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降壓藥飯前吃,還是飯後吃?這5個原則要掌握

熊貓醫學社 2024-04-26 16:39:18

高血壓作爲當今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的一類慢性代謝性疾病,對人體健康而言,其危害性是不容小觑的。雖然高血壓在其發病初期,並不會有較爲明顯的症狀表現,但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一系列症狀就會越發突出,其中,多以心律不齊、失眠多夢以及心悸、心慌等症狀爲主。

在很多人看來,高血壓是中老年人的專屬疾病,而年輕人基本上不會與高血壓打上交道,但據最近幾年的臨床統計數據表明,在高血壓患者的數量不斷增加的同時,患者年齡也呈現出了明顯的下降趨勢,這與我們的認知是完全不同的。

現如今,臨床用于治療高血壓的方法,主要還是藥物治療,而且,高血壓患者要是想盡可能使病情趨于穩定,就需要長期服用降壓藥物,但患者在服用藥物的過程中,也要盡量確保用藥時間的准確性。

那麽,高血壓患者服用降壓藥物的時間,應該在飯前還是飯後呢?關于這個問題,其實一直以來都備受爭議,而對此,醫生也做出了較爲專業的解答:降壓藥應在飯前吃還是飯後吃,主要取決于患者所選用的降壓藥種類。

目前,市場上的降壓藥類型按時效分類主要有三種,分別是短效降壓藥、中效降壓藥以及強效降壓藥,其中,前兩類降壓藥均應在飯前服用,這樣能夠更好地保證藥效的發揮,而強力降壓藥則沒有嚴格的時間限制,既能夠飯前服用,也可以飯後服用。由于人體的血壓水平波動較爲頻繁,一天會有兩個高峰期,即早上7:00到8:00和夜間8:00到10:00,因此,若需服用降壓藥,就要盡可能將時間安排在這兩個節點。

大家都知道,高血壓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很大的沖擊,而一旦大家發現自己存在血壓過高的症狀,就一定要及時進行相應的治療,而除了服用降壓藥外,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做好相應的預防,這樣才能更好地使自己的血壓水平保持穩定,那麽,高血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究竟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呢?

1.合理飲食

要想更好地控制血壓,就必須積極調整自己的飲食結構,高血壓患者在平日裏要盡可能養成少油、少鹽、少糖的飲食習慣,對于辛辣刺激過于油膩的食物,一定要盡可能少吃,多增加新鮮蔬果的攝入量,比如木耳、海帶等食物,都能夠很好地幫助大家預防高血壓。

2.堅持適量運動

高血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還要盡可能保持一定量的運動,堅持運動不僅能夠幫助人們增強自身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加快血液循環,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大家穩定自身的血壓水平。建議高血壓患者在平日裏盡可能選擇比較舒緩的有氧運動,運動時長保持在每天一小時左右。

3.樂觀的心態

患上疾病後,人們的心態很容易受到影響,甚至使人變得非常暴躁、易怒以及焦慮,而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若是想要更好地穩定自身的血壓水平,就一定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並培養較好的心理素質。

4.保證充足的睡眠

一般來說,只有盡可能保證睡眠充足,才能使情緒趨于穩定,而高血壓患者每天的睡眠時間要盡量保持在6到8小時左右,如果睡眠時長較短,也可以盡可能增加午休時長,以此來使自身得到更好的休息與調整。

5.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于穩定自身疾病來說也是極有必要的,高血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堅持早起空腹喝溫水,晚上睡覺前也可以用中藥來泡腳,在泡腳的過程中,能夠很好地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並降低血液的粘稠度。

【本圖文由“熊貓醫學”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裳荌,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制】

1 阅读:273

熊貓醫學社

簡介:提供原創、靠譜的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