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麽近那麽美周末到河北丨邢台:康養遇民宿旅遊變旅居

縱覽新聞 2024-03-24 14:00:21

邢台全力打造京津冀康養度假目的地

康養遇民宿 旅遊變旅居

縱覽客戶端訊(河北日報記者王永晨)“這裏山清水秀,中醫藥文化底蘊深厚。上次住了幾天感覺特別好,吃得好睡得香,這次就是想過來好好放松一下。”3月19日,來自天津市南開區的王先生自駕來到內丘縣南賽鄉神頭村,入住了扁鵲山腳下的扁鵲助眠客棧。

客棧裏,精心制作的中藥材助眠枕、崖柏助眠香薰、針灸助眠按摩儀、智能助眠燈、助眠眼貼等一系列助眠産品各具特色,爲遊客營造了舒適的睡眠環境。扁鵲助眠客棧與旁邊的扁鵲中醫藥文化科普體驗館、華夏中醫祖庭、科普培訓樓和扁鵲藥膳餐廳等一系列古色古香的建築融爲一體,共同組成了扁鵲中醫藥文化旅遊康養示範基地,吸引了一批批康養遊客和研學團隊。“通過打造扁鵲中醫藥文化+助眠、研學、旅遊、文創等産品及服務,我們想讓更多的人了解扁鵲中醫藥文化,將傳統中醫藥文化發揚光大。”該基地負責人郝香國說。

去年以來,邢台市充分發揮中醫藥獨特資源優勢,突出醫養結合特色,積極探索新模式新路徑,大力培育醫養結合機構,布局扁鵲文化康養度假區、皇寺康養區等重大康養項目,培育“扁鵲康養”旗艦品牌,全力打造康養産業發展新高地和京津冀康養度假目的地,加速推進形成康養産業特色鮮明、多點綻放的良好發展局面。

作爲扁鵲中醫藥文化的發祥地、“邢棗仁”道地産區和全國最大的酸棗仁加工集散地,內丘縣堅定不移打好“扁鵲康養牌”,明確西部康養、中部醫養、東部動養的功能布局,精心培育集深厚人文體驗、秀美自然風光、休閑娛樂體驗與健康療養功能于一體的“旅居+康養”融合發展模式,開發了一系列養生食品、飲品和用品,打造康養助眠之城,努力讓“潛力”變“實力”、讓“流量”變“留量”、讓“過客”變“常客”。

在鵲山湖國家濕地公園東南端,占地約1900畝的沙語石樂園項目正在緊張施工。該項目以扁鵲文化爲主題,以中醫康養“治未病”理念爲支撐,打造一個涵蓋助眠酒店、空中圖書館等設施的旅遊休閑度假綜合體。

“我們正在推動實施以助眠爲主題的11個總投資20億元的酒店民宿項目,建成後全縣精品酒店和民宿將達到27家,年接待遊客能力翻番。”內丘縣政府黨組成員葛建敏介紹。

康養遇民宿,旅遊變旅居。邢台市信都區依托山區良好生態資源優勢,積極推行“宅改+民宿+康養”模式,引進來自北京等地的社會資本12.8億元,目前已打造10家精品民宿,在建民宿24家,謀劃建設14家。大力推進位于淺山丘陵區的皇寺康養區建設,打造玉泉景區、整合西山康年資源、啓動守敬故裏建設等工作正在有序進行。發揮城區交通、人才、醫療等優勢,在現有愛晚紅楓等15家養老機構的基礎上,發展壯大“康養+住宅”,打造城市康養式社區新樣板。

著眼于精准對接養老需求、培育壯大銀發經濟,巨鹿縣持續深化養老和醫療的資源整合,積極探索“醫養結合”“康養結合”養老模式,率先建立了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以及智慧醫養服務平台,滿足了社會多層次的養老需求,形成了“政府惠民生、失能群衆有保障、醫養機構增效益”的多方共贏局面。

爲更好地弘揚中醫文化,邢台市衛健委全力打造“扁鵲康養”旗艦品牌,加快建設一批扁鵲堂和智慧共享中藥房,讓廣大群衆看中醫更方便、用中藥更放心。完善醫養結合政策體系,在加快人才培養、擴大服務供給、發展中醫藥健康養老等方面持續發力,探索推廣“醫中有養、養中有醫、居家有約、失能有保”的醫養結合模式,構建集醫養、康複、護理爲一體的醫養結合服務框架。

邢台市衛健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將堅持以資源禀賦爲基礎、以産業項目爲依托、以政策支持爲保障,全力培育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的康養産業集群,全力打造“康養邢台”樣板。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