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酒趁年華:杜甫筆下的《飲中八仙歌》完美拉開了大唐盛世的序幕

荔枝姑娘詩詞賦 2024-04-14 09:17:14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

宗之潇灑美少年,舉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禅。

李白一鬥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焦遂

五鬥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唐代杜甫《飲中八仙歌》

杜甫的這首《飲中八仙歌》,徐徐揭開了盛唐的序幕。這首別具一格,富有特色的“肖像詩”描寫當時的八位人物。

他們或曠達,或豪放,或潇灑,或禅,或詩、或書、或辯。王侯將相,名士風流一直說到平民布衣。

詩歌以洗練的語言,人物速寫的筆法,通過“酒”將他們串聯在一起,構成一幅栩栩如生的“酒仙”群像圖。

《飲中八仙歌》是一首描繪八位酒仙的詩歌:

其中首先描繪了賀知章,他年紀最大,理應首出。詩中說他酒後騎馬,搖搖晃晃,如同在船上一樣。他甚至因爲酒意而墜入井中,卻在那裏安然入睡。他的形象展現出一種豪放而有趣的性格。(賀知章喝醉了酒,騎著馬搖搖晃晃,感覺像在坐船一樣。結果一個不小心,他眼睛昏花,掉進了一口井裏,竟然在井底睡著了。)

接下來是李琎,李琎是唐玄宗的侄子,他作爲皇族的一員,喝酒時非常大膽,甚至敢于在天子面前飲酒三鬥。他的奢華生活和豪放的性格也得到了生動的描繪。(汝陽王李琎每次都要喝三鬥酒以後才去見天子。有次在路上碰到一輛裝滿酒曲的車,那酒味讓他流口水直流。他遺憾自己沒能被封到像酒泉郡那樣以酒爲主的地方。)

然後是李適之,他曾是左丞相,好客並且喜愛喝酒,每天飲酒花費萬錢。詩中借用他的詩句“避賢初罷相,樂聖且銜杯”,巧妙地描繪了他的性格和處境。(左相李適爲了每天能有個好心情,不惜花費萬錢買酒痛飲,就像長鯨吞吸百川之水一樣。他聲稱自己喝酒是爲了擺脫政事的煩惱,好讓賢人有機會施展才華。)

崔宗之和蘇晉也是重要的角色。崔宗之是一個風流倜傥的人物,喝酒時高舉杯盞,用白眼仰望青天,表現了他在酒後的獨特個性。蘇晉則是一個同時喜歡禅和酒的人,他常常在酒醉後逃禅,形象生動。(崔宗之這個小夥子長得英俊潇灑,每次舉杯喝酒時,他都喜歡傲視著青天,看起來就像一棵玉樹臨風。蘇晉雖然是在佛前齋戒吃素,但一喝酒就常常把那些佛門戒律忘得一幹二淨。)

最後是李白和張旭。李白是杜甫的好友,他的嗜酒和詩才被杜甫以誇張的手法描繪出來。他不畏權貴,即使天子召見也不上船,表現了他的傲骨和不屈。張旭則是一個書法家,醉酒後書法更是出神入化。他不拘小節,在王公貴族面前脫帽露頂,揮筆疾書,表現了他的狂放不羁。(李白這家夥只要一喝酒,就能立刻寫出上百篇詩來。他經常去長安街上的酒肆喝酒,喝醉了就在那兒睡覺。有次天子在湖上開宴遊,想找他寫詩作序,他卻因爲喝醉了不肯上船,還自稱是酒中之仙。)

(張旭喝了三杯酒就開始揮毫潑墨寫書法,被人們稱爲草聖。他平常做事不拘小節,在那些王公貴族面前脫帽露頂,揮著筆快速書寫,看起來就像得到了神仙的幫助一樣。)

焦遂是一個平民。他喝酒五鬥後才會醉,然後在酒席上高談闊論,驚動了在座的人。雖然是一介布衣,但,他肯定有卓越見識和論辯口才才能與其他7仙同台共飲。(焦遂只要喝下五杯酒,就會變得精神振奮起來。他在酒席上總是高談闊論,經常說得讓人大吃一驚。)

《飲中八仙歌》的情調幽默諧谑,色彩明麗,旋律輕快。在音韻上,一韻到底,一氣呵成,是一首嚴密完整的歌行。在結構上,每個人物自成一章,八個人物主次分明,每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彼此襯托映照,有如一座群體圓雕,藝術上確有獨創性。正如王嗣奭所說:“此創格,前無所因。”它在古典詩歌中的確是別開生面之作。

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繪和誇張的手法,生動地呈現了八位酒仙的個性和風采,帶有濃厚的喜劇和肖像色彩,非常具有藝術感染力。

好的時代,好的性格,好的文采和運氣,他們給所在的大唐盛世拉開了完美的序幕。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