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是勤勞的昏君,不廢政不貪色,努力十七年卻亡了國

老張聊史 2024-02-25 22:40:13

崇祯皇帝朱由檢執政17年(1627年~1644年),除了誅殺魏忠賢之外,沒有什麽像樣的拿得出手的政績,反倒是枉殺文武百官有一套心得。這都說明了,崇祯皇帝朱由檢就是一位空有中興理想,而沒有中興才幹的平庸君主。在封建社會裏,作爲最高統治者的帝王,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特別是挽救危亡之國,要同時具備遠大的志向,深邃的智慧、開闊的視野、堅強的意志、雄偉的氣魄、包容的胸襟和高超的治國才幹,能夠抓住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問題,根據輕重緩急找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從而進行長遠的治國政策的規劃和短期的緩解矛盾的措施相結合,從而治標又治本。

但是,崇祯皇帝朱由檢天天說百姓困苦、民力維艱,卻不想辦法解決廣大農民的問題,反而接連幾次加派稅賦,加完遼饷加剿饷,加完剿饷加練饷,加派到廣大農民家庭十室九空,民變遍地,加派到李自成的大順農民軍都攻進北京城了,他自缢前才說了一句“無傷百姓一人”,可惜這時一切都晚了,明朝滅亡已成定局。加派稅賦逼得農民和百姓到處鬧起義,然後在臨死前說不要傷害百姓,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諷刺。

大明朝的晚期,實際控制面積,只剩下漢地18省,大約在200到240萬平方公裏的面積,整個東北地區,只剩下遼東半島,跟內陸的聯系,只剩下錦州一線的生死交通線,一旦被切斷,那麽遼東地區就徹底被關門打狗。西北地區地區也是,幾乎丟的差不多了,甘肅地區就剩下狹長的一塊區域,隨時可能會被西北遊牧部落吃掉。西藏青海地區,更是無法管轄。東南方向,大明朝竟然都沒有控制台灣島。

可以說的是,此時的大明朝,真的是氣數已盡,領土丟失太多,朱家的王爺太多,但都是吃喝玩樂之輩,根本無心出去搞擴張,地盤每一年都在縮小,等到最後,不是被內部起義所擊敗,就是被外部敵人所征服,已經沒有什麽起死回生的能力。內部弊端太多,已經氣數已盡。

明末亂局根源于朱家人的自私自利,圈養幾十萬宗室閑人,這是明顯的剝削壓迫,唐朝就沒有百姓痛恨皇族反而很多人同情幫助落魄皇族因爲唐朝按功勞賞賜,即使皇族沒有功勞封賞也很少。這就是貴族政治與農民政治關于處理宗室問題最大的區別,西漢之所以被匈奴吊打七十年不僅僅是西漢騎兵不如匈奴還有分封的許多諸侯國嚴重削弱了國力,難以全力一戰。

明末內因爲主,滿清這麽強,袁崇煥照樣暴揍他們,還幹掉了努爾哈赤。百姓苦不堪言,易子而食,還扯什麽國家天下之類虛無缥缈的東西,先吃飽飯活著才能考慮其他事。而明末官僚加上宗室全國幾百萬吃人惡魔拼命地榨取窮人最後一滴血,即使皇帝自殺謝罪也沒人理他,還談什麽扭轉乾坤。

崇祯是一位勤政的皇帝,他不像萬曆、嘉靖那般,長達數十年不上朝,與大明開國皇帝一樣勤勤懇懇,不敢有絲毫懈怠。可是,相比朱元璋、朱棣等人他略顯昏庸,沒辦法挽救這個瀕臨滅亡的王朝,也做不到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不可否認,崇祯也想成爲一個大有作爲的皇帝,可惜自己能力不夠,並不算一位合格的皇帝。所以說,明朝滅亡他需要負主要責任,如果換作其他皇帝也許明朝不僅可以延長十七年,甚至有望重新崛起。這也是很多人討厭他的原因之一,認爲正是崇祯能力不足,導致明朝加速滅亡。

0 阅读:51
评论列表
  • 2024-02-26 16:48

    爲什麽古代治國理政不成立一個智慧團體,制定國家政策,發展經濟,解決民生,加強國防。