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科夫操盤法系列第十四課供應與需求

相逢不如不識 2024-04-22 20:04:54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一切理論請以書本爲准,據此操作後果自負。

有粉絲私信回帖問我關于什麽是供應和需求,說明有部分人對于這兩個問題理解上有困難,在此一並給與回答。

說的直白一點供應就是産品的數量而需求就是購買力,這樣說是不是就好理解了。比如市場上賣肉的只有一家,一天只賣一頭豬,那麽這一頭豬就是供應(震蕩區供需平衡)。後來很多人看到豬肉好賣,容易賺錢,就紛紛開肉鋪,導致每天的豬肉每天可以賣10頭,這不就是供應增加了。買肉的還是那麽多人,購買力相對不就下降了(購買力不變,産品增加。下跌趨勢,供應增加需求不足)。肉鋪不賺錢,紛紛倒閉,又回到一家的狀態,供需再次平衡。突然又來了許多遊客,飯館生意爆火,肉鋪的豬肉不足,價格上漲(購買力增加,産品不足,上漲趨勢)。

以上就是舉個例子說明真實的供求關系。到了交易場上,供應和需求也是一樣的,只不過有了很多不同的變化。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巨大的成交量將價格挺在了高點,這是不是說需求更強了,答案是肯定的。供不應求才會導致價格的上漲對吧?但是有一點需要你去思考,那就是該K線留有上影線,這是由于供應的緣故導致的價格不能挺在高點。其內在的機理就是雖然需求強勁,但是供應依然存在,只不過需求更強而已。

供求關系的分析判斷不僅僅是成交量,還要結合K線的特征。高開說明需求強,願意用更高的價格去買。價格不能挺在高點,說明存在供應,且需求不願意用更高的價格買入。當然這裏面可能有主力資金故意用優勢做出供應大的假象,這也是我們在實際中需要鑒別的。比如有的巨量長上影線第二天反包創新高,有的第二天低開開始回調(去找找這兩種形態的票,沖各種角度周期去分析一下)。兩種截然不同的走勢說明了一個是真正的高抛,一個是主力故意做出來的。所以我們不能單純根據成交量和\K線的形態去判斷走勢。

供應的大小並不重要,關鍵在于供應大小所帶來的結果。供應再小,沒有需求不也是一樣的不斷下跌。供應再大,但是跌不下去,不就說明需求在吸收供應嗎?所以供應和需求是相互的,不能單純的去割裂開來。

以上的講解有幾個重點:

1、供應和需求就是指成交量的大小,關鍵在于分析兩者哪一方更強。

2、供應是可以做出來欺騙散戶的。

3、供求關系的判斷要結合位置、形態、K線進行分析,單純的成交量不具有分析意義,單 純 的K線也不能完全明示供求關系(比如蠟燭圖)。

4、供求關系的背後是資金博弈的結果。

書本上的理論是死的,運用到實際當中就要不斷地用實踐去驗證,去靈活掌握。單純的靠書本知識是沒法賺到錢的,這也需要經驗的積累。這也是爲什麽我一直原因分享的重要原因。大多數人理解能力不同,靈活運用的能力也有差異。

2 阅读:99

相逢不如不識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