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樓慌了,美制衛星導彈在烏遭遇“滑鐵盧”

俞快看世界 2024-05-09 22:47:03

尴尬,實在太尴尬了!現在,現在俄烏戰場上,缺槍少彈的烏軍,居然開始嫌棄美國衛星制導彈藥了——就差指著美國鼻子說,可別再援助這個了,因爲根本打不准!這是怎麽回事?想當初,那些美制海馬斯制導火箭彈、亞瑟王神劍制導炮彈等衛星制導武器,在俄烏沖突中可都是被當成了“高科技魔法導彈”,頻頻重創俄軍坦克裝甲車,讓俄軍吃盡了苦頭。從烏軍的戰報來看,它們的命中率可是從70%、80%一路飙升到誇張的100%呢!可現在,這些曾經的“神器”竟成了烏軍眼中的“廢柴”,到底是烏軍言過其實,還是情緒發泄呢?

還真不是!你聽,歐洲對外關系委員會首席專家格雷塞爾可說了:因爲俄羅斯軍隊采用新技術,現在,美國援助給烏克蘭的各種衛星精確制導彈藥發揮效果甚微,大多數都無法命中目標。烏克蘭最高拉達國家安全委員會顧問斯圖帕克也承認,烏軍發射的美制亞瑟王神劍155毫米衛星制導炮彈命中率急劇下降,過去命中率有70%,現在只有6%了。腦實一下場景,不就是:每發十幾萬美元的海馬斯制導火箭彈,被打出去後,或許就只能在荒地裏炸個坑;數萬美元一發的“亞瑟王”,10發飛出去,有一發能命中目標就算萬幸。這命中率,讓實戰中的烏軍覺得,簡直比食堂裏廚師炒菜還要“隨緣”,有時候甚至懷疑,這些導彈是不是裝上了“俄羅斯導航”?

一次次的攻擊落空,不僅讓烏軍士氣受挫,更讓美制導彈信譽掃地。五角大樓也坐不住了,要知道,這些導彈可都是幾萬美元一發啊,美國年産量才幾千發。可現在呢,命中率只有6%,100發炮彈價值數百萬美元,結果只能命中6發。這賬不但不劃算,也不合理呀。但現實就是這麽殘酷!經過偵察和複盤,五角大樓終于意識到他們輕敵了、大意了。之前還以爲俄軍沒那麽多電子幹擾系統呢,現在才發現俄軍前沿陣地每隔10公裏就部署了一輛電子戰車輛。這些裝備了新技術的電子戰車輛,就像一群狡猾的狐狸,專門捕捉那些迷路的“魔法導彈”和無人機,然後讓它們在強大的電子幹擾下變成無害的“螢火蟲”。

更糟糕的是,最近幾個月俄羅斯軍工廠還在組裝更多的電子戰卡車。這些電子戰系統如果陸續投入戰場,那美軍制導彈藥的威力可就真的蕩然無存了。看來俄羅斯是不到關鍵時候不亮底牌啊!而且更可怕的是,俄軍的電子戰系統不僅壓制住了美軍的制導彈藥,他們自己的制導彈藥還越來越多、打得也越來越准。就像俄國防部最近發布的戰報說的,俄軍中部軍區發射的152毫米克拉斯諾波爾激光制導炮彈就能摧毀一輛烏軍M1A1SA型坦克,然後又用FPV無人機摧毀了趕來救援的烏軍M2布拉德利步兵戰車。這種打擊精度意味著烏軍,包括潛入俄烏戰場的北約軍隊,將會遭受巨大的傷亡和損失,而俄軍的進攻速度也會大大加快。

爲了擺脫這一困境,美軍開始四處尋找解決辦法,想要找回美制衛星導彈的“面子”。他們計劃增加集束彈頭、援助F-16戰機和魚叉反艦導彈等更爲先進的武器裝備,來應對俄羅斯電子戰系統的威脅。然而,這些舉措是否真的管用,還需要實戰檢驗。事實上,在俄戰烏場上,每一枚導彈的命中都牽動著世界的神經。而美制導彈在實戰中的困境,不僅暴露出科技與實戰之間的巨大鴻溝,更爲我們敲響了警鍾:在未來戰場上,單純依賴高科技武器或許並不足以決定戰爭勝負。而真正的勝利者,將是那些能夠在科技與實戰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的人。

9 阅读:927
评论列表
  • 2024-05-11 07:10

    美國的,開始過時了

  • 2024-05-10 12:25

    美軍援助烏克蘭更先進的魚叉反艦導彈,來應對俄羅斯電子戰系統的威脅?難道俄羅斯電子戰系統是電子戰艦?而且魚叉哪裏先進了,連中國的鷹擊83都遠遠不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