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的一位部下,密謀除掉司馬懿,最終是什麽下場?

情懷曆史 2024-04-19 12:51:22

公元249年,司馬懿趁著曹爽陪同曹芳前往高平陵祭拜魏明帝的機會,起兵造反,成功控制了都城洛陽。在此基礎上,司馬懿不僅誅殺了曹爽,也沒有放過桓範等曹爽的黨羽。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曹爽部下都遭到了牽連,比如筆者今天要說的令狐愚,就沒有在高平陵之變中丟掉姓名。但是,令狐愚後來密謀除掉司馬懿,最終是什麽結局呢?

具體來說,令狐愚(?-249年),字公治,太原人。令狐愚本名令狐浚,是曹魏弘農太守令狐邵的族子。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令狐浚年少的時候,就常有遠大的志向,衆人說令狐浚一定會讓令狐家族發揚光大,唯獨令狐邵認爲:“令狐浚性情不受拘束,不加強品德修養而自高自大,一定會讓家族滅亡。”從最終的結果來看,令狐邵是非常有先見之明的。

但是,令狐愚聽說了令狐邵的話,心裏很不服氣。等到令狐邵擔任了虎贲中郎將,而令狐愚也已經做官,擔任過了許多官職,幹的工作都很有名氣,被人稱道。對此,在筆者看來,或許是這種不服輸的性格,促使令狐愚一定要和強大的司馬懿相抗衡。當然,這或許也是因爲令狐愚受到了曹魏以及曹爽的恩惠,所以需要知恩圖報。

魏文帝曹丕在位期間,烏丸校尉田豫討伐胡人有功,不過,田豫這位大將只是因爲小小違反節度,令狐浚就要以律法制裁。得知這一消息後,曹丕大怒,將令狐浚戴上鐐铐,拘禁起來,免去官職治罪。下诏:”令狐浚何其愚蠢!“從此,將令狐浚改名爲令狐愚。因此,非常明顯的是,令狐愚的名字和他的處事方式是有直接關系的。

雖然被曹丕罷免了官職,但是,曹芳即位後,令狐愚的仕途還是迎來了轉機,並當上了曹爽的長史(大將軍長史)。在三國時期,長史是比較常見的官職,和主簿、從事等官職比較類似。在大將軍曹爽的提拔下,令狐愚又出任兖州刺史,駐屯平阿,與其舅王淩一起統兵于淮南。

到了這個時候,令狐愚已經成爲朝廷大臣了,而且前途一片光明。可是,一場高平陵之變,瞬間將令狐愚的仕途蒙上了巨大的陰影。

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囚誅曹爽。在曹爽等人被誅殺後,王淩和令狐愚暗地裏策劃,認爲曹魏皇帝曹芳昏庸懦弱,受制于權臣,又聽說楚王曹彪有智有勇,想要共同立他爲帝,奉迎他到許昌建都。

由于曹彪的封國在兖州令狐愚的轄區內,嘉平元年(249年)九月,令狐愚遣親信張式以監察親王爲名赴曹彪家拜訪,對曹彪說:“令狐使君向大王致意,天下的事未可知,願大王珍重!” 但是,同年十一月再派,張式還未回來,令狐愚就已經病死。

值得注意的是,令狐愚病逝後,王淩沒有放棄對抗司馬懿的計劃。可是,王淩猶豫不決,結果在嘉平三年(251年)就被司馬懿消滅了。這場兵變失敗後,令狐愚和王淩被開棺和曝屍三日,燒了印绶朝服,不用棺椁就此埋掉,並夷三族。

此外,兖州武官馬隆則自稱令孤愚的門客,自行出資爲其殓葬,更爲其守三年喪,種植松柏。此舉令到兖州其他士人都感到愧疚。對于令狐愚來說,能夠擁有馬隆這位忠義的門客,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1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