課堂,開展體驗式、情境式、分享式思政課程教學,讓文物真正“活”起來。

作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以及四川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基地,長期以來,民族博物館長期始終堅持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任務,並結合自身館藏特色,通過多種形式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發揮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職能。接下來,西南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將持續深化自身教育功能,以鑄牢爲主線進一步拓展在文物收藏、陳列展示以及科學研究等方面的職能發揮。

編輯:鄧思璐 責編:高婷 覃峰 審核:馬蘭 黃佳琪 監制:趙若一 王晉升 總監制:李天翔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