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美軍帕利馬雷斯氫彈事故始末

雲飛四海 2024-02-11 19:02:34

在1966年1月17日上午10時22分,兩架美國戰略空軍司令部的飛機——架B-52轟炸機和一架KC-135空中加油機在試圖進行空中加油聯接時,在9420米高空相撞。200多噸燃燒著的飛機殘片,零亂地散布在空中,落向地面上驚慌失措的目擊者們。

此次撞機空難,有7名優秀人才死于非命,其中包括加油機的全部4名機組人員,以及B—52轟炸機上的3名飛行員。

出事的那天上午,有兩組空中加油機和B-52飛機在空中作業,但另一組飛機尚未完成聯接。爆炸剛一發生,第二架加油機就通過無線電,向設在塞維利亞附近的莫隆空軍基地的戰略空軍司令部飛行指揮員報告說:“一架B-52起火下墜!”。

消息很快傳到空軍少將威爾遜那裏,他是空軍第16航空隊的司令。他馬上向正在報告的加油機問道:“那架KC-135呢?”過了一會兒,他得到了回答:“我和他們聯絡不上。“威爾遜立即通過電話同設在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附近的奧費特空軍基地的戰略空軍司令部聯系。在接通了戰略空軍司令部的首腦愛森哈特少將電話後,威爾遜報告說:“在西班牙的東南部折斷了箭!”暗語“折箭”的意思是“核事故”。

愛森哈特指示威爾遜提出必要的專家和設備名單,無論要什麽,都將得到加倍的滿足B-52轟炸機上所載的四顆氫彈必須回收,而且要快。接著威爾遜向災難控制部隊下達了簡短的命令。

這支部隊共有43人,由軍官和一些受過特殊訓練的現役軍人組成,負責處理意外事故。他們中間有醫生,還有操作、維修、通信、易爆軍械處理等方面的專家。全隊迅速登機向南方出事的地點飛去。在核武器出現後的20年裏,美國已有過11次“折箭”事故。但在國外,這還是第一次。長久以來,一想到這種事故是可能發生的,軍方和外界領導人就會不寒而栗,在馬德裏,駐西班牙美軍三軍聯合小組軍事顧問團的負責人多諾萬少將心裏明白,這場事故具有深刻的政治含義。

墜毀的轟炸機屬于戰略空軍的戒備部隊,這些飛機總是在天空中巡航,准備在一旦美國或其盟國遭受核打擊時,立即前往攻擊預定的目標。估計敵對陣營國家可能會借這件事煽動反美浪潮。于是,他馬上挂電話給美國大使比德爾,後者則立即動身去見西班牙外交大臣。西班牙政府有必要馬上知道這件事,因爲西班牙是美國的忠實盟友,主動向美國提供了戰略空軍基地和領空飛越權。就在美國需要地中海基地而又被其他國家拒之門外之時,它又在西南沿海的羅塔爲美國海軍的“北極星”潛艇提供了基地。這時,另外一些焦急的人則在緊張地應付進入核時代以來從未有過的局面。要盡快回收丟失的四顆氫彈,這項任務只能交給確切了解這些氫彈的人員去完成。

在空軍打擊力量的武庫中,每種氫彈都是根據各自的使命而專門制造的,具有不同的熱核當量,並且是針對某個特定的目標的,都有一定的編號和信號感受系統,氫彈的保險解除、引發和起爆都有各自的程序,于是官員們開始在原子能委員會和國防原子能支援局的檔案中,搜集失落的每一顆氫彈的各個組成部件的編號,並逐一地找出這些部件的設計和監造人員的姓名。

美國時間7時27分,一架空軍運輸機載著核事故調查隊的人員,離開新墨西哥州的柯特蘭空軍基地,飛往托雷洪,他們將在出事地點與威爾遜將軍磋商,並進行實地考察,以解決所需要的專家和設備問題。有一件事是明白人不必擔心的,那就是核爆炸。

美國核武器的管理和使用,以及核彈本身結構中的安全防範措施都是極其嚴密的,不可能發生意外的核爆炸,美國的氫彈只有在謹慎的操作下才會爆炸,它的工作情況是這樣的:起爆一枚氫彈,首先要將其中核物質緊密壓縮,這是由包繞著核彈心的一定量的高爆物(如TNT)來實現的。TNT必需向內爆炸,以求在整個核彈心的周圍施加一個完全的均勻的力場,假使由于某種原因,例如火焰或撞擊時的振蕩,使高爆物的起爆稍有不均,核物質就不會均勻受壓,核爆炸便無從實現。在這種情況下,高爆物爆炸所産生的沖擊波只會沖擊核彈,也許能將彈殼炸裂,造成核物質的溢散,但炸彈本身不會發生核爆炸。

此外,要爆炸一枚美國核彈,只有經過有資格並十分苛刻的醫學權威們確認的身心健康者一致認定收到了發自總統的“開戰”指令時才能進行。這指令是以聲音的形式傳遞的,而不是通過其它的方法,以免造成誤解或散失。只有在轟炸機不得不投入戰鬥的情況下,處在飛機不同位置的操作人員,才會分別開始保險解除、引發和引爆的程序操作。

陸上和空中的搜索在緊張而艱難地進行著。一名國民警備隊隊員報告說,他在海邊附近,距離一條幹河床約500碼的地方,發現了一個他認爲是氫彈的東西。災難控制部隊的軍械專家立即趕赴現場,證實了那確是一顆氫彈,而且還是完好無損的。

幾個小時以後,一架直升機在一個公墓後面的一片田地裏找到了第二顆氫彈,接著搜索人員又找到了第三顆,也就是帕洛瑪雷斯村東面種著西紅柿的梯田上撞壞的那顆。但是,這兩枚氫彈的高爆物在彈體撞擊地面時已經爆炸,彈體像破碎的南瓜一樣裂開了,核彈芯崩出了彈體。

所幸的是,原子裂變反應並沒有發生,因而也不會釋放出核能和核爆炸所産生的致命物質。盡管如此,清除汙染的工作還是在緊張進行。專家們穿著工作服,戴上面罩,在每個彈坑的周圍畫了圈,並進行放射性測驗。在這一地區,所有認爲需要進行清理的地方都進行了徹底的清洗和粉刷,即使帶有極弱放射性的一小撮土,也都將運往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愛肯附近的核廢物處理場。爲防止大風把放射性塵埃帶到遠處,16輛灑水車每天噴灑125000加侖清水。地裏的莊稼要回收,物主將得到賠償。

還有第四顆氫彈沒有找到,搜索在繼續進行。更多的人和更多的裝備投入了這項工作,各種各樣的計算機投入了運轉。人們根據已經找到的3顆氫彈的位置,推算出了它們在空中的飛行彈道和空氣動力軌迹。從這一點出發,進一步推測出那顆尚未找到的氫彈的假定彈道和空氣動力軌迹。隨著根據這一推算進行搜索的不斷深人,人們開始相信,奧爾茲確實曾看到那顆氫彈落入海中。

在深海找尋這顆氫彈的工作十分艱難。當時尚不具備從2000多英尺(1英尺=0.3048米)深的水下回收核彈的技術條件。海軍出動了4艘掃雷艦投入了搜索工作,用聲呐和水下掃雷器探視海底異物。

據統計,美軍約動員了近3000多人竭盡全力幹了將近3個月,花費了近5000多萬美元,使用了18艘艦船和各種最精密、最古怪的裝備,最終才于1966年4月7日8時45分,也就是事故發生後的第79天22小時23分鍾之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技術上的成功,第四顆氫彈被拉上船,回到了美國人的手中。

2 阅读:171
评论列表
  • 2024-02-13 00:58

    這就是美國🇺🇸的B-52扛得住,依靠龐大的身軀,起到緩衝的作用。如果是雙發機組,可能會造成核反應材料的泄露。當然引爆是不可能。

  • 2024-02-14 16:26

    全世界也就美國🇺🇸在實際意義上扣動了兩次核扳機。

  • 2024-02-13 00:52

    著名的西班牙折箭。

  • 2024-02-13 08:52

    至此以後,戰略核威懾的通勤安全指標的警戒線,全球公認的是三發。核扳機扣動不會超過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