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樂:四大天王“前傳”,看客與巨星

唐淚 2024-04-02 14:16:08

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香港樂壇的曆史,遠不及香港影壇來得悠遠。

溯源去看,或要等到1974年,許冠傑發行其個人首張粵語專輯《鬼馬雙星》,香港粵語流行樂壇的序幕,才得以正式揭開。

數年後,才有十大中文金曲、十大勁歌金曲和叱咤樂壇等頒獎典禮,漸次出現。

從許、譚、張,到四大天王,無論人們如何評說,始終是四大天王,將香港樂壇的地位,推上了波瀾壯闊的頂峰。

而王座之前,誰是巨星,誰爲看客?

回溯即知。

有件事情很有趣。

以歌神和鼻祖之名,許冠傑在香港樂壇的地位,當然無可指摘。

但若以樂壇頒獎禮來衡量,除了第一個拿十大中文金曲頒發的金針獎之外,他似乎從來都沒有過真正的統治地位。

同期而論,無論是鄭少秋還是關正傑,都要比他來得強勢。

及至譚詠麟上位,開始一統江湖。

又數年後,張國榮于千軍萬馬間崛起,他以連續兩年奪得十大勁歌金曲的金獎爲標志,呈現出來與譚詠麟分庭抗禮的勢頭。

而在四大天王出現之前,昔時的香港樂壇當然也可稱得上群星閃耀,有諸如鄭少秋、關正傑、林子祥、羅文、蔡楓華、陳百強、鍾鎮濤等等男歌手,甚至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張學友、呂方也開始登台。

但若苛刻而論,彼時巨星,或只有譚張“雙王”。

許多年後。

在一次訪談間,有人言及四大天王的樂壇地位,張學友說,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比如八十年代,自己就很羨慕地看著譚詠麟、張國榮他們站在舞台中央,想著以後的哪一天,自己也能像他們一樣。

這句話非常實在。

張學友自歌唱比賽奪冠,當即就被寶麗金唱片簽下,次年推出首張專輯《smile》,大賣破二十萬張,已成一時紅星。

但偶像力與履曆的雙重不足,令他始終無法再進一步。

不過若與和他同年度發行首張唱片的呂方,以及自己同在寶麗金的兩位師弟黃凱芹、李克勤比起來,張學友起碼來講,已經踏上了香港樂壇的舞台。

而在譚詠麟和張國榮,相繼宣布退出樂壇頒獎禮之時,張學友就應聲而上。

距離巨星地位,僅一步之遙。

劉德華的樂壇路線非常特殊。

他發行個人首張專輯的時間,其實與張學友在同一年,而那個時候,郭富城剛剛進了無線的舞蹈培訓班一年,黎明也剛開始在電影裏跑龍套。

幾乎沒有人關注劉德華。

樂壇獎項的名單裏,不會有他的名字。

從《只知道此刻愛你》、《情感的禁區》、《回到你身邊》,到《愛的連線》,四張專輯、四十四首歌曲,沒有哪一首,進入過樂壇頒獎禮的視線。

在1990年之前的五年裏,他在香港樂壇,與一個透明人無異。

但隨著十大勁歌金曲將“最受歡迎男歌星”獎頒發給他,此前一首歌都沒有入圍過獎項,也沒有拿過新人獎的劉德華,一夜之間登頂。

卻就如他自己的獲獎感言,這或並非實至名歸。

然他已經從看客,晉級爲准巨星。

大勢已成。

黎明與郭富城的崛起,更是令人瞠目結舌。

他們二人,一個想要唱歌,也簽了唱片公司,但等了四年,也沒機會發唱片,另一個從來沒想過要唱歌,而是准備從電影開局。

郭富城後來拍了一部電影,叫《風雲雄霸天下》,電影中有一句台詞,“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

而用這句台詞,來形容出道就爆紅的兩個人,當真再合適不過。

當然二人軌迹也各異。

黎明在香港首發唱片,次年悍然奪得香港十大中文金曲IFPI香港全年銷量最佳大碟獎,進而與張學友、劉德華並稱“三劍客”。

郭富城先以機車廣告爆紅,而後在兩年內發行三張唱片,盡皆銷量突破百萬張,攜唱片、舞姿和發型、顔值紅遍整個華語世界,再轉而回到香港樂壇,以無可匹敵之勢,終結了産生不到半年的“三劍客”封號。

放眼整個華語樂壇,星星盡多。

但如他們二人這等爆紅的速度與程度,皆難尋第三人。

昨日看客,今時聽封。

回頭再看。

張學友曾經仰慕譚張,劉德華曾經逡巡不進,黎明和郭富城同樣曾經郁郁不得志,他們也都曾經是樂壇的看客。

而在封王之前,他們實則就已經各自爲峰。

在譚張爭鋒正熾的昔年,誰能料到,貌不驚人的張學友,將接過歌神的衣缽,五年不入樂壇的劉德華,會修成正果,坐四年冷板凳的黎明,會一飛沖天,而沒想過唱歌這事的郭富城,將成爲歌、舞、影三絕的全能戰士?

天王前傳,看客終成巨星。

7 阅读:1600
评论列表
  • 2024-05-09 14:38

    商業社會的産品而已“四大天王”,是怕樂壇衰落下去,包裝吹噓而成,産品質量不能與八十年代相比。

  • 2024-05-21 11:26

    寫得得中肯,再也沒有傻子說王傑紅過四大天王了

  • 2024-04-29 18:21

    在譚張爭鋒正熾的昔年,誰能料到,貌不驚人的張學友,將接過歌神的衣缽,五年不入樂壇的劉德華,會修成正果,坐四年冷板凳的黎明,會一飛沖天,而沒想過唱歌這事的郭富城,將成爲歌、舞、影三絕的全能戰士?

唐淚

簡介:電影,人物,思想,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