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清朝爲新疆和俄羅斯拼命,而外東北卻放棄的如此輕易?

啰嗦翔子和你談 2024-05-15 01:32:03

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前言

清朝後期的時候,國力已經變得孱弱,所以很多的國家就想著從中國的土地上分一杯羹,在此期間,沙俄侵占了我們國家超過150萬的領土。

這其中就有外東北和庫頁島等地,對于這些土地,清朝並沒有糾纏太多,但是在新疆的問題上,清政府卻誓死抵抗。

要知道東北這個地方可是清政府的龍興之地,按理來說,其情誼應該是更深重一點,既然這樣的話,清政府爲什麽要做出這樣的決定呢?

新疆的重要性

我們都說清朝時期閉關鎖國,使得我們國家落後于全世界,但是清朝卻也爲我們國家現在的版圖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清朝鼎盛時期版圖

新疆這個地方在古代的曆史之中,一直和我們國家分分合合,在漢朝的時候,新疆這個地方還是在中國的版圖之中,可是到了唐朝時期,新疆這個地方就開始脫離中原地區的統治。

因爲新疆這個地方脫離了中國已經太長時間了,在其脫離中國統治的那段時間之中,它又先後被不少的勢力所統治。

這也就導致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新疆這個地方對中原文化其實是沒有認同感的,這也就代表著中原王朝在這個地方是沒有群衆基礎的,然而新疆這個地方又十分的重要。

所以中原王朝,一直是想要將這個地方納入到國家的版圖之中的,到了清朝康熙皇帝的時候,出現了一個國家,這個國家就是准噶爾汗國。

當時的准噶爾汗國還正是發展的時候,當時的准噶爾汗國和沙俄一起勾結,想要對周邊國家有所圖謀,清朝和他們挨著,所以他們對清政府的威脅還是挺大的。

在這種狀況下,清政府自然是不會允許他們做大,于是清政府就對准噶爾汗國重拳出擊,不過准噶爾汗國還真的是不好啃。

清朝的三位皇帝——康熙、雍正和乾隆,都在爲此而努力著,在七十年的時間中,雙方展開了拉鋸戰,不過最終還是清政府取得了勝利。

參考資料

在將准噶爾汗國納入到中國版圖後,乾隆將這塊地方重新命名了一個名字——新疆,因爲乾隆覺得,這個地方算是以前的土地重新回歸,所以也就有了這個名字。

將一個地方打下來之後,自然是需要治理的,要不然一塊地方是很難形成長治久安的統治的,于是清政府就開始對新疆進行駐軍。

其實之前清政府也有想過,給予新疆高度的自治權,然而新疆那邊的高層卻反反複複,清政府也就放棄了這個想法。

僅此還不夠,還需要對當地進行同化,讓他們對清政府産生認同,所以清政府就將一些國民移民到了新疆地區。

還有諸多的措施,這裏也就不一一例舉了,反正在這些措施下,新疆成爲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沙俄對東北的染指

沙俄對于領土擴張的野心是非常強烈的,他們一直在清政府的身邊蠢蠢欲動,清政府在強盛的時候,他就經常進行一些小動作。

在1840年之後,鴉片戰爭的爆發使得清政府的國力變得衰弱,旁邊的沙俄自然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他們對清政府發動了攻擊。

于是在1858年的時候,中國和俄國簽訂了《瑗珲條約》,在這項條約之中,烏蘇裏江的東部到海參崴的那片土地,被迫割給俄國。

參考資料

1860年,清政府和俄國再次簽訂《北京條約》,在這次的條約之中,中國失去了四十四萬多平方公裏的土地。

然而沙俄的胃口可不止如此,他們想要的,是中國北方所有的領土,他們想要將長城以北的地區都變成“黃俄羅斯”,所以沙俄所制定的這項計劃,也被稱之爲——“黃俄羅斯計劃”。

沙俄將自己的這個想法付諸于行動,在侵略我國的問題上,沙俄充當了急先鋒,他們對于東北這個地方異常地垂涎。

不過他們也知道東北地方太大,他們一下子吞不下,于是他們就采取了一些措施,在1891年的時候,一條自莫斯科起的鐵路,穿過我們國家的黑龍江省和吉林省。

其終止的地點,在海參崴,這條鐵路叫“中東鐵路”,別小看這條鐵路,這條鐵路對我們中國的威脅是非常大,沙俄可以通過這條鐵路運送一些戰備用品。

而當初沙俄則是靠著和我們國家簽訂的《中俄密約》,拿到了修建鐵路的特權,在密約之中說是和我們一起抵禦敵人,但其實他就是想要多侵占中國的領土。

沙俄在修建鐵路的時候,也是非常血腥的,他們制造了不少的慘案,我們中國的居民不少死在了他們的手下。

與此同時,他們想要將自己的文化思想殖民到東北地區,他們將自己國家的教堂修建在了鐵路沿線附近,細數之下,能夠達到數百所。

當時沙俄在一定的範圍內,讓各大學校學習俄語,那個時候學生課本裏的內容,和沙俄那邊是一模一樣的。

除此之外,不少的報紙,以及雜志都是宣揚俄國的,後來沙俄開始往東北出兵,東北地區淪陷,俄國也迫切地想要將東北三省劃入到他們的版圖之中。

可是他們的這個行爲卻遭到了清政府和國外的反複,清政府反對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爲什麽國外的一些國家也會反對呢?

這主要還是因爲,俄國的做法侵犯了他們的利益,于是他們的這個想法也只能夠宣布破産,但是他們在東北依舊擁有著許多特權。

不過與之相對應的是,他們需要在一定的時間內從東北撤軍,然而說是這樣說的,他們卻沒有這樣做。

後來爲了日本爲了和俄國爭奪東北,舉行了幾場談判,當談判解決不了問題後,日本和俄國就進行了一場戰爭,真正以俄國失敗而告終。

可笑的是,這明明是我們國家的領土,我們在當時卻沒有說話的權利,當然,我們國家也是在爭取和我們相關的權益……

清政府的選擇

外東北地區大概實在19世紀中期的時候丟失的,而外東北丟失,和清政府的一些措施其實是分不開關系的。

清朝在入關之前,一直都是在東北地區活動的,所以清政府一直是將東北地區視作“龍興之地”,而當時清政府是將東北這個地區當成自己的退路的。

所以當時的東北是不允許漢人進入的,留在東北的滿人的話,清政府那邊也是會給一些補助,這樣的話,留在東北的滿人也就會心甘情願地駐守在東北。

要是清朝強盛的時候,給東北的滿人發放補助的話,倒是還好,可是後邊清政府沒落,他都已經自顧不暇了,也就沒有辦法顧及到東北的同胞了。

這就導致了不少的滿人開始産生異心,不過總的來說,東北地區還是在清政府的統治之中,可是外東北因爲環境的問題,導致在外東北的人並不多。

人不多,也就意味著收不了賦稅,所以清政府對于外東北的重視程度確實是不高的,所以清政府也就沒有在外東北這個地方駐紮軍隊,而這也就給了沙俄可乘之機。

沙俄在當時是試探了不少回的,在一次次的試探之下,他們的膽子越來越大,後來幹脆直接將自己國家的人到外東北。

在百般的籌謀下,後來沙俄那邊,才可以在簽訂了條約之後,不費一兵一卒地將外東北給掌握在手中。

爲什麽一定要保住新疆?

我們上邊也提到了,新疆對于整個中國的戰略縱深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正如左宗棠曾經所說的那句:

新疆在,則蒙古在;蒙古在,則京城局勢穩定。

左宗棠

所以在當初有人提議,將新疆賣給沙俄,將西藏賣給英國,從而換取這兩個國家對清朝的支持,不過這個提議很快就被否決了。

參考資料

爲了解決新疆的問題,左宗棠擡棺出征,那一年的左宗棠,已經有64歲的高齡了,當時的大清已經拿不出多少的戰爭資金了。

所以清政府也就只給了一部分的資金,其他的資金,則是由一些愛國商人在一起湊的,在左宗棠的進攻下,新疆成功被保住。

參考資料

而清政府之所以如此力保新疆,除了其戰略縱深問題,還有一些原因,就是因爲當初清政府將新疆啃下來的時間長,加上清政府在新疆這個地方所投入的,也是比較多的。

還有就是,新疆地區的人,還認同著中華文化,這也是新疆的收複的一個有利條件。

而說清政府不重視外東北,其實究其根本,還是因爲當時清政府的國力衰弱,只能舍棄一部分,來保全另一部分……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清統一准噶爾之戰》

百度百科——《外東北》

百度百科——《清軍收複新疆之戰》

中國知網——《論左宗棠西北邊疆經略》張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